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亦称“逸夫科学馆”)创建于1990年,总建筑面积3160平方米,展出面积共约1500平方米。博物馆在逸夫科学馆三、四层,三层为中药综合展厅,展出马宝、麝香、灵芝等大量珍贵中药材,四层为中国医学史展厅。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亦称“逸夫科学馆”)创建于1990年。总建筑面积3160平方米,是一座现代化建筑。博物馆分为中药标本和中国医学史两部分,中药标本展厅面积1500平方米,中国医学史展厅面积800平方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1500平方米的中药标本展厅里汇聚着中药的精华,从药用植物的标本到中药饮片,从药材实物到丸散成药,让参观者目不暇接。漫步在中国医药史的展厅里,会感悟到它的恢弘和深邃。也许汉代画像石上扁鹊行医图带有传说的色彩,而历代名医塑像则切切实实象征了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至于那些沙盘模型、仿宋针灸铜人、中医白铜外科用具、少数民族医药器具。
还有明朝出版的医药书籍,就实实在在证明了中医中药对这个民族的生息和崛起具有怎样重大的意义。站在宽敞的博物馆大厅,会不知不觉融入那幅巨大的《燕山秋色图》国画中,去谛听夏商周神草疗医时是如何诊脉,去拜访在硕果累累的杏林中小憩的董奉,去感受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的执着和艰辛,去把握《本草纲目》科学定义以外的厚重思想。当走出馆藏珍品的海洋时,你也许已经知道,这里已经借助网络技术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中医药博物馆,无论你在世界的任何地方,移动鼠标和敲击键盘就会得到博物馆收藏、展示和教育功能的数据,从而让更多的人在观赏和研究我国古代中医药文化遗存的同时而获得助益。博物馆人已将中医药科学融会在二十一世纪那种全新的阳光里,让灿烂走遍世界。
段建筑特色
主体建筑分4层:一层为报告厅,二层及三层的东半部为医史展厅,三层的西半部及四层为中药展厅,并附设中药资源研究室,其中有供学生与教师实验研究用的实验室、研究室、标本鉴定室、标本制作室等。
中国医学史展厅
展陈面积800平方米。展示内容以历代医药学文物为主,采用文字、图画、图表、模型等手段,再现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展览分为医药学的起源、早期的医药卫生、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等10个部分。已展出医药文物、塑像、模型、绘画、拓片、照片、医药用具、古医书等1000余件(种)。共收-代医史文物930余件、古代线装医籍200余种、中医书刊6000余册。其中有扁鹊行医图(汉代画像石)、历代名医塑像、沙盘模型、仿清光绪针灸铜人、中医白铜外科用具、少数民族医药用具、明版医药书籍等。该展厅以教学为主要目的,每年定期安排中医药专业学生在展厅内上课,由博物馆选派教师现场进行讲解。并备有“中国医学史”中、英文版影片、录像带、幻灯片及多种文版中医参考书籍,供观众和来访者选用。
中药展厅
前身为“中药标本室”,主要为该校教学服务。展陈面积1500平方米,分为中药综合展厅、药用植物标本室、中药材标本室、中药饮片与成药陈列室、药用动物展览橱窗5个部分。陈列常用中药600余种,收藏药用植物3000余种(1.2万余份)、中药材标本2500种,各类中药饮片2000余种。中成药千余种、药用动物剥制与浸制标本近200种及数百幅药用植物彩色照片。
馆内展厅
中国医学史展厅收藏宏富,计有历代医史文物900余件、古代线装医籍200余种、中医书刊6000余册。展览厅以中国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为主线 布展,共分为中国医药学的起源、医药学的新发展、中国医药学的新成就等十大部分。
中药展厅以宏大的规模充分展示了中药学体系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中药综合展厅;中药材标本室等。现已收藏植物蜡叶标本3000种(12000份)、中药材标本2500种、各类中药饮片600余种(1000左右)、中成药千余种、药用动物剥制与浸制标本近200种及数百幅药用植物彩色照片。
镇馆之宝
动物结石马宝
踏入博物馆的三层中药综合展厅,首先看见的不是根须发达的人参,也不是奇形怪状的何首乌,而是制作精致、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仿佛这不是中医药博物馆,而是自然博物馆。博物馆卢老师告诉记者:“中药的药材来源分为:动物、植物和矿物三大类。这些标本,只是直观地说明动物作为中药药材来源的重要性。”
环视整个展厅,发现玻璃容器中的植物标本依然“秀色可餐”,红花绿叶,在冬季的北京给展厅添了许多春意。“这是我们用特殊溶剂浸制的植物标本,这些标本通常可以保色达到20至30年之久。”卢老师告诉记者。在展厅入门处的展柜里,一块圆滑光润,蛋青色附有丝丝杂纹的石头格外引人注意。“这是马宝,就是马胃肠道中的结石。动物结石,在中药中具有解毒、开窍、镇惊、化痰的功效。我们馆藏的这块马宝,可谓非常珍贵,它直径达到11厘米,重达1150克,非常难得啊!”卢老师指着那块看似玉石的“马宝”说道。原来动物结石也可以入药,其实,大名鼎鼎的“同仁堂安宫牛黄丸”中的牛黄就是牛的胆结石,而通常人们说的“狗宝”则为狗的胃内结石。这些动物结石药材一般都价格不菲。
仿宋针灸铜人
步入四层的医史展厅,立刻会被门口复原的古代药店所吸引,牌匾、柜台、桌椅,还有店门口挂着的两串药幌等等,格外精致。医史展厅用大量实物勾画了中国从原始社会、夏商周直到近代民国时期,我国中医药发展的脉络以及各时期突出的代表性人物。其中,最为重要的要算立于展厅中央的仿宋针灸铜人像。这座铜像高一米八左右,全身所有穴位均做有记号,构造也别具匠心,由四个部件拼接而成,分散开来可以方便搬运,组装之后立即浑然一体。据郗主任介绍,这是一具针灸铜人的复制品,是南京博物院按照清代光绪年间太医院的铜人复制的。历史上此具铜人曾经随着国家的命运几经辗转,先后于1925年移交故宫博物院,1933年春又随同第三批文物南迁,移交南京博物院。1958年又回到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据说这具铜人是仿制北宋著名医家王惟一铸造的天圣铜人,但世事沧桑,王惟一亲手铸造的两具铜人,在朝代的更替和纷飞的战火中,最终不知去向。而针灸铜人像在古代被用作教学和考试。特别是到了考试时,先在铜人体表涂满黄蜡,然后向其体内灌满水。当学生刺中穴位时,水就会从穴位处流出;如果不中,针则刺不进去。这样,老师就可以准确地测试出学生找穴位以及针刺的实际水平,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了。
馆内收藏
麝香传奇
麝香其实是鹿科雄性动物囊袋中的干燥分泌物来到一展柜前,发现闻名已久的麝香的实物,看上去却仿佛街边售卖的柿子饼,并不起眼。“这就是麝香,它是鹿科动物成熟雄性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是非常珍贵的中药材,具有开窍、辟秽、通络、散瘀的作用。”据卢老师讲述,麝香的来历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对唐姓父子,居住在深山里,以打猎为生。一天,父子俩在深山老林射猎,儿子为追捕一只野雉,不慎掉下山涧。唐老汉飞奔至山涧,� �儿子倒在地上不能动弹。山涧微风阵阵,飘来缕缕奇香,沁人心脾。老汉欲背起儿子,却见儿子正贪婪地吸着这奇特的香气,伤痛好像正被逐渐趋散。唐老汉顺着香气寻觅,见不远处有一块不毛之地,香气正是从这里发出来的。老人扒开泥土发现一个鸡蛋大小,长着细毛的香囊。唐老汉小心翼翼地将其取出,装入儿子的衣袋带回家中。不久儿子的伤不治而愈。后来,每遇到穷人跌打损伤,唐老汉就用麝香为其治疗。其实老汉得到的香囊,是一种叫麝的动物,雄性腹部装着分泌物的囊袋。以后,人们便把这种香袋叫做“麝香”。
神药灵芝
灵芝其实是一种真菌,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展厅里的珍贵中药材真是让人目不暇接,“天山雪莲”、“千年野山参”、“灵芝草”等等常在武侠小说里出现的灵奇药名,如今得见实物,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其中,最让人流连忘返的是展柜里形形色色的灵芝。既有大如脸盆的苦白蹄、树舌,也有宛若层层彩云的云芝、娇小可爱的桑黄和身披紫衣的紫芝,个个都是珍贵稀有的中药材品种,和麝香一样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它不同于一般药物对某种疾病而起治疗作用,亦不同于一般营养保健食品只对某一方面营养素的不足进行补充和强化,而是在整体上双向调节人体机能平衡,调动机体内部活力,调节人体新陈代谢机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促使全部的内脏或器官机能正常化,对于抗癌也有所帮助。但野生灵芝现在非常稀少,而人工培育的医疗效用非常有限。其实,灵芝在中国向来被视为“神药”。在许多神话故事中,灵芝常常扮演“起死回生”的角色,妇孺皆知的《白蛇传》里便有白娘子历经千辛万苦-灵芝救活许仙的故事。
止血神药三七
生长三至七年方能有效的“三七”草药在灵芝旁边的展柜还展出了一种名为“三七”的药物。据卢老师介绍,著名的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便是三七。三七看上去和厨房里用的生姜差不多,坑坑洼洼,比不得灵芝那样光鲜神秘,但是它对于止血疗伤却格外有效。关于这不起眼的“三七”,其名字也颇有来历。
门票
免费;周六提供免费讲解服务,其他开放日提供有偿讲解服务,须提前预约。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六8:30-16:30;每周一、周日及国家法定节假日闭馆;团体参观(5人以上)须提前预约。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内
邮编:100029
http://www.bucm.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