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1日晓和•圣莲山登二十八盘直冲云霄-京都第一奇山-尽赏五岳之美 相关信息共 7500 条
圣会堂
2023-10-29
清咸丰十一年,美国浸信会在蓬莱创立登州浸信会,建立教堂-圣会堂,圣会堂是我国华北地区最早的浸信会组织和教堂。同治十一年,登州浸信会于县城画河南段西侧建基督教堂,时称登州圣会堂。登州圣会堂原为美式建筑,由礼拜堂和钟楼联体构成
云莲寺
2023-06-20
云莲寺位于汕尾市海丰县北部莲花山森林管理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幽雅,背靠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左右青龙白虎夹护,前面象鼻山逶迤而来印斗朝拱,远方公平水库和红花地水库如镜辉耀。胜地嵯峨.有捧天浴日之奇。寺前茂林藏秀,流泉响奇,沿阶而上,赏心悦目
彰武金秋 枫林尽染
2023-08-20
彰武金秋枫林尽染:秋染彰武,枫情来袭。彰武,位于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缘、内蒙古沙漠与农耕平原的过渡带。昔日,这里是满清时期的皇家牧场,今朝已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这里集沙漠、湖泊、湿地、森林于一体。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自然气候,使彰武充满原生态气息的沙漠冷泉
三危山
2023-03-10
三危山景区为敦煌第一圣境,在地方志中被列为敦煌八景之首,曰:危峰东峙。三危山东西绵延数十公里,主峰隔大泉河与鸣沙山相望,其三峰耸立、如危欲堕,故云三危。最早载有三危之名的当属《尚书》:窜三苗于三危,后在《史记》五帝篇中也有记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
台源乌莲
2023-07-18
台源乌莲:乌莲,衡阳县特产,主产于衡阳县台源、杉桥等地。因其表面呈灰棕色或灰黑色而得名乌莲。台源、杉桥等地种乌莲已有3000多年历史,明清之际为鼎盛时期。乌莲以其籽粒饱满,粉而不腻,味甘而香,经火易熟,营养丰富,洁白味美而著称于世,被列为历朝贡品。改革开放以后
轿顶山
2023-09-12
轿顶山为大相岭山脉东段余脉,呈南北走向,周围75km2,顶平而宽阔,四周悬岩绝壁,形如轿顶。顶上突起二峰相对峙,称大小轿顶。主峰海拔3552米,为汉源境内群山之冠。轿顶山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冬季严寒,夏季风景秀丽,凉爽宜人。登高俯览,群山尽收眼底
委羽山
2023-07-23
委羽山周代方士刘奉林,于河南嵩山学道,合神丹失败,转徙黄岩俱依山,不计年月,终于丹成,控鹤飞升,鹤翮坠于山麓。后人纪念刘奉林,将俱依山改名委羽山。南朝梁代始建大有宫,国子祭酒萧子云手书,以刘奉林之号大有真人为宫名
卫山烽火台
2023-10-19
卫山位于慈溪市观海卫城北一里许,县志称浪港山,又名西陇山。山本濒海,船在此避风浪,遂以浪港得名。宋元之际设寨驻军,此地已被视为要塞。明洪武二十年信国公汤和在此筑城置卫。浪港山蜿蜒翔舞,连亘数里,自然成了卫城之天然障庇,因此当地习称卫山
虞山绿茶
2023-08-29
虞山绿茶: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常熟虞山,不仅风景秀丽,充满诗情画意,而且盛产碧绿清爽、香气四溢、有养气颐神之功效的各茶:虞山绿茶。在虞山顶上,有座奇石林立、状如刃劈斧砍的山峰,名叫剑门,周围山势平坦,种满垅垅茶树。因其面向碧湖,空气清纯,每年谷雨前后,茶树长出嫩芽
连鳌山
2023-09-14
与桃花山相邻的连鳌山,位于广济乡连鳌村,地势陂陀起伏,相传为苏东坡读书处。远眺连鳌山,六个山嘴从小溪的两边伸向小溪,左右各三,状如鳌头。山之阳一石壁处所刻连鳌山三字,为北宋大文豪苏东坡青年时代手书,始凿于宋,清代对字迹曾予以加深
鹅山飞瀑
2023-09-06
鹅山飞瀑夜景——柳州市古八景之一鹅山古称峨山。位于柳南区中部偏东处,北距柳江约1公里,南北走向,长700米,海拔303米,形似鹅吃食。为柳州市区第二高峰。柳宗元《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中云:鹅山在野中,无麓,鹅水出焉。唐代山上已有水泻出,但瀑布之景尚未形成
本溪关门山一日游攻略
2024-04-17
本溪关山门景区山美水美,有溪流和峡谷,栈道平缓,游玩起来也比较舒适,适合一家人前去游玩,那么到本溪关门山一日游要怎样游玩呢?下面一起来看看一日游玩路线攻略吧!
岘山
2023-10-21
在湖州市城南1公里,本名显山,唐中宗李显(705710年在位)后,为避皇帝讳,显山改为岘山。古代岘山风景名胜众多,如晋代殷康所筑显亭,唐代韦景先于唐天宝十二至十四年(753755)建五花亭,祀历代名人的高风堂、嘉客祠、三贤祠以及名人来往集处逸老堂等
无量山乌骨鸡
2023-12-22
无量山乌骨鸡:无量.山乌骨鸡属肉蛋兼用型鸡种,原产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的无量山、普洱市的哀牢山及两山之间的广大山区,中心产区为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和大理州南涧县。2010年1月15日,无量山乌骨鸡被列入中国国家畜禽遗
圣经山摩崖
2023-08-16
圣经山摩崖位于文登市葛家镇西于村北4500米的圣经山一道山梁上。山梁上有两块巨石屹立,东面一块高5米,长15.6米,因状如新月,俗称月芽石。其阴面随石之凹凸起伏阴刻《太上老子道德经》上下两卷,全文每字大小为6厘米左右,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