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扬州邗江区方巷镇西首粮管所内的“张爱萍在方巷”史料陈列馆,总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张爱萍当年在方巷蹲点的住宿办公区;二是张爱萍纪念园;三是张爱萍在方巷图片展览馆。该馆虽然偏僻,开馆时间不长,却越来越引人注意。
张爱萍同志1910年出生于四川达县。他戎马一生,早年曾参加过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他对苏北也不陌生,早在大革命失败后,他曾来到通如泰地区组织过农民暴-动,打土豪,分田地,发展农会,建立红色政权;抗战时期,张爱萍曾任新四军三师副师长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盐阜地委书记,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在苏北地区纵横驰骋,组织指挥了多次战斗。解放后,他被授予上将军衔,长期在军队和国防战线工作。1965年9月2日,张爱萍将军响应毛主席号召,风尘仆仆地从西北氢弹和导弹试验基地来到地处苏北农村的方巷蹲点,参加“四清”教育运动。面对当时的政治气候和社教形势,张爱萍经过走访调查和深入思考,形成了独特的方巷社教工作思路,首先大兴学习之凤,从抓学习毛主席著作做起。随着毛主席著作学习的深入,方巷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变了,社会风气变了,广大社员群众劳动热情高涨,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大小队干部自觉对照检查,克服缺点,纠正错误。《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方巷大队的经验,一时间竟吸引了全国26个省16万多人前来参观学习,这大大鼓舞了方巷的干部群众。其次狠抓农副业生产,主持制定了治贫致富发展方巷的规划,请了两位农业技术专家来方巷指导。将军带领群众大搞积肥、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在他倡导支持下,社员群众开始养蚕、养家禽、养鱼、搞编织,办起了粉坊、石磨坊、蚕房,以增加副业收入。第三,重视文化教育和民兵工作,组织文艺宣传队,建广播室,深入中小学看望师生,健全民兵组织。张爱萍将军在方巷蹲点期间,始终注意紧密联系群众,他走农户,访农民,察民情,和农民一起劳动,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活上的各种困难,将军和方巷人民结下了深情厚意。将军离开时有近千人自发前来送行,将军眼含热泪和大家一一惜别。
对于张爱萍在方巷的这段历史和故事,方巷镇党委、政府认为,这是方巷特有的资源,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当予以保护、留传和利用,决定将张爱萍将军当年在方巷的住宿办公地方打造成史料陈列馆,得到了邗江区委的重视和支持,专门成立了由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牵头的“张爱萍在方巷”史料陈列馆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规划建设组、拆迁安置组、史料实物征集组。经区委、区政府上报,“张爱萍在方巷”史料陈列馆被列为2014年市文博城建设重点项目。
项目建设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是全面维修和整治张爱萍在方巷蹲点期间的办公和生活住地,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包括90多平方米的四个展厅,用于陈列张爱萍在方巷的部分史料和使用过的实物,30多平方米的两间住宿兼办公的用房,160多平方米的户外庭院,坚持修旧如旧,原汁原味。于2015年进行了二期工程改造,占地约3200平方米,包括建设了纪念园,重点布置了540平方米的图片展览馆,陈列了当年原始老照片500多张、实物上百件。展览内容突出五大块:“公仆情怀、求真务实、清廉风骨、居安思危、情系方巷”。同时拍摄了《张爱萍在方巷》专题廉政电视艺术片。2015年6月18日,“张爱萍在方巷”史料陈列馆正式开馆,市委、区委领导揭牌,还特别邀请了张爱萍将军长子张翔、孙子张涛参加了开馆仪式。该史料� �列馆已成为邗江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扬州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扬州市委组织部干部培训现场教学基地、扬州市国防教育基地、江苏省国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