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僳僳族寨

2024-10-27       1157 浏览

彝族村占地50余亩,三虎浮雕墙与虎山造型表现了彝族虎文化特色。太阳历广场中央的图腾柱上有太阳、虎、火和八卦图形象,周围环绕着黑白面向不同的10个月球造型。广场外圆周分布有12生肖石雕。“土掌房”建筑群真实再现了彝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观。建筑中有土司院、文化楼、知青房、酒坊及织绣间等。村中有秋千等民间体育设施。傈僳族人口61万,主要聚居在怒江、维西两个傈僳族自治州、县,也即著名的“三江并流”地区,丽江、迪庆、大理、保山等地也有分布。

民居建筑:

以典型的板屋系“千脚落地”民居建筑为主体,表现了傈僳族民间台地环境的造型特色和组合形态,从一个侧面展示出傈僳族民众的审美情趣与割达的生活方式。

宗教信仰:

傈僳族主要信仰基督教,也信奉天主教,群众普遍信奉的原始宗教以自然崇拜和灵魂观念为基本内容,以遇疾病灾害时杀牲祭祀活动为其主要形式。

礼仪习俗:

按传统习俗,饮宴伊始,主人要先将自己的竹筒杯斟满,并往地上洒倒少许,表示祭祖先。接着自己先举杯略饮,表示酒是好的,然后才将客人的酒杯一一斟满,双手捧献给客人饮用。

语言:

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怒江方言和金江方言两种。

婚俗:

当天早饭后,女方家组成热闹的送亲队伍,抬、背着嫁妆,由新娘的舅舅背着新娘,在鞭炮和火枪声中离开女方家。此时新娘表示不忍离别,要礼仪性地哭泣,宾客唱起送亲歌。到男方家门口时,人们分站两旁,用隆重的礼节来迎接新娘,欢迎送亲的客人。新娘进了男方家的竹楼后,女方家送亲队伍中七八个小伙子围着火塘跳“跺脚舞”,以象征性地检查新娘住的竹楼是否牢实。跳完后,送亲团才进屋子就座。这时围坐在火塘边的老人一边喝酒,一边唱起了傈僳族的“创业歌”。接着开始对歌,曲调明快活泼,旋律优美流畅。婚礼这天,女方家送亲的人们在男方家受到盛情款待,送亲者喝醉的越多,男方家越觉得乐彩,甚至会成为美谈。鉴于举行婚礼的当天新婚夫妇不-,第二晚上新人-前,要请一老人在火塘边持酒为新人祝福:“世上一切虫鱼鸟兽都是成双成对的,但愿你们夫妇白头偕老。”

服饰:

男子多穿麻布长衫、及膝黑裤。头戴黑、白或蓝色包头。妇女多上穿右襟衣,下穿百褶裙。头戴用贝片和珊瑚珠等串缀而成的珠帽“俄勒”或各色包头。过去因服饰的颜色不同,曾有“白傈僳”、“黑傈僳”、“花傈僳”之俗称。

文化:

傈僳族的民间口传文艺较为丰富,以讲述和歌唱的方式传承下来。傈僳族文学主要是口头文学。每逢节日、婚礼、新房落成、狩猎和收获等活动,傈僳人都群聚歌唱往往通宵达旦。即兴演唱的抒情短歌和反映生产、生活的长篇叙事诗构成傈僳族民间文学的主体。

饮食:

傈僳族的主食是玉米、荞麦。傈僳族人认为动物苦胆是一种良药,也是一种调味品,因而总把胆汁掺入酒中饮用,在煮肉时则把苦胆放入锅中一块煮,用来去腥开胃。烤乳猪是招待贵宾的上菜,乳猪也可煮吃。火烧而食是傈僳族吃肉类的传统方式,这是历史上狩猎生活方式的延续。傈僳人认为“无酒不成礼”,酒是他们宴宾待客必不可少的饮料。“同心酒”亦称“合杯酒”、“双边酒”等。同心酒象征着团结和友谊。酒席宴中,如果傈僳族同胞邀请你同杯共饮的话,那就意味着他对你充满了信任,把你当成了朋友。

歌舞:

傈僳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多源于生产和生活,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融娱乐与健身于一体。较为流行的有顶杠、荡秋千、爬刀杆、摔跤、砍竹杆、溜索竞渡、拿石头等。

节日:

主要节日有澡塘会、尝新节、阔时节、傈僳年等。12月20日是傈僳族传统的节日“阔时”节,即傈僳族新年歌舞节,节日期间人们聚在一起跳三弦、芦笙,跳木瓜瓜切舞,举行火枪和弩箭比赛,“跳火海、上刀山”和身背溜邦“飞渡怒江”的绝技表演。

云南民族村怒族寨满族院苗族村拉祜族寨景颇族寨壮族村哈尼族寨回族村布朗族寨佤族寨独龙族寨基诺族寨阿昌族寨蒙古族村白族村布依族寨德昂族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