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波楼

2023-04-09       1097 浏览

波楼位于海珠区洪德路海天四望街波楼3号。

波楼旧日的正式名称是“粤海关俱乐部”,位于海珠区南华西街洲咀大街上。因为楼旁有一座悬挂台风信号风球的瞭望台,广州人习惯用“球”的英语音译(BALL),称它为“波楼”。100年前,这座恢宏的建筑是珠江南岸地标,却背负了近代丧失海关主权的沉痛历史。

鸦片战争后,粤海关由英国人掌权,英国人在此设粤海关办公点,建有一座西式洋楼和一座铁塔,该大楼共占地4815平方米,分为四部分:

(1)信号台。原建于1885年前,位于大院东北角,为本质结构。1908年遭台风破坏,1910年在大院西南角重建钢架信号台。此塔占地面积30多平方米,高33米,造价8000银两,上有测风设备,台风将至即挂风球(俗称波),故人称“波台”。于塔上可望到白鹅潭一带船舶往来,据说当时用高倍度望远镜还可以眺望到虎门,故此地有“海天四望”之称。(摘于海珠区环保局出版的《物华天宝》—海珠区历史人文遗迹。)1954年8月,根据海关总署转发交通部及外贸部通知,将该信号台连同附属房一小间移交广州港务局管理。

(2)仓库。位于大院东南部,建于1889年前。曾作为鸦片私货仓库,该仓库占地面积812平方米,为双料砖木结构平房,外墙加厚,顶高4-5米,窗也特高。1948年曾遭火灾,由于屋高墙厚,救护及时,未遭重大损失。1974年拆除后改建为宿舍,1975年建成六层及五层各一幢楼,1981年在两楼之间加建4套宿舍,使两楼联结,起到加固作用,该两幢楼建筑面积4267平方米。

(3)3号楼,即英式建筑。位于大院中部,建于1910年,为一字形混合结构楼房,建筑面积面积3857平方米,是当时珠江江南岸边最壮观的建筑物之一。内部自东向西分为2、4、6、8、10、12、14七个门牌,其中2号门牌较大,超过总面积1/5,底层做验货厂,曾为俱乐部,其余4-14号均为宿舍格局,当初供单身外籍官员居住。1915年海关验货工作全部移到西堤验货厂,该楼逐步改为海关干部、职工宿舍。建国后经多次维修,外貌基本未变,仍作为海关干部、职工宿舍。

(4)1号楼。位于大院最北面,初为3号楼北面临江空地,1979年底奠基建造一字形七层楼房,与3号楼平行,为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856平方米,1982建成用作干部、职工宿舍。

2002年7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更多与波楼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