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平泉市博物馆

2023-03-21       808 浏览

平泉市博物馆是一所综合性国家三级博物馆,河北省最美特色建筑,位于河北省平泉市国家“AAA”景区、河北省“十佳公园”泽州园内。1981年3月正式成立,2009年10月新馆落成并迁于现址,2010年1月正式面向观众免费开放。总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分为就日馆和苏颂碑林两个部分,平泉市博物馆现已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河北省科普教育基地”、“河北省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河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基地”、“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

藏品

馆藏文物1452件/套(实有数量18,548件),其中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45件、三级文物352件/套。全市共有田野不可移动文物69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21处。被国家、省市文物专家誉为“河北南有定州(定瓷好),北有平泉(辽金文物精)”。

展览

依托丰富的文物,布展设计了四个基本陈列:《平泉历史文化陈列——魅力平泉、冀北明珠》、《平泉辽代文物专题展——契丹风韵》、《苏颂使辽展》、《中华菌文化博览》。博物馆在做好接待工作的同时依据自身的功能和定位,每年策划推出多个临时展览和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目前已是宣传我市契丹文化的重要窗口。

契丹风韵陈列

辽三彩

辽三彩辽代生产的低温彩色釉陶制品。受唐三彩影响,辽代也烧这类品种。辽三彩多用黄、绿、褐三色釉,器型中的方碟、海棠花式长盘、鸡冠壶、筒式瓶等,有契丹民族的风格。其中赤峰缸瓦窑所烧三彩釉陶器胎质细软,呈淡红色,釉色娇艳光洁。装饰手法有印花、划花两种,大凡盘、碟采用阳文印花,琢器采用划花。与唐三彩的区别除胎土不同外,主要是辽三彩中无蓝色,施釉不交融,釉面少流淌。

契丹人

契丹人,古代游牧民族,居住在今蒙古国及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半农半牧生活,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但受到通古斯语族的影响。契丹人的风俗习惯与汉人不同。契丹人髡发,服装通常为长袍左衽,圆领窄袖,裤脚放靴筒内。契丹人住所为毡帐,皇帝的御帐称为捺钵。辽国契丹人只有皇族帐和后族帐的人才有姓,两帐之外的其他契丹人是没有姓的。契丹人大多融入其他中国北方的民族,如女真族、蒙古族等,还有一部分发展成当今的达斡尔族,和云南的一个叫做“本人”的群体。由于金帐汗国自13世纪至15世纪长期是欧洲的霸主,而蒙古人称中国北方为契丹,后该词泛指中国。

平泉辽文化专题展

契丹文化是根植契丹本土,又融合中原汉族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因素的一种草原创新文化,有“一代风俗始自辽金”之说,并在西方亦有影响。

魅力平泉冀北明珠陈列

平泉县地处冀、辽、蒙三省结合部。这一部分展示的内容有:平泉地形地貌沙盘,马盂山主峰景观,平泉县地理位置示意图,国家、省、县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平泉县历史建制沿革。

苏颂使辽展

《苏颂碑林》是为纪念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外交家苏颂而建设的。整个建筑依辽代营造法式设计。

中华菌文化博览

中华菌文化陈列展览是全面展示平泉县菌文化的专题博物馆。中华菌文化陈列展览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分两层,一层设三个馆区,二层设三个馆区,是河北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序厅陈列着镇馆之宝,它所选用的材料是青田石,纯天然颜色。资源馆展示的是世界各地菌类标本、模型。科学 馆中介绍了菌类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毒菌、毒素的内容。历史馆中主要介绍了从古代到近现代对菌业的研究、栽培以及产业发展的情况。民俗馆中主要介绍了浙南有关菌的民风民俗、与宗教信仰的关系等。文化艺术馆展现的是文学视野中的菇菌。平泉馆展示的是平泉县食用菌产业起步、发展、兴盛的过程。

通讯河北省平泉市福佑路泽州园

联系电话:0314-606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