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郭新河遗址

2025-01-15       1114 浏览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郭巷公社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在中部地区开挖了一条全长4.63公里的南北向主干河道,取名郭新河。开挖中,大批埋藏地下数千年的文化遗物重见天日,证明这里原先是一个古人类文化遗址。后来这一遗址被命名为“郭新河遗址”。

1987年,文物部门通过对遗址的全面复查,发现郭新河两岸暴露的文化层堆积厚度超过1.5米,采集到石器、陶器200余件、片,其中石器有斧、凿,陶器有鼎、壶、罐、钵及原始瓷器盖、碗等。根据陶器的质地、纹饰、器形,文物部门认为,该遗址文化层堆积的时代最早可追溯到5300年前的崧泽文化时期。1997年7月28日,郭新河遗址被列为吴县市文物保护单位(吴县撤县设区后转为苏州市文保单位)。

1999年10月,配合苏嘉杭高速公路的建设,苏州博物馆、吴县文管会联合对这里进行了考古调查、发掘。通过一个月的努力,考古人员确认郭新河遗址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400米,总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遗址南部600平方米范围的发掘证实,这里最早确实是崧泽文化遗址。

其实,郭新河遗址,只是郭巷境内的古人类文化遗址之一。早在1956年南京博物院开展考古调查时,就在郭新河遗址西面发现了尹山桥黄泥山遗址。此外,郭巷境内还曾有众多土山、土墩。从已经发掘的情况看,我市的土墩都可能是文化遗址或墓葬,反映了先民对湿地环境择高而居(葬)的理念。可惜郭巷的这些土山、土墩大多没有发掘,后被陆续夷平。据说,上世纪90年代,曾有土方老板在尹山村一座土山中挖到了良渚时期的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