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古淝公所

2024-01-22       339 浏览

亳州在清朝初、中期建有30多个商业会馆,第二个在亳州建会馆的商人是徽商,皖南卢州帮、名叫詹潢建,以他为首的徽商在亳州市何家巷建了“古淝公所”,现在存有大门、大殿、偏房等建筑。现为亳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詹潢建于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在城北二里的三障庵购买义地三亩,以作为徽商的义坟用,说明当时在亳的徽帮人数已不是少数,而且有了盈余,商业扎下了根基,他们依做胡筝、徽墨、歙砚,加上宣州的宣纸即做文房四宝的生意而出名,当然还以经营药材为主。后来徽商生意大了、来亳州经商的人员多了,“古淝公所”的地点显得小了,在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6年)于门神街东头路北又建了一个会馆,即徽国文公祠,会馆与公所其功能性质基本都是一样的,两个都在同时使用,而徽国文公祠会馆门脸是牌坊架式,上面布满徽雕,殿房全是皖南风格,规模宏大。可惜该会馆在文革中被拆毁。

“古淝公所”因为在老街里,有幸保存了大门、前侧房等古建筑。具现在居住在何家巷的老年人讲:“古淝公所”建筑有门楼、侧房,进门楼两侧有拱门可进前侧房;进门楼直走是正殿、侧房,通过正殿旁边有小门,进去是后殿、侧房。正殿供奉朱子(朱熹、儒学教育家)塑像。后进为厅房后殿,厅房南檐有斗拱和大型木雕门楣;后殿梁架上部草梁,下部雕花;北檐廊用移步造型法,外设斗拱,内雕鱼龙。正殿、侧房,后殿、侧房均有两层楼厅,把楼上作为日常-的主要栖息之处,保留土著山越人“巢居”的遗风。楼上厅屋一般都比较宽敞,有厅堂、卧室和厢房,沿天井还设有“美人套”,屋套屋,是一派徽文化的建筑。

徽商、建筑、文房四宝等是徽文化的主要内涵,徽文化塑造了徽商的品格——儒商,徽商是以儒家文化来指导经商,信奉朱熹,以“仁爱”、“诚信”为经商理念,所以能够形成规模、财团在亳州乃至全国的不断发展壮大。徽商最早经营的是山货、盐、棉(布)、药材和粮食。如利用丰富的木材资源用于建筑、做墨、油漆、桐油、造纸,这些是运到亳州的大宗商品,并有大量的茶叶运到亳州,有祁门红、黄山毛峰等名品。清初是亳州商品经济较发展的时期,也是徽商鼎盛之时,徽商在亳州保持了300多年的盛期,直到清末才销声匿迹。

保护范围:原古淝公所建筑围墙以内。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