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找到 龙头岩摩崖石刻 相关信息共 5779
峙峪石叠山摩崖石刻
峙峪石叠山摩崖石刻
2023-07-06
峙峪石叠山摩崖石刻,位于原平市中阳乡峙峪村东石叠山。石刻面积约6平方米。在清道光十九年(1839)正月二十八日将禁止放牧的禁令刻于石崖岩石上,规定了禁牧的区域。东至韮菜渠,西至老池泊,南至土窑沟,北至月食凹,大清道光十九年正月廿一日禁此石叠山场。楷书阴刻
龙头大山
龙头大山
2023-09-25
在安龙县境北部与兴仁、贞丰等县接界处,横卧着一列蜿蜒起伏百余里的山脉,这就是黔西南名山——龙头大山。龙头大山旧称笼纳山,属苗岭山脉重要分支之一。山脉自东向西渐高,耸立人云,为安龙县境北部屏障
罗前翠云庵、愁思岭摩崖石刻、古驿道
罗前翠云庵、愁思岭摩崖石刻、古驿道
2023-08-04
罗前翠云庵、愁思岭摩崖石刻、古驿道位于邵武市和平镇,时代为宋代、清代。罗前翠云庵、愁思岭摩崖石刻、古驿道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罗前翠云庵、愁思岭摩崖石刻、古驿道,罗前翠云庵、愁思岭摩崖石刻、古驿道简介,罗前翠云庵、愁思岭摩崖石刻、古驿道南平市邵武罗前翠云庵
龙头跳
龙头
2023-07-22
龙头跳沙滩:位于六横镇田岙中心村。此沙滩距海岸线200米处水深2米左右,是开设海滨浴场理想场所,也是开展海上体育活动好地方。潮退之后,可在泥沙滩上开展海滩拾贝、堆沙景等带有野趣的娱乐休闲活动。龙头跳,相传为东海龙王首跳之地,因而得名
喝水岩
喝水
2023-11-15
因为喝水石刻,这一带又统称喝水。灵源洞两侧,荟萃了自宋以来摩崖石刻200多段,约占鼓山现存摩崖题刻480多段的一半
龙头大峡谷景区
龙头大峡谷景区
2024-01-12
龙头大峡谷景区龙头大峡谷景区发源于桂中最高峰大明山主峰龙头山。大明山主峰龙头山海拔1760米,是我国在北回归线这一纬度上保存最完好的绿色明珠,也是欧亚大陆侯鸟迁移的中转站。大峡谷内风景地貌独特,有深山幽谷的溪流,有破壁直泻的飞瀑,有裂地喷涌的清凉山泉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2024-01-12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是古代连接关中与汉中的一条要道。因取道褒水、斜水两河谷,贯穿褒斜谷而得名。起自汉代褒中县(今陕西省汉中市与勉县交界处)褒口、经三交城、赤崖,溯褒水河而上,出斜谷至眉县,全程235千米
海林龙头山
海林龙头
2023-07-16
龙头山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海林市旧街乡龙头山村北,海浪河南岸,属张广才岭余脉。据新编《海林县志》载,这一带丘陵有一小脉西出至海浪河东南岸,称龙头山。龙头山是一座突立的孤山,九峰环峙,海拔305米,是山山相连的罕见景观,也是宁古塔旧城的象征
达蓬山摩崖石刻
达蓬山摩崖石刻
2023-10-19
佛迹洞摩崖题刻位于达蓬山磨坊岗南侧佛迹洞东壁,共三则,189字,宋隆兴二年武林钱竽、锦屏陈邦彦,淳熙九年县宰唐仲温,清康熙丙子年赐进士翰林院修撰秦宗游题刻。
兰津霁虹古渡摩崖石刻
兰津霁虹古渡摩崖石刻
2023-09-28
兰津霁虹古渡摩崖石刻2009年,此景观和文物将被小湾电站所蓄之水淹没。在兰津渡、霁虹桥西面的悬崖壁上,有一组规模宏大的石刻文字文物艺术,有题记19条、诗歌6首、对联1副、碑刻2匾,风格各异,是文学和书法的艺术珍品。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2023-10-05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列为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总编号为第57号,现分别叙述于下:一、褒斜道在秦岭山脉中,有一条贯穿关中平原的汉中盆地的山谷,其南口曰褒,在今汉口区北25公里;北口曰斜,在眉县西南15公里,长凡235公里
太蓬山摩崖造像及石刻
太蓬山摩崖造像及石刻
2023-09-18
太蓬山摩崖石刻位于营山县太蓬乡,素有蜀北名山之誉,太蓬仙迹之称的太蓬山上。最早的唐代开镌于唐先天二年,即公元713年,最晚的为民国38年(1949年)。其中唐代8幅,五代1幅,宋代40余幅,元代2幅,明代5幅,清代8幅、民国2幅
南天寺石佛造像和摩崖石刻
南天寺石佛造像和摩崖石刻
2023-06-06
南天寺石佛造像和摩崖石刻石佛山,又名岱峰山,因为形似一头牛也叫做青牛山,位于晋江东石、安海之间,是晋江有名的风景名胜,山中的南天禅寺更是全国有名的佛教圣地。石佛山之名来源于山中的三尊石佛,南天禅寺更是因为这三尊石佛而名声在外
百丈飞涛泻漏天摩崖石刻
百丈飞涛泻漏天摩崖石刻
2024-01-15
百丈飞涛泻漏天摩崖石刻位于从化区温泉镇温泉居委天湖百丈飞泉瀑布顶,年代为民国,类别为石刻。当年中山大学校长邹鲁到天女池边游览,触景生情,摘苏轼诗句百丈飞涛泻漏天书于池边巨石上。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竹山洞摩岩石刻
竹山洞摩石刻
2023-08-11
竹山洞石刻,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马步乡洞口村委会竹山洞口,竹山洞为喀斯特溶洞,全长近四千米。石刻位于北洞口内,由三幅题刻组成:竹山古洞,横书阳刻,字体楷书,长约2.5米,高约1米,题刻于民国二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