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宜园(香山)位于
香山,为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辽创建。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建大永安寺(后来的香山寺)。清乾隆十年改建为静宜园。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即在园内。山上遍植黄栌,秋季满山红叶,为京郊胜景。一九四九年三月至十一月,中共中央曾在此处办公。
信息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乾隆皇帝一生酷爱游山玩水,可以说是一位资深的“旅游达人”。公元1750年的九月,乾隆皇帝从北京起驾,开始了到中岳泰山的封禅之旅,在旅程中他来到了洛阳,游览了人杰地灵的龙门石窟,并留下了“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的名句。
那么这位古代的旅游达人,来到龙门石窟都去了哪些地方,观赏了哪些景点呢?让我们跟随着他的足迹,一起来看看吧!
乾隆皇帝来到龙门之后,将宾阳中洞作为了游玩的重要站点之一。
宾阳中洞是龙门石窟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窟内不仅造像完整,而且纹饰构图十分精美,洞窟的雕凿堪称宏观巨构,美奂美伦。
乾隆皇帝来此游玩时,还曾专门在宾阳洞外搭建拱房,方便其观瞻,由此可见他对宾阳中洞的喜爱。
如今,小伙伴们来到龙门石窟,也一定要到宾阳中洞参观游览一番,你今天看过的石刻造像乾隆皇帝也曾经在此欣赏过哦。
西山石窟中的另一座窟龛也曾吸引乾隆皇帝伫立良久,这座洞窟就是奉先寺。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最为辉煌、造像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群雕,充分显现着皇家石刻的恢宏气派。登上奉先寺的乾隆皇帝在面对庄严肃穆的卢舍那大佛时,也不得不为其博大壮美和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所折服。
宁静慈祥的卢舍那大佛,头戴宝冠的菩萨、英武雄健的天王……依山就势雕刻在露天崖壁上的九躯大像,气势瑰丽而磅礴。金秋季节 ,小伙伴们一定要登上奉先寺瞻仰这令人心潮澎湃、心生敬仰的卢舍那大佛。
游览完西山石窟之后,乾隆一行来到了龙门石窟香山寺。
秋高气爽,枫叶如染,乾隆皇帝被香山寺及远处的山河美景所吸引,在此挥毫泼墨,赋诗记盛,写下了流传至今的著名诗句《题香山寺二首》:
(一)
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
自古才华地,当秋罕跸间。
阙峰迎嶻嶭,伊水俯潺湲,
始见人枫叶,霜前三两段。
(二)
静室暂周旋,兴怀每怡然,
如斯看水逝,不改是峰连。
画意谁能貌,吟情祗合蠲,
虑输白少傅,已著祖生鞭。
在香山寺的东南侧,有一个乾隆御碑亭,亭中御碑上所刻正是乾隆为龙门香山寺题的这首诗,小伙伴们来到这里,可以近距离观摩乾隆的诗词哦。
春水初生,
春林初盛,
春风十里,不如你。
三月的江南,烟雨濛濛,精致又不失典雅,像一幅写意山水画。
江南如歌,刚到香山,耳边再次萦绕吴侬软语,心绪纷飞;
江南如诗,多少名人,于繁花纷扰中把酒吟诗,且醉且归。
原本以为,春意未至,但驻足于香山的河畔,惊喜的发现芳菲始盛,新芽初吐,大千世界已在这红妆绿裹之中,渲染成色。
一场雨过后,草长莺飞,丝绦拂堤,处处洋溢着初春的气息。虽说,风里还夹杂着一丝寒意,但春天是季节,亦是心情,它在我的内心生根发芽,那荡漾的柳枝和千姿百态的梅花,总会令人有所憧憬,有所期盼。
春有樱花烂漫,
夏有绿树葱茏,
秋有红叶漫山,
冬有寒梅绕雪。
自古以来,
香山便集天地之灵,聚山水之神韵,
粗犷中不失秀美,雄伟而不乏典雅。
它北枕万里长江,南坡和东坡树木葱茏,绿荫如盖,北坡悬崖峭壁,怪石嶙峋,山顶平坦开阔,步移景异,古迹众多,山间溪水潺潺,百草丰茂,松林幽静。
这里有大禹治水东南时留下的“圣过潭”;有春秋时吴王夫差携西施来此采香留下的“采香径”;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四游香山住过的“梅花堂”;有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游历三次的“桃花涧”;有清乾隆帝御笔亲题的“清池”;也有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创作《空山鸟语》的“听松吟”。
春回大地山青水绿,春树萌芽花儿怒放,
而最令我念念不忘的,
还是梅岭那漫山遍野的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