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10月9日发团丨避暑山庄、普宁寺普佑寺、小布达拉宫、棒槌山 承德一地3日游 相关特产共 6619 条
黄陵搅团
2023-07-26
黄陵搅团:搅团是西府地区的农家饭。搅团要好,72搅。做搅团不难,只是很费劲,一手端面粉,一手拿擀面杖,把面粉均匀地倒入开水锅里,同时不停地搅拌,搅至没有干面粉为至,然后注入一定量的开水,用擀面杖划成一团一团的,待烧开冒泡时,用力搅拌,直至均匀无小颗粒。第二次注
筏子肉团
2023-07-29
筏子肉团:筏子肉团是青海西宁的名菜,俗称炸筏子。将猪的胃壁脂肪膜九俗称蒙肚子油或包肚油)做包裹皮,把肝、肺、肾、脾等,剁成泥,拌入盐、姜粉、花椒粉、胡椒粉、酱油、清油、葱沫、蒜泥等掺入面粉和团粉,拌匀,填入脂肪膜中,再用洗净的小肠管来回密密地扎成一长圆形肉团,
青神江团
2023-12-04
青神江团:青神江团,是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的著名特产,此鱼体长,吻锥形,向前显著地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须4对,细小。无鳞,背鳍及胸鳍的硬刺后缘有锯齿,脂鳍肥厚,尾鳍深分叉。江团学名长吻鮠,英文名:Longsnoutcatfish。属鲶形目,鲿科
武功山小河鱼
2023-12-10
武功山小河鱼:这道美食是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的特色小吃制作时,将小河鱼内脏洗净,用适量盐腌半小时,用清水过筛,沥干水分,加入面粉、料酒、五香粉、蚝油。把油放进锅里。七八分钟热的时候,把小鱼煎得酥脆即可。绝对值得一尝。
红头团
2023-09-06
红头团:红头团:糯米粉和大米粉做成,馅子是甜的就是红豆沙,外面包裹一层糯米,点上一点红,其实就是区别萝卜团子的,甜的和咸的要有区别的。被评为象山十大特色小吃之一。
碗团
2023-06-14
碗团:碗团,就是驰名1的一种物美价廉的风味小吃。因其用小碗蒸,熟后晾晾,可以从碗中脱下,故而得名碗团制作前先要净化麦粒,将干荞麦碾脱落杂质,将两次脱皮后的麦粒共入磨机,筛面即可。面粉内和入适量的食盐、姜粉,用凉水和为硬面团,然后,稍加冷水,揉为均匀的面条硬度,
龙凤金团
2023-12-05
龙凤金团:龙凤金团是浙江东部一带城乡妇孺皆知的传统名点,也是宁波十大名点之一。龙凤金团形圆似月,色黄似金,面印龙凤浮雕,显示吉祥、团圆。旧时候,宁波有许多制作金团的糕团店,但以赵大有制作的龙凤金团比较有名,称赵大有金团。龙凤金团皮薄馅多、口味甜糯、清香适口,令
水发团圆
2023-08-27
水发团圆:江阴人用的团圆,历来有两种:一种是用干糯米粉烫熟或炒熟后滚上干粉捏制出来的,另一种是湿米粉筛出来的。用湿米粉筛出来的团圆,俗称水发团圆。其与干粉捏制出来的团圆相比,制作要方便得多,吃口要软糯得多。水发团圆制成后,只要烧上一锅开水,将团圆倒入,待其浮上
热瓦普
2024-01-05
热瓦普:热瓦普,又称热瓦甫、拉瓦波、喇巴卜。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传创制于十四世热瓦普纪。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乐师史》中记载,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民间流传的喀什热瓦普,全长130厘米。热瓦普,又称热瓦甫、拉瓦波、喇巴卜。
红团
2023-09-19
红团:红团,福建莆仙地区特色小吃,蒸食,由皮和馅两部分构成。皮的一般原料是糯米粉,制作时先将糯米粉拌上食红,然后加入适量的温水,揉成米或面团,再从中撮出一小部分,用手捏成薄饼状,就成了红团皮。馅一般有糯米馅、绿豆馅、糯米绿豆馅、猪五花肉馅(较少)四种:糯米馅是
山药搅团
2023-07-28
山药搅团:搅团本是藏族面食品。藏族少年中唱到,油泼辣子油泼蒜,热热的吃上个搅团。形象地描绘了吃搅团的情形。武威历史上藏汉杂处,凉州的山药搅团,是从藏族搅团转化而来,做法已不大相同。凉州的山药搅团,是将山药洗净并去皮,切成小方块,放入锅中烧煮至完全化成粉,调入适
巢湖欢团
2023-06-29
巢湖欢团:巢湖欢团是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的特产。巢湖欢团选用优质小米为原料,辅以砂糖精心炒制。纯手工制作,口味香甜,纯正天然的炒米清香。巢湖欢团由炒米与饴糖合成乒乓球状的食品,类似巢湖糖果。欢团取欢喜、团圆之意。传说刘备当年到东吴招亲,因送十万巢湖欢团给沿江百姓
团年菜
2023-10-30
团年菜:团年菜是合菜的俗称,为土家族过年家家必制的民族菜。相传明嘉靖年间,土司出兵抗倭,为不误军机,士兵煮合菜提前过年。其制作是将萝卜、豆腐、白菜、火葱、猪肉、红辣椒条等合成一鼎锅熬煮,即成合菜。除味道佳美,还别有深意。它象征五谷丰登,合家团聚,又反映土家人不
承德万字扣肉
2023-12-10
承德万字扣肉:万字扣肉,河北特色风味小吃,将猪肉切成方块煮熟后,切成螺旋的万字的型,加调料蒸熟即成。色泽红润、亮丽,肥糯酥烂,老少皆宜,肥而不腻。
欢喜团
2023-10-23
欢喜团:欢喜团又名麻元宵、麻鸡蛋,是一种以糯米为原料,加水磨粉,以红糖和适量的面粉,外层裹麻,油炸的食品。据传江陵城内一陶姓人家经战乱失散,历尽艰辛团圆后,找出埋藏地下的糯米、红糖等,作成汤圆油炸食之,取团圆快乐,合家欢喜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