找到 黑龙江北方民俗博物馆 相关特产共 579 条
酸菜炖白肉血肠
2023-06-18
猪肉炖酸菜是北方满族常吃的菜肴。农村逢年节人们爱吃白肉血肠酸菜。
辣炒蛤蜊
2023-12-14
辣炒蛤蜊:辣炒蛤蜊是青岛最有群众基础的的海鲜菜,吃蛤蜊、哈啤酒是岛城民俗。蛤蜊肉质鲜美无比,被称为天下第一鲜、百味之冠。此菜采用本地市场销售的全国口感最好、皮薄肉鲜的花皮蛤蜊为主要食材,配以辣椒爆炒,既有海鲜的美味,又有辣椒的香辣。辣炒蛤蜊是青岛人的挚爱,新鲜
客家咸茶
2023-12-11
吃咸茶是自清代道光年间以来斗门客家人节庆活动中的待客民俗,客家咸茶主要食材为茶青、花生、黄豆、芝麻、生菜、油唛菜、西洋菜、豆角香菜和生葱。经过炒、烧、调味等数道工
粽球
2023-11-11
粽球为潮汕传统民俗食品。外形为六角球状。1920年,张强德父子在汕头市升平路头妈祖宫(即老妈宫)附近摆摊经营粽球,张强德之子张良杰在老妈宫对面小巷内租用一间小铺,开设了顺德号粽球店。因粽球质量好,且占有地利,生意日隆,顺德号的粽球也逐渐成为潮汕和
车溪翠芽茶
2023-10-24
车溪翠芽茶产于湖北省宜昌市土城乡,因产地位于国家4A景区的车溪民俗旅游区而得名。茶区平均海拨650c
茱萸绛囊
2023-10-14
茱萸绛囊:茱萸绛囊源于上蔡县东汉时期蔡人桓景为避祸消灾,于九月九日登高于蔡国故城西垣中段的蔡河望河楼,佩茱萸囊,饮菊花酒,自此由上蔡广播天下,形成民俗,成为天下华人时逢重阳节的必佩之物。茱萸绛囊由传统的十二生肖发展到眼下的凤凰报喜,喜雀登枝,孔雀开屏,仙鹤祝寿
黄元米馃
2023-09-22
打黄元米馃也是赣南客家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其营造出的和睦共处、团结协作氛围,使客家人深深留恋,即使在食品加工机器普遍采用的今天,黄元米馃仍保留着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黄元米馃
渡河公传统工艺品
2023-07-22
渡河公传统工艺品:制作渡河公是流传在广西上林县三里镇一带的壮族民俗。渡河公雏形的模样是无脸、黑头、无辫、四肢抱南瓜形状。发展过程中无脸黑头的渡河公被制作人加上了憨态可掬的笑,精巧的辫子,使渡河公有些阴黑的形象立刻变得灵动可爱起来。渡河公是用多种彩布缝绣小布人,
烧饵块
2023-12-08
烧饵块:烧饵块是云南当地的一种民俗小吃。是用煮熟的大米饭压成块状,通常是圆形薄饼状。在炭火上面烤制,然后涂上酱料和菜陷即可。做法与糍粑相同。但糍粑的原料是糯米,饵块的原料是大米。烧饵块来源,民国期间,玉溪人翟永安在昆明端仕街开设的永顺园,以专卖此品而出。被云南
朴枳粿
2023-11-11
朴枳粿:民俗食品。流行于潮汕各县。朴枳即朴树,落叶乔木。干高的可达10多米,叶椭圆而尖,花细小,结实为小肉果,球形略尖,味甘可食。清明前后,朴枳树萌发新叶,民间有采嫩叶制粿的风俗,制粿的方法是将叶洗净之后,和以粳米于碓臼中舂成粉末,加入白糖和发酵素,味甘甜,质
米糍
2023-11-11
米糍:民俗小食。流行于澄海市隆都及莲阳等地。以糯米磨粉,加水搅拌成软块状,煮熟后再反复揉拌,作为皮,以加油的甜豆沙作馅,再用扁圆体木模印制而成。这样制成的米糍,历来以隆都的最为闻名。还有一种莲阳等地出产的米糍,不加馅,只用上述糯米粉软体捏成圆粒状或圆扁状的一口
清明果
2023-09-01
清明果:清明果松阳民俗,清明食青果,能驱邪避毒。此果用鲜嫩蓬蒿捣成糊与米粉和匀作皮,包入笋丝、粉丝、豆腐、咸菜等馅或用赤豆、芝麻末等甜味馅料,捏成椭圆果状或饺子形状,两面贴上箬叶或柚子叶,放锅中蒸制而成。其色泽翠绿,味道清新且带蒿香,食之别有风味。清明果是在清
石岩沙梨
2023-11-17
石岩沙梨与北方梨相比有几大特点:一是大。果大如瓶,最大者一般有一斤半;二是汁水好。梨肉雪白,肉质脆爽
糕烧番薯
2023-11-11
糕烧番薯:糕烧是潮汕菜中烹制甜品的一种常用烹调方法,有点类似北方的蜜浸,具体做法是先将原料作初步熟加工,然后再将原料放入糖浆中文火烧煮(选用大煲锅)。糕在潮汕话中含有液体浓度高的意思,如潮州话中的糕糕洋就是这个意思,故糕烧的特点应该是糖浆的浓度比蜜汁高。番薯即
水泉冬桃
2023-09-28
而北方的冬桃一般是在11月上、中旬采摘上市,以核小肉嫩,甘甜清脆而著名,是罕见而珍贵的桃中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