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中国青年》编辑部旧址

2023-03-29       613 浏览

《中国青年》部旧址位于延中绿地淡水路66弄4号(原萨坡赛路朱依里252号),是一幢坐北朝南二层石库门住宅。

穿过繁华的淮海中路,沿着淡水路一路往前,茵茵碧草,成荫绿树,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印入眼帘。在这郁郁葱葱的绿地中,一排透着老上海古朴气息的石库门房子尤为引人注目,这便是《中国青年》部旧址——一个诞生唯一一本延续至今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刊物的摇篮;一个与中国革命和中国青年同呼吸、共命运的革命阵地;一面引导中国青年们走向革命的光辉旗帜。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开后,为了进一步发动广大青年积极进行反帝反军阀的斗争,同年8月,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举行,会议着重讨论了如何贯彻党的三大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方针问题。在团“二大”的感召下,1923年10月,团中央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在上海创刊。

创办之初,《中国青年》部没有固定场所,信件由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186号但一君转,“但一”就是恽代英。1924年春,部最终选址定于萨坡赛路朱依里252号的一幢石库门楼房内,也就是如今的《中国青年》部旧址。当时的底楼客堂是肖楚女的寓所;二楼的客堂和亭子间作为部办公室;三楼小0是印刷间。期刊的第一任主编是恽代英,之后,肖楚女、邓中夏、张太雷、林育南、任弼时、李求实、陆定一等,都担任过主编或工作。

《中国青年》是在党领导下创办最早的传播马列主义,坚持以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精神教育青年的刊物,把“打倒列强除军阀”,这个全国人民共同的愿望,变成一声声呐喊,希望青年们担起这救国的使命。《中国青年》在创刊词中曾大声疾呼:“政治太黑暗了,教育太腐败了,衰老沉寂的中国像是不可救药了。但是我们常听见青年界的呼喊,常看见青年界的活动,许多人都相信中国惟一的希望,便要靠这些还勃勃有生气的青年。”、“打倒一切魔鬼,为中国前途开一个新纪元”。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也曾在《中国青年》发表他的重要代表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帮助青年们分析社会现状,认清革命形势,鼓舞青年们为中国革命奉献青春。

《中国青年》的“不同凡响”让许多年轻人怦然心动。期刊初刊时是16页的周刊,印发3000册,但至后来,发行量达到3万多册,成为当时发行最多的革命刊物。邓拓回忆道:“那时不少年轻人的衣袋中常常藏有一本32开的周刊;在-统治的角落里,这样一本刊物,往往要秘密地传递过十几个甚至更多人的手。它和《新青年》、《向导》成为革命的群众、进步的学生、教职员乃至一部分稍有新思想的老先生们所热烈追求的读物。”这本刊物,就是《中国青年》。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中国青年》部随中共中央、青年团中央撤迁到武汉,在武汉、广州、瑞金、延安等地继续发行。

1962年9月7日,《中国青年》部旧址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