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原为茂名露天矿采矿场,位于茂名市区西北角,距离市区红旗北路直线距离约800米,规划面积约10.07平方公里,北排森林公园规划面积约6.93平方公里,选址分别位于茂名石化公司废弃的露天矿采矿场和北排土场,项目总投资约11.52亿元。其建设将有利于修复优化原露天矿采矿区的生态环境,深度挖掘弘扬茂名石油文化的历史与内涵。
茂名市露天矿坑是历史遗留的产物。1958年8月,我国南方最大的露天矿山在茂名破土动工。茂名油页岩开采,犹如给大地动“剖腹产”手术:沿着矿脉中储量最丰富的部位剖开一条缝,把表土剥离,露出原矿,直接在矿脉上掘取矿石运出。上万名石油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民工组成的建设大军齐聚茂名油页岩蕴藏区,用锄头、畚箕加扁担,上演了一出现代版的“愚公移山”:在茂名露天矿雷打岭上建起一座小型的试验炉,进行油母页岩提炼原油试验,接着兴建大型干馏炉和炼油厂,炼出一桶桶油。 从1961年矿山和页岩干馏装置规模化投产到1992年底停产,累计矿山采掘量近2亿吨,开采油页岩1亿多吨,生产页岩油292万吨,为缓解国家石油困难作出了特殊贡献。 2011年,茂名市委、茂名市政府果断放弃该区开发高岭土、煤炭等带来的巨大采矿收益,作出了关停露天矿的决定。 2012年2月,茂名高新区启动了露天矿生态公园规划建设工作。按照修复与优化有机结合原则,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因势利导、就地取材,重点建设“引水、修路、种树、建馆”四大工程,尽可能利用现有地形及矿区原有环境、设施。具体内容包括:引鉴江水修筑近1亿立方大型(水库)人工湖,环湖及周边道路改造约23公里,逐年植树造林约6300亩,建设大型石油文化博物馆和引资约10亿元建设1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项目。 通过“赏花、观景、戏水、观展”一系列景点布置,创造出集工业特色糅合山水园林矿和休闲于一体的大型开放式生态公园,为市民日常休闲活动提供了一个兼具文化、旅游、休闲与度假多功能于一体的好去处。 2013年12月31日,茂名石化公司移交给茂名市政府南、北排土场及矿坑共20.31平方公里范围。 2014年露天矿生态公园建设全面展开,建设露天矿生态公园,是茂名市委、茂名市政府大力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惠民举措。 造湖 露天矿停止开采的矿坑日积月累形成一个大湖,茂名市委、茂名市政府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环境,通过引水工程改变湖水水质,打造集生态、灌溉、景观于一体的多功能水库。 引水工程2014年10月动工,包括扩建800米公馆支渠、新建950米引水渠、新建1130米泄洪渠、筑填920米大坝、堆砌4万平方米人工沙滩浴场五部分,随着新鲜水源的不断注入和中和处理,已有部分指标接近二类水质标准,矿湖中已有成群的鱼类游动,鸟类也在湖中栖息觅食。 该湖宽约1公里,长约6.8公里,水深处约90米。引水工程于2016年3月31日通水,矿坑湖通过建设引水渠,与高州水库、鉴江、小东江水系连成一体。引水入湖彻底改变了矿湖水质,对解决周边约8800亩农田灌溉和有效改变小东江流域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将为茂名市增加一座库容达1.6亿立方米的水库。 露天矿矿坑湖中的水呈酸性,无法饮用及灌溉。引水改善废矿湖的水质,是露天矿“起死回生”的一个前提。 露天矿湖边已建成的特色德式小木屋,建于圆形小山坡上,引入德国原生态建筑元素,全木结� ��,整体600多平方米。2017年8月矿坑湖被命名为“好心湖”,以纪念“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她的“唯用一好心”精神已上升为城市精神,“好心茂名”已获广泛认同。
2018年8月13日,露天矿好心湖在“茂名十大文化名片”评选活动中,入选茂名十大文化名片。
茂名露天矿承载着悠久的矿业文化历史,在茂名、广东乃至全国矿业发展史上留存着深刻的历史记忆。茂名市委、茂名市政府大力推动露天矿博物馆建设,着力打造内涵丰富的广东首家矿产遗址博物馆。
露天矿博物馆建筑总面积达9000多平方米。该项目于2015年12月开工建设,主体竣工后交由市文广新局布展。落成后的博物馆将成为一个集展览、科普、藏品收集等诸多功能于一体、传承茂名矿业文化和油城精神的综合型博物馆,是广东首家矿产遗址博物馆。
除展览外,博物馆还有观光、休闲等多功能。据介绍,在功能分区上,包括历史文化展览、工业文物摆设、石化产业科普和放映室等,通过工业遗迹陈列和参与体验等方式,全方位展现从1958年至2019年露天矿建设发展历程、历史意义和文化积淀。
2019年3月26日,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紧张的筹备露天矿博物馆终于正式对公众开放。
博物馆共三层,一楼为城市记忆一、二号馆,二楼为石化科普馆一、二号馆,三楼为茂名建市60周年成就展。露天矿博物馆免费开放
开放时间:上午09:00-12:00下午14:30-17:30每周一闭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