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赛武当(伏龙山)

2023-02-22       1607 浏览

【赛武当旅游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位于十堰市茅箭区境内,东与道教圣地武当山翘首相望,南与有野人谜踪之乡神农架遥相呼应。它气势磅礴,重峦叠嶂,松、石、雾、霞,蔚为壮观。伏龙山,因其主峰海拔1730米,超过武当山天柱峰118米,因此人们给其起了个俗名———赛武当。该山属大巴山系,为省级自然风景保护区,集雄、险、野、秀等,赛武当(伏龙山),赛武当(伏龙山)简介,赛武当(伏龙山)-十堰市茅箭区赛武当(伏龙山)旅游指南

慈溪东部千年古刹、虞洽卿故里,伏龙山的前世今生......

7j584gj2id4ys44m1764.jpg

伏龙山,因为形似巨龙赴海而得名,还因为古代多生箬竹(念 ruò, 一种竹子,叶大而宽,可编竹笠,又可用来包粽子,地下茎有横走之鞭),又叫箬山。海拔高仅282米,却是三北平原上许多靠海孤山中最高的一座,面积为2570亩,东西长2500米,南北长1200米。

y2w80o546jh5n081gq67.jpg

山上旧时有“八景”,分别是“竹、坞、烟、云、管、江、潮、汐”。前人以极高的艺术概括力和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对这八景一一作了描述:

一景“莲塘春晓”:莲花池畔翠竹摇曳,在习习春风中婀娜多姿,故竹景称“莲塘春晓”。

二景“蓬苑秋香”:伏龙寺后有一山坞,草木葱笼,秋后则百草凋敝,独有野菊花一片金黄,故坞景又名“蓬苑秋香”。

三景“霜凝丹樨”:伏龙山地处海边,伏龙寺独居山上,清晨常见满山雾气弥漫,使人飘飘然有羽化登仙之感,故烟景得一雅名——“霜凝丹樨”。

四景“云亭残照”:伏龙山半山原有一座小亭子叫云亭,是专供上山进香者休息用的,因亭子位于山的东边,夕阳下亭印碧空,是谓“云亭残照”。

五景“横玉叫天”:在八景中,唯有管景最为独特,原来伏龙山草木丰茂,牧童每每跨在牛背上吹着竹笛上山放牧,这管景便从此而出,叫做“横玉叫天”。

六景“白虹凌空”:伏龙山下有一条小河,叫做镇龙浦,是远近数十里地区的泄洪要道,终日江水滚滚,看似一条白练绕山而过,所以这江景又称为“白虹凌空”。

七、八景:潮、汐两景,指的是海潮昼夜涨落,伏龙山北即浩瀚大海,常有海船来去,所以这两景便分别叫做“后岭层松”和“杰阁飞帆”了。

7997bp7qr7332fp3n9nm.jpg

伏龙山因四周空旷无垠,山上群峰环抱,松海竹浪,雨后云缭雾绕,风景秀丽,吸引了历代名人墨客,相传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大文豪苏东坡、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清朝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李叔同等人均到过这里,并留下了他们的诗章墨宝或足痕。

戚继光在龙山抗击倭寇时专门到过伏龙山,还在伏龙寺中题过一首诗:“梵宇萧条隐翠微,丹枫白石静双扉。曾于山下挥长戟,重向尊前醉落晖。衰草尚迷游鹿径,秋云空锁伏龙机。遥看沧海舒长啸,百尺仙桥一振衣。”

古佛道入口(药师道场)

古佛道入口(药师道场)位于伏龙山下。这儿原本有一个登山牌坊,上面写有“古箬山”三个挺拨的大字,从前上山去伏龙寺,都要先过这个牌坊,走佛道上去。

b7v8rri436loet2me64w.jpg

“药师道场”这四字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为伏龙山所题。为何叫“药师道场”呢?宋绍兴十二年时,有一位叫寿峰普宁的和尚云游到伏龙寺,因聪明好学,精修药师法门,实际上就是同时积极学习中医,给百姓治病。

后来刺史柳公武听到了这件事,为表彰他,亲自到伏龙寺,题写了“海天佛国”,并向朝廷报告,将寺额改为“广福禅寺”。从此,这儿的“药师道场”名扬天下。

止 观 亭

从古佛道上去近200米处有一亭,叫止观亭。由宁波市著名书法家沈元魁先生专门书写的题匾。登止观亭可远观龙山全景,无论是河流村落,还是万顷田野,或是碧水荡漾的凤浦湖,都可尽收眼底。

jo7779d50ho9qxr79587.jpg

“止观”,是佛教修行的主要法门之一。“止观”两字为梵文意译,即“扫除妄念,专心一境,发生智慧,辨清事理”,佛教天台宗始祖特别重视止观法门,后为天台宗之别称,说明伏龙寺属于天台宗。

vrh83511oded1hwv159o.jpg

伏龙山滑翔伞基地

伏龙山巅有一个群峰环绕、翠屏掩护的天然盆地,四周空旷,常年海风气流不息,为滑翔提供天时地利的条件。滑翔伞是一种飞行器,本身没有动力,全靠滑翔员结合空气动力飞行。

fw4721051ajcq00lnmf2.jpg

2011年初,慈溪市政府启动滑翔伞基地建设。目前,这个基地已建成1.5万平方米标准起飞场地、8000平方米标准降落场地、游客和运动员接待服务中心,已具备举办大型赛事的能力,曾先后多次举办过全国滑翔伞锦标赛等国家级赛事和活动。

j2r3ho2teh58qcs3n723.jpg

滑翔伞运动,既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滑翔伞爱好者慕名而来,同时还吸引了许多旅游者前来观赏。

9g452gq39jb3q76q727j.jpg

大 云 岭

大云岭,是登山佛道顶巅,伏龙山的东南峰,因为旧时山为海中之岛,常见云雾缭绕。

q8eq6c7x1v9a8bw8ro15.jpg

这儿曾有一块写着“大云岭”的石碑,而今立了“东方佛国”,这是由当代书法泰斗沈定庵先生写的。明代时,东南侧还建有观蜃楼,后来被日本侵略军炸掉了,而今建了观海亭。

山 门

从大云岭往北下坡走,便来到了新建的山门,其实这儿本来有两座山门,建在这个位置的叫刺史门,据说是由南宋初刺史柳公武所建,当时门前匾额题有“海天佛国”字样,里匾额题有“迟尺西天”字样。可惜后来也被毁掉了。过了这个山门,往左是伏龙寺,往前是千丈岩和刺史桥。

8a95t549y693bt22ofp6.jpg

每次走过这松林,走到千丈岩时,总会想起弘一大师的一首诗,题目叫《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天之涯,地之角,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

千丈岩、刺史桥、摩岩石刻

想当年,伏龙山的四周是大海,这千丈岩是一处高200多米的悬崖绝壁,而站立的脚下隐藏着一座桥,叫刺史桥。

刺史桥由块石垒叠而成,拱门高宽各3米,又名仙人桥。一种传说为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当鄞州县令时所始建,另一种传说由唐末明州刺史黄晟所始建。

在桥西侧有一块石碑,传说系王安石所立,但铭文早已被磨平改写。据传,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王安石任鄞县知县,期间多次慕名攀登伏龙山,并与伏龙寺的方丈结为知交,为了贯通山径而筑了这座石拱桥。

ujig964868621y9x0pb4.jpg

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伏龙寺住持发起,伏龙寺香客捐资按照原先式样重建,额为“古迹重来”,碑文也称这桥是由王安石始建。黄刺史在位十八年,建罗城、造浮桥,造福于民,功绩卓著,且只有隋唐时设了刺史之职。

而到了宋朝刺史只是虚职,并不需要上任,元以后刺史之名废弃。如果这样来分析,这座桥系唐末明州刺史黄晟所始建的可能性更大。或许到北宋时桥已经损毁,王安石又加以重建,因为王安石名气更大,黄刺史所建年代久远,于是称王安石始建。

278n7wnj99icdk94rh40.jpg

据传说,1988年,附近龙山村一位村民为挖掘树桩做盆景,冒险沿一条小径下千丈岩进行探索,首先发现了刻在岩壁上的 “渐入”两字,接着又看到了“莫退”两字,后还发现了“无量寿佛”四个斗大的字,高达8米,因此引起了文保部门的关注。

他人又发现“涌旵”“玉莲岩”等石刻。这些石刻,从字面上来理解,应当是佛门胜境的意思,整个摩崖石刻为宗教主题。至于是谁写的,是什么年代刻上去的,谁也不知道了。

d0fr0w5m17q07703it0s.jpg

清代的范观濂(念lián,即“清+廉”之意)曾为伏龙山写过一首诗:“雄视东坡百代豪,当年曾此狎波涛。浑涵一气文如海,千丈光芒起笔毫。”这位老先生还写道:“岩旁有一小径,胆壮者循径而下至半径,壁有‘勇入’两字,下至近潮水处,有‘波涛’两字,大七八尺,相传为坡翁笔也。”

这样看来,说明这千丈岩悬崖上不仅有多处石刻,而且苏东坡也到过这地方。说老实话,从这千丈岩下去极为危险,估计没有几个人下去过,也没有几个人真正看到过“渐入”还是“勇入”等石刻。

tunci100mz5k6nu70c43.jpg

观 海 亭

80年代末,伏龙山北面山脚还在大海之中。直到90年代初,这儿也筑塘填海,伏龙山的四周全部成为平整的田野。这伏龙山虽然不高,古时候,若站在观海亭这位置,向远处瞭望,可见浩淼大海,水天一色。若身临危崖,只见峭壁千寻,直挂东海。

vl35a05j7y0wh7d0aeta.jpg

蛇打滚、捞米洞

在伏龙山有许多民间传说,其中以“千年水底蛇,口吐白莲花”的民间故事,最富有传奇色彩和瑰丽想像力了。“蛇打滚”,位于伏龙寺北侧200米处的巅峰,千丈岩南端。

关于“蛇打滚”有一则民间传说:相传伏龙寺莲花池的深渊里潜伏着两条蛇精,一雌一雄,每逢五月端午,兴风作浪,要吞吃一位活人。后被镇海知县设计杀死。蛇精吞服了大量毒药,药性发作,痛得跃出池面在后山上打滚。滚过之处,飞沙走石,植被剥尽,寸草不生。从此这里被老百姓称为“蛇打滚”了。

zh7wcx2l9orq212mr9b8.jpg

“捞米洞”在这蛇打滚的中间,早先有一座灵峰塔,塔附近有一个直径一尺大小的椭圆形岩洞,旁边还有两个膝盖跪地的印记。史书称这个小石洞为自满仓,俗名捞米洞。

相传古代伏龙山还在大海中,寺院内有30多个和尚,吃的粮食非常紧张。有一位神仙化身的小和尚每天清晨双脚跪在石坛上,用双手往洞里捧米,捞起一把,又长一把,直至全部僧人的一日口粮满足才停,因此叫“自满仓”。

oxx1ov64kdy8t5f5l2o2.jpg

年长日久,膝盖跪成洞穴。后来,随着伏龙山与大陆相连,粮食运输不成问题了,神仙化身的小和尚也西归而去,自满仓失灵了。清朝范观濂写有《自满仓》的诗:“灵迹当年自满仓,是何神物护禅堂。石潭今日仍如旧,那管人间有旱荒。”

塔 林

唐贞元十二年(即公元796年),那时伏龙山还是海中孤岛,有一位叫大梅法常和尚渡海登山,披荆斩棘,构筑梵宇,开始建伏龙寺,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后来有些和尚在此归天,安葬于塔林。

如民国27年(即1938年)任伏龙寺住持的信莲和尚,经受了抗日战争时期寺院被日本侵略军烧毁的经历,一人一直努力坚守着,直至2000年,这位和尚在此归天,享年95岁,建塔葬于此。

5id1eh92kpu59e3zq88g.jpg

新四军纪念碑

1941年6月16日,新四军从浦东南渡到三北后,6月18日在相公殿打响了浙东敌后抗日第一枪,取得击毙击伤日军各8人的战果。其后新四军曾驻扎于伏龙寺,中共浙东军分会书记吕炳奎等革命先辈都曾在寺内开会讨论布署抗战工作,这儿还办过教导队。

遗憾的是,伏龙寺原有殿堂都于1941年遭日军报复炸毁。现在寺院系2006年恢复开放后,在原址经十年艰辛重建而成。2017年9月7日上午,在伏龙山上伏龙寺的弘一书画院里,召开了纪念新四军组建80周年座谈会,会后举行了“新四军浙东敌后抗日基地之一伏龙寺纪念碑”揭碑仪式。

099aw174rt98qec1qt0k.jpg

莲花池

据传,莲花池是唐朝开国24功臣中排名为老七、现尊为“门神”之一的鄂公“尉迟敬德”在伏龙山闲居期间开挖的,少说也有1200年的历史。

该池长约30米,宽为20米,池边用大石板竖着围成,水浅的时候,池边上也有一圈石板沿水平面围着,人可以在上面行走、洗涤。面南背阴矗立一块高约一米半的石碑,上面刻有很多文字,由于天长日久,字已看太不清楚了。“千年水底蛇,口吐木莲花”的民间传说就发生在这里。

r4wo271j82uwk3xhcx5c.jpg

弘一大师修行处

1931年3月,弘一法师受亦幻法师和五磊寺住持栖莲法师之邀来金仙寺,共商在五磊寺创办“南山律学院”。1932年上半年,弘一大师除春天曾至金仙寺小住外,一直住在伏龙寺。

弘一大师与伏龙寺当时的住持诚一法师相交甚笃,这年夏天他赴温州不幸染病,病后来到伏龙寺休养。曾前后三次到伏龙禅寺,居住时间一年有多。

owtfr3bfnbn14ca33p7h.jpg

弘一大师喜欢伏龙山的空气和井水,每当弘一大师身体欠佳时,往往想起寺院内的井水,在伏龙寺养病期间,一喝到这儿的井水,他的身体就渐渐康复,所以称此井为“乳井”(现在虞洽卿墓园内)。

伏龙寺古木葱茏,景色清幽,弘一大师心境宁静悠然,曾用16天时间恭写《佛说阿弥陀经》十六页。他对随侍其侧的学生刘质平说:“此次写《佛说阿弥陀经》功德圆满以后,还有余兴,愿写一批字对与《弥陀经》一起保存。”当时共写了100副字对,这是弘一大师最重要的存世墨宝之一。

l3y4r7065d6gluhkcw46.jpg

虞洽卿墓园

走过弘一大师修行处后,沿着墓道就到了虞洽卿的墓园。众所周知,虞洽卿是民国时期宁波帮领袖人物,民间还有人传说他是蒋介石的干爹。他的老家就在伏龙山南边的山下村,这儿正好是在伏龙寺之南,墓地平缓,古木掩映,环境幽静。

u8324a8urun3l5rp2p1s.jpg

虞洽卿墓穴建于1946年,圆圈形混凝土全封闭结构,原址在现墓东侧约150米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

现在的墓道拓建于1991年,由其孙子、香港慈溪联谊会会长、香港理集团董事长虞寿铭先生及热心人士出资所建。墓穴坐南朝北,呈馒头状,是虞洽卿和五位夫人的合葬墓。

nwiq345vb637e8lh4142.jpg

千年古刹伏龙禅寺

唐贞元12年(即公元796年),有一位叫大梅法常的禅师云游到此,见一岛如蛟龙伏海,云浮雾绕,而岛中环境幽雅,认为这是修行的好地方,于是披荆斩棘,平地筑砌,凿石围池,开始建伏龙禅寺,距今已1200多年。至北宋熙宁年间,更名寿圣禅寺。

南宋绍兴32年(1162)寿峰普宁于此广弘药师法门,施医济药,刺史柳公武奏请,改寺额为广福禅寺,从此“东海佛国,药师道场”,名扬四方。伏龙寺高僧辈出,尤其是近代弘一大师曾先后三次到伏龙寺修行,前后达一年多,为伏龙寺增添光彩的一页。

7f277t79p7g8et8g97dz.jpg

伏龙禅寺,依山势而建,鼎盛时期,梵宫恢宏,殿舍完备,时属三北地区之首,为“浙东名寺”。但不幸于1941年6月,遭日军炸毁。直至2006年,伏龙禅寺又被政府批准为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2013年9月,成立弘一书画院。经10多年建设,恢复了“浙东名刹”之繁盛,重现了“东海佛国、药师道场”之庄严。

1z8t0lv7y5r4as12p2vl.jpg

虞氏旧宅

虞氏旧宅,是虞洽卿为自己的母亲养老所建,1916年动工,于1929年竣工。现存主体建筑共五进,前三进承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后二进属西洋式建筑。解放后,虞氏旧宅一直被学校使用,由于缺乏足够资金维护建筑群因而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5v3xz437pkdom7891is5.jpg

为了抢救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1997年,慈溪市人民政府将虞洽卿故居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国务院将龙山虞氏旧宅建筑群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慈溪市人民政府拨款500万元,对龙山虞氏旧宅进行全面维修,恢复其历史原貌,增辟相关的史迹陈列,向公众开放。

yh523487ofwdc02ku88p.jpg

虞氏旧宅天叙堂位于慈溪市伏龙山下,是近代宁波帮代表人物和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虞洽卿赴上海经商发迹后在家乡建造的私宅,名“天叙堂”“取叙天伦之乐”之意。

564n73k2t7j4560n73s9.jpg

天叙堂坐西朝东,一条波光粼粼的河流从门前经过,光洁的青石板,把河塘及路面砌得平整有序,一扇悬有铁环的朱漆大门镶嵌在高耸的大墙中间。整幢楼房占地13700平方米,错落有致的亭台阁榭,曲径通幽的天井花园,集中西建筑的精华于一体,构思奇特,令人叹为观止。

jm47i6n5yl1bflybljd3.jpg

天叙堂通面宽59米,通进深94米,分相对独立的两部分,共有五进房屋组成,一条笔直的中轴线使得整个布局主次分明,气韵生动。

biasa2g1bgpsnv5zp01m.jpg

前三进始建于1916年,为传统的木结构建筑,由照壁、大门、厅堂、后楼、厢房组成,民族文化的精粹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凸现。无论是梁坊、牛腿还是斗拱,门楣都是凤凰牡丹、岁寒三友、三国演义的故事等传统题材内容的雕刻,形神俱备,栩栩如生。

972h3586vija420zxapw.jpg

大厅正中有“天叙堂”匾额,两旁分别为黎元洪、于右任题匾,与成套的紫檀家具、古玩珍奇、名人字画构成一种雍容华贵的气氛。

1b5qy07k88yvf4vi88g2.jpg

虞母亭等建筑

虞洽卿的母亲为人勤劳厚道,据说,当时龙山有个富人,在乡间建造了一所大屋,引起乡人羡慕。虞母对年幼的儿子说:“你大了如果发了财,应该对家乡做点有实惠的事情,不要专为自己享受。”后来虞洽卿平素自奉尚俭约,对母亲极为孝顺,凡是他母亲所提出的要求无不尽力办到。

bmmdw2c41hec229v6s73.jpg

在虞氏旧宅天叙堂之南约200米处,虞洽卿还为老母亲建有虞母桥、虞母亭,亭内立汉白玉虞母像。亭前原有喷水池,仿照上海公园的样子,占地16亩,现在亭还在可惜像被毁了。

yj797zlw8dx300c66btt.jpg

与虞宅相邻的还有虞洽卿出资兴办的洽卿小学(即现今山下小学),村北首还有为他姐姐养老修行建造的长生庵,虞宅东首还有虞洽卿创办的电报房、通惠银号,周边还有发电厂、自来水公司、兴昌隆街等,共同组成了纵横数里的建筑群。

民国风情街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是远近闻名的“民国第一村”,龙山镇也被称为三北的“小上海”,而这一派繁华都要归功于被乡亲们称为“阿德哥”的虞洽卿。

6ufcn1cn1i91u2o80sbq.jpg

村内的虞洽卿故居中,图文资料记载着他的不凡人生:这位出身贫寒的“泥螺少年”在上海经过多年打拼,成为中国民营航运业的巨子。从1910年起,他造福桑梓,建公园、办学校、修码头、造小铁路、设电报房,把当时许多现代化设施的“迷你版”都搬到了山下村。

n86kqp5v908a2n4zuq9o.jpg

山下村,是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2014年,根据美丽乡村特色村创建要求,山下村委托浙江大学城乡规划研究院编制了特色规划,目前已完成建设投资1000余万元。

9cytla1y01gl0y5px8fp.jpg

对原山下小学进行仿古改造,建成旅客接待中心;将百年历史的万顺酿造厂修缮一新,把这处宁波市级非遗传承基地打造成旅游景点;在“小海鲜一条街”伏龙路进行两侧外立面改造;在“民国风情街”上恢复电报房、邮电局、南货店等特色店铺……

l5ye07ud8q179w8d4p5s.jpg

小小的山下村,不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虞洽卿故居、百年老宅树滋堂和继勤堂、万顺酿造厂等人文古迹,还因为村庄东北面的滩涂上饲养着泥螺、弹涂鱼、蛏子等多种小海鲜,游客在大饱口福之余,可以卷起裤腿,在村民的指导下“赶海”。

附注

1、本文参考了方东、海如的《东海仙境伏龙山》、陈鸿的《风雨沧桑伏龙山》、邱雄飞安云法的《龙山风情》等资料所编写,对有些书中的前后矛盾的说法,经认真考虑后大胆予以了纠正,如有的书上在描写“千丈岩”时:“千丈岩……是一处离仙人桥西30米的悬崖绝壁。”;在写“仙人桥”时:“仙人桥又名刺史桥,坐落在伏龙寺莲花池北,千丈岩西侧”等。

2、文中所用一部分照片借用了虎屿老师等人的网上作品。

来源:慈溪旅游

图:夜风挡不住 虎屿

文:夜风挡不住

秋高气爽,去伏龙山下这座民国豪宅探寻深沉的古韵新颜

伏龙翠山下,醉寻虞氏堂。说起慈溪的老宅旧迹,民国时期的虞氏旧宅一定榜上有名。作为国家3A级景区,虞氏旧宅建筑群中西结合,虽然建造年代相差了几年,却过渡的很自然,朴素实在,正符合主人一生沉稳不张扬的性格。

ojy630o4fdd04x237hgp.jpg

图:岑舟

为开创全域旅游发展新局面,前段时间,市文广旅体局以3A级景区虞氏旧宅为切入点,按照全域发展、优化服务、补齐短板的思路,重点对景区内旅游交通、公共服务、智慧旅游等方面进行提档升级,不断完善景区配套设施,努力提升景区服务形象,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旅游需求。

m55z2ev9p25cbundoe44.jpg

巧匠琢美玉,旧居换新颜。秋高气爽的天气,不妨缓步虞氏旧宅,探看深沉的古韵新颜,找寻不一样的民国记忆。

fqi6w2h27devgw4eh66a.jpg

旅游交通升级

穿梭古今更便捷

虞氏旧宅位于龙山镇山下村,是宁波帮代表人物、中国民营航运业巨子、近代中国民营资本家虞洽卿赴上海经商发迹后在家乡营造的中西合璧庭院。

6tkgh386h23ns61nmy9z.jpg

4v7q28783hmn139ez5e6.jpg

整个建筑占地13700平方米,融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建筑艺术于一体。建筑坐西朝东,位于同一中轴线上,左右对称,错落有序,是一座蔚为壮观的楼群,一条波光粼粼的河流从门前经过,光洁的青石板把河塘及路面砌得平整有序,一扇悬有铁环的朱漆大门镶嵌在高耸的大墙中间,花园天井,亭台阁榭,粉墙碧树,雕梁画栋。

9b9kypp0kjf4wygc4159.jpg

m5aap70hl7brm94m4a1m.jpg

旅游发展,交通先行。目前,景区不仅对原有停车场场地进行了平整维护,还增加了大小车及非机动车分区,配备入口电动门与专人管理,交通标志标牌也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极大地提升了旅游便捷度。此外,正在落实的旅游专线将实现“运游一体化”,与旅游交通实现交通换乘的无缝对接,满足游客需求,实现全时衔接。车停景区停车场,闲庭信步迈入虞氏旧宅,便有一种穿梭古今的感觉,似乎可以呼吸到时代碰撞交融的空气。

wnkr2za906km366lj0m3.jpg

公共服务优化

游客更添获得感

虞氏旧宅气派而幽静,由相对独立的两部分、共五进建筑组成。前三进以中式传统风格为主,抬梁穿斗式梁架、精雕细琢的船舶蓬轩前廊、气势恢宏的走马楼以及凤戏牡丹等传统题材雕刻,一袭古韵。后二进为西洋风格建筑,堆塑西式花卉的墙头、雕饰垂幔纹的檐柱、色彩艳丽的马赛克地面及简洁典雅的室内壁炉,一派洋风。

fy3p335hvrno0y5u2nju.jpg

0fym9l7q3544727gxt14.jpg

lh86166gj9oh4u89eqx2.jpg

f842l9s834kyb5j89u0w.jpg

依托原有的建筑,景区对原有的旅游厕所进行提升改造,增设残障设施,内部卫生用品一应俱全,全力为游客提供舒适、干净卫生的旅游环境。不仅如此,景区原有的游客中心也焕然一新,不仅布置了多媒体宣传点、摆放宣传资料,同时建立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咨询办公区、简易购物区、休息区以及医务室,在提供旅游必要信息和咨询服务外,完善旅游购物医疗等特色服务。

z9200tn7qxhumuec8d05.jpg

f15jwesw3xf5h29l4fan.jpg

为丰富游客体验,景区对所有标识标牌都进行了更新和增加,走进虞氏旧宅,它一如既往地用自己特有的姿态,展示着那些年尘封的历史,而外形美观、内容完整、视觉效果良好的双语标识系统则让人更能读懂它的风姿情韵,增强游客的参与感与获得感。

x78h6thw1f0gm2731382.jpg

55m25o716l24e74e8qz6.jpg

智慧旅游先行

满足多元化需求

在虞氏旧宅外远望,隔着高墙,只能见到旧宅灰色的一隅,略窥民国风格的沧桑。然而进入后,内里别有洞天,错落有致的亭台阁榭,曲径通幽的天井花园,集中西建筑的精华于一体,构造奇特,令人叹为观止。

6kmr0hl1679tyz88137u.jpg

2768039231g4x68a1m1y.jpg

75088rnw1l4ak0h8078l.jpg

你可别以为这座百年老宅只有那种沉淀意境,在它向我们讲述一个个苍老的故事的同时,智慧旅游也赋予它新的活力。目前,景区已实现门头电子显示屏和免费Wi-Fi覆盖,方便游客一目了解景区实时人流量,同时在游客中心小憩时,还可以随时将虞氏旧宅的民国风情分享给朋友。

1xqiqaj47o1rf370r7x4.jpg

当然,在改善景区整理设施与服务的同时,作为观览虞氏旧宅的补充,市文广旅体局也推出了相关旅游线路,将单一观光游升级为丰富多彩体验游,开发建设游客行前、行中和行后各类智能化旅游服务。将山下村的伏龙山、虞氏旧宅、民国风情街、滑翔伞运动和水果采摘等景点和活动串联成线,增加了观赏性、互动内容,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旅游需求。

wph610p561uuwwwfk2m6.jpg

jxanh3ui75l6572zpg7d.jpg

h0q6n270n72q0in0319s.jpg

来源:慈溪日报旅游专版

赛武当(伏龙山)攻略
慈溪东部千年古刹、虞洽卿故里,伏龙山的前世今生......
慈溪东部千年古刹、虞洽卿故里,伏龙山的前世今生......
慈溪东部千年古刹、虞洽卿故里,伏龙山的前世今生......:伏龙山,因为形似巨龙赴海而得名,还因为古代多生箬竹(念ruò,一种竹子,叶大而宽,可编竹笠,又可用来包粽子,地下茎有横走之鞭),又叫箬山。海拔高仅282米,却是三北平原上许多靠海孤山中最高的一座,面积
秋高气爽,去伏龙山下这座民国豪宅探寻深沉的古韵新颜
秋高气爽,去伏龙山下这座民国豪宅探寻深沉的古韵新颜
秋高气爽,去伏龙山下这座民国豪宅探寻深沉的古韵新颜:伏龙翠山下,醉寻虞氏堂。说起慈溪的老宅旧迹,民国时期的虞氏旧宅一定榜上有名。作为国家3A级景区,虞氏旧宅建筑群中西结合,虽然建造年代相差了几年,却过渡的很自然,朴素实在,正符合主人一生沉稳不张扬的性格。图: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