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2022扬州夏天避暑游玩的地方 相关景点共 7500
中共东莞地方执行委员会机关遗址
中共东莞地方执行委员会机关遗址
2023-06-16
中共东莞地方执行委员会机关遗址位于东莞市莞城半边井(现莞城仁和里4巷)少将第琴芬园。1926年6月,中共东莞特别支部改组为中共东莞地方执行委员会,隶属中共广东区委,机关设在莞城半边井少将第琴芬园。书记李本立,委员李本立、黄国器、陈兆魁、张乾楚、谢慕英、李鹤年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一个地方组织诞生地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一个地方组织诞生地
2023-04-29
1922年9月,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一个地方组织——杭州党小组,在皮市巷3号建立,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一颗新火种在浙江省——杭城点燃。原皮市巷3号由于种种原因已被拆除,并建起了香溢大厦
社会主义青年团济南地方团建团会址
社会主义青年团济南地方团建团会址
2023-08-21
社会主义青年团济南地方团建团会址位于济南市经七路纬一路东育英中学院内,为该校西楼。1992年被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22年8月,为建立和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济南地方团组织,中共中央派陈为人来山东指导工作,发展团员10余人
共青团东莞地方执行委员会机关遗址
共青团东莞地方执行委员会机关遗址
2023-06-16
共青团东莞地方执行委员会机关遗址位于东莞市莞城横巷梓11号(现门牌为13号)。房屋为简氏人家所有,约建于清道光年间,原为三进,面积约100平方米,现中后进倒塌,仅剩头进为危房
陈毅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谈判旧址
陈毅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谈判旧址
2023-04-05
陈毅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谈判旧址位于章贡区米汁巷3号,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城口镇地方坪村红军标语
城口镇地方坪村红军标语
2023-06-18
城口镇地方坪村红军标语标语书在城口镇地方坪村一农户墙壁上。墨汁书写,共5条。字径(一)8×89×11(二)8×89×11(三)13×12(四)9×13(五)8×810×15以上标语除(四)外,其余均书写于1934年10月11日
大漠上的神秘怪塔
大漠上神秘怪塔
2023-10-13
大漠上神秘怪塔1957年夏天,克里木以翻译兼向导身份,领着中苏联合考察队一行八人,其中有一个名叫冬尕巴依,家住吉木萨尔二工河哈萨克族人,另一个是名叫塔勒甫吐鲁番籍维吾尔族人,他们骑着十二峰骆驼深入浩瀚无际准格尔大漠进行勘测
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旧址
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旧址
2023-09-22
红军进驻遵义后,总政治部机关设在老城杨柳街天主教堂内。这个天主教堂在清同治五年(公元1867年)由法国传教士沙布尔兴建。主要建筑有经堂和学堂两部分,占地面积13555平方米,四周修有围墙
风情园
风情园
2023-10-10
园中种植着许多苹果树,是夏天避暑好地方。这里有克尔柯孜族传统民族风情,也是一个游览观光好地方。
中共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暨谭震林生平业绩陈列馆
中共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暨谭震林生平业绩陈列馆
2023-06-10
中共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暨谭震林生平业绩陈列馆位于株洲市攸县城关镇珍珠港。旧址坐东北朝西南,由三部分组成。中为文昌庙,始建于1803年;左为仓圣庙,始建于1831年;右为兴贤堂,始建于1833年。清为攸江公署所在地,民国时期为国民党县党部和会议处所
粟裕在山门的办公室旧址
粟裕在山门办公室旧址
2023-11-19
1938年1月,闽浙边临时省军区司令部从山门乡大屯村移驻山门街后面凤岭山麓西南侧小山坳龙井禅寺。省军区司员粟裕办公室,就设在龙井庵东首横厢0上。粟裕办公室同时也是他接待客人地方,室内设备很简陋,只有一张小木床,一条薄棉被
桂林滨江路
桂林滨江路
2023-04-30
桂林市滨江路,因整条路延漓江边而得名。整条路上种满了高大树木,这些树木和靖江王府里树木一样,高大茂密,并且都有一种寄生植物缠绕着。一年四季,这里都这样美,到处是绿色。而在夏天,这里更是夏日避暑好去处。被誉为桂林最美的道路之一
龙山洞
龙山洞
2023-06-05
•一个凉爽隧道,夏天是个避暑好地方。景点介绍龙山洞,这里原来是一个防空洞,非常凉爽,其实它很普通,算不上什么景点,但是很多人来鼓浪屿还是会偶遇它,经过它。山洞比较长,里面灯光也不是很明亮,穿过山洞,入眼尽是一片绿色
熊成基墓
熊成基墓
2023-05-03
熊成基墓现为扬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扬州市区大明寺内。中文名:熊成基墓地理位置:扬州市区大明寺内所处时代:民国保护级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羊肉巷王氏住宅
大羊肉巷王氏住宅
2023-03-23
王氏住宅位于大羊肉巷4号,为清名扬州清曲名家王万清住宅,王万清11岁随父王弼成习昆曲,3年后改学扬州清曲,在艺术实践中,融汇众家之长,形成王派风格。晚年悉心总结近代清曲名家及自己演唱经验,著有《扬州清曲唱念艺术经验》和《扬州语音》两文,刊于《扬州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