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纪念馆于1984年6月正式开放,1997年12月从玉皇阁迁至郑和故居内。郑和故居占地面积为612平方米,其中纪念馆占地148.32平方米。
郑和原姓马,名和,回族,我国明代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公元1405年,郑和奉命率领27800名水手、将士,62艘大船,100多只水船、粮船、马船、坐船及战船,7次出使西洋。路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和平贸易、经济文化交流和亲善往来,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创举,在世界航海史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纪念馆共有四个展厅:第一展厅介绍伟大航海家郑和的丰功伟绩;第二展厅介绍郑和的故乡——昆阳;第三展厅介绍郑和7下西洋的伟大壮举;第四展厅介绍郑和代表明王朝和各国人民建立亲善往来。第一展厅正中为郑和半身塑像,展品中由天文导航的模型“牵星板”和“指南针”以及郑和下西洋航海模型等;第二展厅有郑和航海的巨幅油画;第三展厅主要介绍下西洋过程中开展的贸易活动;第四展厅记述了各国人民对郑和的崇敬和怀念。整个展厅以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为主线,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文献实物、碑文拓片、复制模型等资料,展现了伟大航海家郑和的光辉业绩。
纪念馆先后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昆明市人民政府、团省委、省妇联、省教育厅、省文化厅及昆明陆军学院等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提高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2018年9月1日上午,“重走知侠路”卫辉亲友团一行来到山东省莒南县,因为这里有一座专门为卫辉籍老八路、著名作家刘知侠建立的纪念馆。
马棚官庄刘知侠暨《铁道游击队》原创纪念馆
人们听说我们来自河南卫辉刘知侠的家乡,上上下下都非常高兴,亲切和我们握手,畅叙山东河南两地亲情,谈论刘知侠在这里留下的英勇故事。
该县原人大副主任、山东省抗日根据地纪念馆馆长陈庆合亲自为我们做导游,讲解刘知侠的事迹和《铁道游击队》的诞生情况。陈馆长说,刘知侠有很多感天动地的事迹,非常伟大。
1940年初,刘知侠跟随抗大一分校从太行山来到沂蒙山区,被分配到抗大一分校文工团。抗大一分校文工团主要活跃在莒南一带,为人民演出,为部队演出。刘知侠身材魁梧,性格豪爽为人耿直。平时服装穿的整整齐齐,腰里皮带上跨着驳壳枪,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因为他原来学军事,当过军事教官,每当文工团遇到危难,他就挺身而出,带领大家长途行军,胜利突围。
谈起《铁道游击队》,陈馆长告诉我们,1943年,八路军山东军区在莒南县召开第一次战斗英模大会,刘知侠深深为铁道游击队的战斗事迹所震动,以后深入采访报道,这就诞生了我们现在家喻户晓的《铁道游击队》。
刘知侠在这里工作生活长达7年之久,和当地的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纪念馆里,陈列有刘知侠少年时代的介绍,以及在卫辉一中上学的有关资料。特别令人感动的是,马棚官庄的街道都以刘知侠的名字命名。
陈馆长把刘知侠的精神概括为4点:一是始终保持坚定的党性,无论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在解放后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二是特别能吃苦;三是每时每刻都在学习,使他这样一个只有中学水平的人成长为世界文豪;四是始终坚持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相信群众,人民也就拥护他,爱戴他。
马棚官庄纪念馆,全体卫辉亲友团成员向抗日烈士纪念塔鞠躬敬礼
卫辉亲友团向纪念馆赠书
卫辉一中领导与纪念馆、村委会领导商谈下一步两地交流合作事宜
参观莒南县八路军纪念馆
伟大的“红嫂”称谓,源自刘知侠先生的短篇小说《红嫂》。刘真骅老师特别推荐我们参观沂南县沂蒙红嫂纪念馆。当天下午,我们赶赴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在这里,我们再次接受“红嫂精神”洗礼
刘知侠和著名诗人贺敬之到部队体验生活
为学习红色文化知识,弘扬爱国精神启明星计划支教队于7月24日在当地团委的带领下前往曹县鲁西南烈士陵园进行参观学习。
曹县鲁西南烈士陵园建于1943年,是中共鲁西南地委、鲁西南专署为纪念在王厂血战中为国捐躯的抗日烈士而建。在鲁西南革命纪念馆内,记录着1927年到1949年鲁西南地区革命的历史,也收集着很多与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和珍贵照片。讲解员介绍了各党支部支部成立时的艰苦条件以及人民奋勇抵抗反动侵略势力的不屈精神等,还介绍了在抗日战争中朱程将军为掩护主力突围与敌同归于尽的英勇事迹。
在纪念馆外竖立着许多英雄纪念碑,碑上刻着人民对英烈们的赞扬的诗句,寄托了人民对先烈的无尽怀念和绵绵哀思。
参观结束后,支教队员又前往了而当地的红色文化展馆,抗日联防指挥部,这是一个小房子,屋内陈列了许多抗日时期遗留下来的物品。一位老者向队员讲解了有关改指挥部的历史,还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对老百姓实了用泔水灌胃,凌迟等酷刑以逼问共产党情报,而老百姓们誓死不屈,对侵略者破口大骂,高呼中国人是杀不完的。
通过此次参观活动队员们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坚贞顽强,树立了自身的历史责任感和对先烈的崇高敬意。无数英勇的烈士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才换来了我们现在和平美好的生活。我们应珍惜当下,砥砺前行,向我们伟大的革命先烈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