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498特惠黄山•归园•天湖峡谷三日游送漂流、西海大峡谷 相关特产共 2445 条
黄山弥猴桃
2023-09-10
黄山弥猴桃:黄山弥猴桃在民间又称作杨桃,境内山区均产,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黄山风景区,到处皆有,随手可得。黄山弥猴桃有许多有趣的传说:相传在2000多年前,黄山就生长许多象棠梨一样的野果,黄褐色,果皮上有许多棕色小点,果肉里有密密麻麻的细小种子,果汁甜带酸,黄
黄山毛豆腐
2023-12-20
黄山毛豆腐:毛豆腐是通过以人工发酵法,使豆腐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茸毛。由于豆腐通过发酵后使其中植物蛋白转化成多种氨基酸,故经烹饪后味特鲜。
马厂归
2023-07-09
马厂归:马厂归因生长在鹤庆草海镇高海拔冷凉地区马厂村而得名。自1901年从我国西北部秦岭引进后,经过100多年的种植发展,现以个大、肉肥和挥发油含量高而居全国当归之冠。其最大的鲜归头单个重量在550克,晒干后约重200克,最大的鲜全归重量在1000克以上。马厂
归流河酒
2023-06-16
归流河酒:归流河酒质量技术要求一、原辅料1.高梁:产自产地范围内红高梁,其淀粉含量应达60至62%,单宁含量5%以下,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2.玉米:产自产地范围内玉米,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3.大米、小麦、豌豆: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4.中温大曲:质量符合国
无为送灶粑粑
2023-09-11
无为送灶粑粑:过去,安徽无为县刘家渡一带民间则以制作米粑粑作为送灶神的祭品。每当腊月23号这一天,家家都做送灶粑粑。一般上午准备米粉、馅心等原料,下午加工成型,傍晚煎烤。煎烤好的第一锅粑粑则首先用来祭灶。制法:1、将籼米和糯米按比例混合,淘洗净,沥干,磨成细粉
龙归冷水肚
2023-11-16
龙归冷水肚:龙归冷水肚,其名平俗,但美味共赞。这个菜色以前还未列到粤北谱之中,是近几年来尝用者交口称好而广为传开的。作为韶关市民,上至1,下至百姓,大多有过不嫌远乡村里,专程亲尝之行。有些还尝一次馋,隔三差五再来。烹制猪肚,大都作为卤味,汤料食用,如要使其成为
惠山泥人
2023-08-27
惠山泥人:惠山是江南风景胜地,游人来到高山,几乎处处都可以看到著名的惠山泥人。据说从宋代开始,惠山就有泥人了。清朝以后,泥人的生产和销售达到了鼎盛时期。惠山泥人是用惠山脚下的泥土制成的。这种泥土不仅细腻韧糯,可塑性强,而且千而不裂,弯而不断。早在北宋照宁七年,
黄山臭鳜鱼
2024-01-08
黄山臭鳜鱼:黄山臭鳜鱼黄山臭鳜鱼又名腌鲜鳜鱼,此菜烹制后以其香鲜透骨,鱼肉酥烂并带有特殊的芳香滋味而倍受广大食客的喜爱,许多来黄山旅游的客人都慕名前来品尝此肴,尝后都为有如此美味而赞不绝口。此菜历经200多年的历史,至今还具有如此影响力,关键在于它的特殊性,在
黄山烧饼
2023-09-10
黄山烧饼:徽州传统风味小吃。用上等白面粉与素油搅拌作皮,选嫩干菜和肥膘肉为馅,芝麻撒面,然后放入特制的大炉中,贴于炉壁,烤熟取出,故又名火炉饼。因饼形小巧饱满,呈黄色,似蟹壳,故俗称小烧饼和蟹壳黄。黄山烧饼形似螃蟹背壳,色如蟹黄,故又名蟹壳黄。它是采用熬炼七八
化王归巢
2023-08-30
化王归巢:主料:猕猴桃、豆沙特色:肉质细嫩微甜不腻清新爽口回味无穷
黄山炖鸽
2023-09-10
黄山炖鸽:徽州名菜.此菜取材于黄山名产黄山山药与黄山野鸽以隔水炖法烹。.黄山炖鸽汤色清、鸽肉酥烂、山药绵香,滋味醇美爽口。黄山山药是山珍之一,质细脆嫩,味道鲜美,可作蔬菜,也可作上等药材.古人云,久服山药,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野鸽素为鲜美的飞禽肉,有补脑健
黄山银钩
2023-09-10
黄山银钩:黄山银钩:黄山银钩因弯曲似钩,毫白如银而得名。黄山银钩1972年首创于歙县大谷运乡,是以毛峰之嫩度,炒青之制法,精采巧制而成的。在茶叶专家们的关心指导下,经过茶农的数年试制,千锤百炼,才于1979年定型弯钩状,并定名为黄山银钩。黄山为地名,银钩指品质
惠泉黄酒
2023-06-25
惠泉黄酒:惠泉黄酒是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的特产。无锡惠泉黄酒酒色为琥珀色,晶莹明亮、富于光泽。当酒液滋润到整个舌面,感觉到酒质协调、柔和顺口、清爽冰凉、别具风味。无锡米品质好,明代时列为皇室御用米,专建无锡仓,用以贮存无锡米。惠泉酒就是以泉水浸无锡米,用独特方法
惠山油酥
2023-08-27
惠山油酥:惠山油酥,原名重油烧饼,无锡著名特产。相传元末明初,由惠山寺僧人创制,因其形状似寺内四大金刚塑像的肚脐,被僧人誉为金刚肚脐一直沿袭至今。惠山油酥采用纯素油,精白粉、芝麻、果仁、瓜丝等原料,经烘制而成。它品形规整,色泽金黄,酥松香甜,甜中带咸,具有独特
归湖青菌橄榄
2023-11-12
归湖青菌橄榄:归湖青菌橄榄俗称香枝橄榄,为橄榄族之珍稀品种,产于归湖镇压的金舟、克安、新沟诸村,但产量不多。这种橄榄立夏绽蕊,开白花、霜降后成熟。果淡绿色,较一般橄榄略小,质脆,味甘辛,克安庵垸有一棵一年二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