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2002年,2008年1月14日,国务院以国办发[2008]5号批准建立了黑龙江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是以典型的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总面积88,849公顷。地理坐标东经124°52′48″~125°32′03″,北纬52°54′25″~53°12′08″。保护区位于我国北部边陲大兴安岭地区的东北部,以黑龙江为界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我国位置最北的自然保护区。区内分布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大面积的湿地,森林类型多样,物种丰富,野生动物繁多,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特别是保存着我国较大面积的原始兴安落叶松林和樟子松林,对我国寒温带落叶针叶林区的植被类型与野生动物区系而言均具有很好的典型性与代表性
该保护区是我国在寒湿带地区生物种类丰富的地区之一。计有野生维管束植物420种,隶属于68科239属,其中蕨类植物5科7属12种;裸子植物1科3属3种;被子植物62科229属405种。有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5种,属于4科,5属。
保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古北界东北区的大兴安岭亚区。该区森林茂密,河流纵横,气候条件和栖息生境适宜各类动物栖息繁衍,该区动物资源丰富。分布有鱼类14科60种,占黑龙江种数的56.19℅;两栖类4科6种,占黑龙江种数的55.54℅;爬行类3科7种,占黑龙江种数的50.00℅;鸟类42科180种,占黑龙江种数的52.77℅;兽类13科28种,占黑龙江种数的31.81℅。保护区分布国家Ⅰ级保护动物6种;其中兽类3种;紫貂、貂熊、原麝。鸟类3种;东方白鹳、金雕、黑嘴松鸡。国家Ⅱ级保护动物34种;其中兽类5种;棕熊、猞猁、驼鹿等。鸟类29种;鸳鸯、长耳鸮、花尾榛鸡等。省级重点保护动物32种;其中兽类8种;鸟类21种。两栖类2种;爬行类1种。
保护区位于中俄边境上,独特的地理位置,美好的森林环境,是珍贵稀有野生动物生存地,许多野生动物通过黑龙江在中俄境内自由往返,搞好保护区的建设,有利于恢复我国野生动物资源,有利于两国野生动物的繁育、恢复和发展具有国际意义。
自贡是一个缺水的城市。虽然自贡城区有两条河——釜溪河和旭水河,但由于前几十年的工业污染,这两条河已经不能作为生活用水了。自贡的生活用水,都是从周边县里的水库里调用的,所以自贡周边有好多水库,比较著名的有威远的葫芦口水库、荣县的双溪水库等。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个荣县的水库。那里风景非常美丽,一点不亚于九寨沟,被人们称为“小三峡”和“天上人间”,也是垂钓爱好者非常喜欢去的地方,这就是目前开始逐渐称为旅游热点的“双河水库”。
双河水库是一个人工湖,我们这次是从荣县东兴镇“牛角山”过去的(牛角山那边有古代的“茶马古道”,正好可以一路探秘)。可能是道路不好走吧,这么多年,一直静静地躺在荣县北部,双溪水库旁边。当双溪水库已经成为热门景点时,双河水库依然“养在深闺人未识”。但我觉得双河水库的风景比双溪水库要漂亮得多了。
不过,正因为这么多年没有人类的开发,才让这里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美妙风光。这里,山高壁陡,山顶到水面有的地方高达4、50米,站在陡峭的山顶看水库,除给人雄壮的感觉外,也让人心怀敬畏,有一丝丝怕意。
由于山行太陡,所以这个水库几乎没有什么浅水区,是典型的“峡谷性”水库,离岸出去几步就七八米深,水库最深处据说有四五十米。这是在山顶拍的一张照片,当时腿肚子有点打颤。
整个水库植被茂盛,绿水环绕,水天一色。山上鸟鸣悠悠,林中蝉声阵阵。人在这空旷的水库边,听到这些声音,反而感到这里更加的幽静。
双河水库的水,水质的一流的。据当地人介绍,平时能看清三米以下的湖底;天气好时,水下五六米深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我虽然不懂,但看到水的颜色,确实蓝的让人想直接用手捧一把起来喝。
我曾经去过云南的蓝月湖,那里的水也很蓝。但那是一种因为水里含有大量铜离子而形成的蓝色。双河水库的蓝,是因为水质特别清澈,吸收了其他光而反射出的蓝色。这湛蓝的水面,不时地出一条鲤鱼,形成的波浪一圈圈往外扩散,好似一首优美的旋律,让人爽心悦目,心旷神怡。
(本文图片由李芳惠同学提供,谨致谢忱!)
炎炎夏日,吃啥都觉得不得滋味,可有一样美食,却是一到夏天,就成为四川宜宾及外来游客的心头好,常常是一口下去,浑身的暑热便消了大半。这种美食,是双河凉糕。
有一口常年不干涸的老井因偶然的干涸上了热搜,它的再次恢复让万千网友欢欣鼓舞。这口老井,是双河葡萄井。
有一座盐城,有千年历史,有100亿吨储量,有“中国第二盐都”的美称。它就是如今的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
□王春艳 宋成均
△双河镇一隅。(双河镇供图)
双河镇有悠久的建城历史,自唐初置羁縻长宁州起,后又置淯井监、长宁军、淯州、长宁县,到解放初长宁县城迁安宁桥镇,双河一直便为州、监、军、县治所。
近日,我们走进有着千年盐城、凉糕之乡美誉的长宁双河镇,感受其魅力。
夏日的午后,暑气正浓。双河的凉糕一条街的热闹,一如正浓的暑气——道路两旁密密麻麻地停满了车,除了本地的,还有不少是外地牌照。一家家依街一字排开的凉糕店里,满满的都是正在大快朵颐的食客。“老板,再来一碗红糖味的。”“上次只吃了红糖的和西瓜味的,这次一定要尝尝玫瑰味的。”点单声此起彼伏的,老板依然井然有序,手脚麻利地捞粮出、装盘、加味,上桌。
△葡萄井。(双河镇供图)一块块晶莹剔透的凉糕被泡在水池中,随着老板不断地捞出,里面的凉糕也便随着水波轻轻地、有节奏地晃动,再加上阳光的折射,一块块凉糕便犹如在水中舞蹈的精灵,看着让人赏心悦目,不知不觉中品味的兴味就更浓了些。
双河凉糕也确不负美名。一块块凉糕晶莹透亮,绵扎细嫩,入口即化,尤其是刚从水中打捞而出,吃着清凉无比,一份下肚,顿感觉犹如置身在山涧清泉中,惬意而舒服。随着凉糕美名的远播,勤劳智慧的双河人也在传统单一的红糖口味的基础上,开发出了西瓜、苹果、草莓、柠檬、梨子、菠萝等水果味的凉糕,以满足更多食客的需求。
老板告诉笔者,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就能卖出上千份,不少外地游客,十个有八个在店里吃了还要打包带走,就这样凉糕的美味就被更多人知晓,从而有更多的人慕名而来。“不愁没生意,就怕忙不过来!”老板一边熟练地从水中捞凉糕装盘� �一边笑着表示。正说着,一位自贡的游客就张罗着让老板打包五桶带走。老板一边打包一边细细叮嘱:“凉糕不能受热,最好就放车内座位底下,桶密封的,不会漏水。回家记得每天换清水……”
△生意好, 凉糕老板乐开花。师兰锋 摄
为保证品质,双河凉糕仍采用传统工艺制作。选料、磨浆、蒸煮……一道道毫不马虎,不仅成就了凉糕的美味,也成就了独特的双河凉糕文化。
双河凉糕的美味,还有一个关键就是伴随其整个生产环节的水——葡萄井水,所以双河凉糕又名葡萄井凉糕。
葡萄井又名嘉鱼清泉,始建于宋代,历代均有修葺。现存面积还约23平方米。泉水出自井底,大旱时也不涸。泉水清澈,冬暖夏凉,井底游蚜细石,历历可数。井底不断有气泡冒出,上面的还未消去,下面的又已上涌,连珠累累;串串似的,此起彼伏,酷似珍珠,又若葡萄,晶莹碧透,蔚然奇观。明代榜眼、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周洪谟的就曾赋诗赞葡萄井:“萦莎漱藓碧流长,况有嘉鱼品最良;盛夏炎蒸寒比雪,严冬箴发暖如汤,寻常疑出桃花片,酿酒偏成竹叶香;见说临流高阁在,昔贤曾比泛霞觞。”
△现存的文庙。宋成均 摄和葡萄井一起见证双河镇悠久历史的,还有文庙。
据史料记载,双河自建城千余年来,先后在城内及城边修建了署、馆、院、庙、祠、观、坊等古典建筑,以九宫十八庙为代表,犹以文庙、官署气势规模为大。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几经沉浮,如今除了文庙,其他建筑损毁几尽。现在我们所能见的文庙,也仅剩下大成殿了。
大成殿以楠木为殿柱,面积约243平方米,高出地面3米多,石阶坚致精润,十分雄壮精美。为保护文庙这一独具特色的明清建筑,展现双河镇的历史风貌。长宁县人民政府于2003年对大成殿进行了修葺,上盖黄、绿琉璃筒瓦,并在四周砌以砖墙保护。透过飞翘的檐角、黄绿色的琉璃瓦,依稀证明着文庙曾经拥有的恢弘和双河古镇的辉煌。
△传统红糖味凉糕。宋成均 摄见证双河古镇辉煌的,还有“千年盐城”这一美誉。
双河盐储量达100亿吨,千年盐城之外,还有“中国第二盐都”的美称。相传自春秋战国时双河就是产盐胜地,正史可查的淯井发现于汉代,兴于宋朝。长宁有确切记载的最早建制——淯井监,就是为此而设置的。
史料记载:淯井外围,常有上百口盐灶排列,白日夜晚,灶中柴火熊熊,青烟袅袅,锅中,盐水沸腾,热气蒸腾,形成奇异的烟雾壮观景象� ��古人文人雅士称之为“淯井晴烟”。双河镇人、明朝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周洪谟就在诗中写到:“淯井人家煮井烧,牢盆终日紫烟飘。霏微和雾笼青嶂,缭绕随风散碧霄。”大文豪苏轼父子也曾光临淯井,并留下了“蜀去海远,取盐于井”等很多文坛佳话。
△千姿百态的凉糕。宋成均 摄《宋史》中的“公家百需,皆仰淯井盐利。”也印证了双河千年盐城的繁华与富饶。今日的双河,仍是国家重要的盐化工原料基地,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催动千年古镇发展的,还有正在建设中的古镇文博综合体。文博综合体突出古镇历史文化资源,以清代川南传统建筑风貌为基调,适当介入现代时尚特点,结合葡萄井和凉糕等美食文化,打造集旅游、商贸、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古镇文化旅游中心,实现古今融合、文化传承,营造古镇新风貌。
我们期待,千年古镇绽放新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