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藏娘佛塔

2024-04-01       276 浏览

藏娘佛塔位于通天河南岸玉树县仲达乡歇格村桑周寺,距乡约40公里。2001年6月25日藏娘佛塔及桑周寺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藏娘佛塔是由藏传佛教后弘期初期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佛教画像、造塔等权衡制度的制定者(上述权衡制度也收录在《大藏经●丹珠尔》)中孟德嘉纳(又称尼德加那)于北宋天

圣七年(1030年)设计并主持修建的。因此,该塔可称为标准藏传佛教塔的实物样本。被后世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格鲁派(黄教)等各派著名法王、大师共认为是藏传佛教塔之精华。与尼泊尔的巴耶塔、西藏的白居塔共称为世界著名的三座藏传佛教佛塔。《大藏经●丹珠尔》外,藏汉许多史书如《德吾史部》、《娘氏志》、《青史》、《红史》、《汉藏集史》(世界史)、《西藏王统记》等五十多部史著中均有记述。

藏娘佛塔及桑周寺不仅自身具有极高的古建筑文物价值,而且还保存和收藏着许多非常珍贵的宗教、历史文物。有从原苯教寺院传下来的宋代以前铜铃、银碗、鼓号等,有元帝师八思巴亲临庙赠送的“吉祥天母”泥塑造像及部分法器,有历代僧人和信徒供放的数以万计的泥制小佛像(“擦擦”),有孟德嘉纳大师用过的僧衣、靴子,以及为数众多的文物。文物中还有一种微型小塔其做工精细、模样逼真,仔细看小塔上还刻有八个小塔,里面装有药物可食用、可护身。听说泥塑小塔能在一根小草上站立而不倒。经许多专家考证,这样小而如此精致的小塔模型在世界上是稀少的。

孟德嘉纳遗留下来的唐卡艺术和佛雕艺术在玉树地区广为流传。因此,藏娘塔不仅宗教上有意义,而且在艺术上也有更为深远的意义。近五十年来仅藏娘地区就出现了上百名民间艺人,其中在藏区最著名的拉俄-等人,他们都以传播藏娘艺术为荣,以传播藏娘艺术为生。藏娘的唐卡艺术和佛雕艺术在尺度、线条、规格、立体感、色泽等方面都能与热贡艺术相媲美。

游青海览古建丨通天河边的千年古刹——藏娘佛塔与桑周寺(四)

(来源:青海省文化旅游)

大美青海 旅游净地 文明旅游 安全出行

藏娘佛塔,藏语称“藏娘桥丹贝却隆宝”,汉语意为“藏娘佛塔盛德山”,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仲达乡藏娘村,始建于公元1030年。这座历史悠久并充满传奇色彩的瑰丽古建,与尼泊尔的巴耶塔,印度的金刚塔并称为世界著名的三座佛塔,也被后世众多藏传佛教各派高僧大德公认为是藏传佛教佛塔的精华。因此在《大藏经·丹珠尔》、《青史》、《红史》等多部藏、汉史籍中都有该塔的记述,在藏区具有较大的影响。 2001年 6月 25日,藏娘佛塔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佛塔与桑周寺建筑起源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藏传佛教建筑可以说是这个音乐中最迷人的音符之一,而佛塔建筑是这个音符中最具特色的音律。

藏传佛教建筑艺术是伴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吸纳融合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化艺术特点,结合当地本民族固有的本土文化,创造出具有印度风格、藏地本土风格以及内地汉族风格的文化艺术形式。藏娘佛塔则是印藏汉混合建筑融为一体的典型代表。

1030年,精通显密教法的一代宗师,被誉为“弥底孟德加纳”的印度高僧著名学者弥底大师在通天河流域弘扬佛法时主持修建了藏娘佛塔。在十五世纪时由弥底大师的转世活佛弥底二世嘎然江巴·贡嘎意西修补了该佛塔的上半部分,自此形成了规模宏大誉满雪域高原的藏传佛教藏娘大塔。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藏娘佛塔高28.25米,下部为方形塔座,分四层垒叠而上。底边宽 20.85米,上层宽 12.1米,均以当地产的黑褐色片石砌筑,并以木制短椽与石板建成。塔座上有绘制壁画的覆钵式塔身,上部塔刹为木制十三天及宝顶与日月顶饰。

藏娘佛塔旁边有一座著名的寺院,名叫“桑周德庆岭”,意为“如意大乐寺”。公元 1430年由藏娘地区苯教寺院的基础上建成。为了便于管理藏娘佛塔,公元 1260年八思巴大师指派萨迦派著名高僧到藏娘将原有的苯教古刹改建为萨迦派寺院。从那时起,该寺院一直维护、修缮、管理着藏娘佛塔,使藏娘佛塔得以保存下来。

藏娘佛塔的建筑文化特征

藏娘佛塔,形如须弥山,矗立在通天河岸边二级阶地上。其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佛塔在体量和形制上注重深沉、厚重。设计师从建筑的地理位置、建筑体量和形制、建筑比例和尺度、结构设计、色彩选用等各个方面考虑周全,做到建筑的每一个细节精细严密。

(2)藏娘佛塔的塔基高大华丽,保证了建筑物的稳固。

(3)从建筑整体的外观上讲究对称之美。

(4)藏娘佛塔别具一格的地宫设计是其最大特征。通常藏式佛塔由塔座、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而藏娘佛塔分别由地宫、塔座、塔身和塔刹四部分组成。

(5)内壁画回廊、暗室、暗道、地宫及进入这些部位的通道设计也是该佛塔最为突出的建筑特征。

(6)佛塔在色彩的应用上以一色贯穿一体,质朴的白色纯净醒目,生动自然,与蓝天绿草交相辉映。向世人展示着浓郁而又强烈的高原气息和独特的民族属性。

藏娘佛塔寺院所依珍品

藏娘佛塔内所依珍品及桑周寺所藏宗教文物、民族文物约五千余件,其中不乏精品。有从苯教寺院仁真敖塞寺迎请的苯教祖师辛饶米沃鎏金佛像、苯教单跋;有弥底大师用过的僧衣、靴子;有大量金字经文及经卷;有珍贵的金绘及其他早期的唐卡;有数十册件自宋至清代的寺志,高僧大师的颂文、官府文件等珍贵文献资料;有数千件历代宗教法器、供器、佛像;有为数极多的历代石刻佛、护法、人物像及嘛呢石等。尤其是塔身内藏的宗教文物以及存放的大量不同时期的“嚓嚓”,为分期断代提供了标准,都是十分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佛塔寺院的文化价值与建设意义

藏娘佛塔的修建,标志着藏传佛教在康区" 后弘期" 的开始,佛塔本身是标准藏传佛教佛塔的实物样本。藏娘佛塔的建筑和绘画艺术在五明中属于工巧明,早期弥底大师来到藏娘地区,潜心钻研印藏佛塔的建筑艺术和雕塑绘画艺术,并收徒授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娘艺术流派。为后期藏娘文化艺术的成熟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藏式佛塔建筑、绘画和雕刻艺术之先河,并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体系。另外,藏娘佛塔腹内环廊保存了宋朝时期的壁画,所赋内容为贤劫千佛,是现存最早的藏娘壁画典范。虽年久失修斑驳脱落,但可见部分的佛像惟妙惟肖,线条洗练、构图饱满舒朗、主题鲜明。通过不同色块的精准搭配显得自然协调,使得整幅作品具有强烈的层次感和律动感,实为罕见的艺术珍品。无论是古塔与桑周寺的建筑艺术、壁画艺术还是雕塑艺术以及具有时代性、艺术性、完整性的宗教文物使整个寺院具有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价值。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对区域性佛教史和民族宗教史以及文化发展史的研究提供着最有价值的实地资料。

藏娘佛塔与桑周寺,单从自然景观上讲,佛塔所在山体和通天河面高低搭配、错落有致,构成了地球上罕见的绝妙奇观。从人文环境上讲,藏娘佛塔塔身独特,雄伟壮观,古泽恢弘,无声地诉说着先辈们的智慧,尽显建筑艺术之美。寺内存有的近千件宋元明清各代的珍贵文物,对研究我省历史、文化、政治、经济、艺术,展示藏民族悠久的古代文明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藏娘佛塔与桑周寺的保护利用与开发建设,伴随着玉树州文成公主庙、勒巴沟岩画、新寨村加纳嘛呢等藏传佛教文化体系的建设,对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即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供稿:青海省博物馆

图片编辑:厅信息中心

投稿邮箱:qhwlwx@163.com

藏娘佛塔攻略
游青海览古建丨通天河边的千年古刹——藏娘佛塔与桑周寺(四)
游青海览古建丨通天河边的千年古刹——藏娘佛塔与桑周寺(四):(来源:青海省文化旅游)大美青海旅游净地文明旅游安全出行藏娘佛塔,藏语称藏娘桥丹贝却隆宝,汉语意为藏娘佛塔盛德山,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仲达乡藏娘村,始建于公元1030年。这座历史悠久并充满传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