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黄河之滨的甘肃省博物馆,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综合性地志博物馆之一。其前身是1939年成立的甘肃科学教育馆,1950年改为西北人民科学馆,1956年改名为甘肃省博物馆,1958年迁入新馆。1999年经省政府立项,投资1.5亿元对原展览大楼进行改扩建工程,馆舍占地108亩,新展览大楼建筑总面积2.85万平方米,展厅18个,院内还有文物库房、文物保护实验室等设施,整个展览大楼本着“庄重、典雅、美观、人性化”的原则设计和建设,是一座现代化综合性智能建筑,2006年12月26日新展览大楼正式对外开放。
现设十四个部门,在编职工147人,讲解员、文物看管员等临时用工近百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5人,占岗位总量的79%,现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9人,中级50人,初级37人。在学历构成方面,博士3人,硕士9人,本科89人,本科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85%。
凭借甘肃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陇原大地留下的大量珍贵文化遗存,甘肃省博物馆拥有得天独厚的馆藏资源。馆藏珍贵历史文物、自然标本共计35万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6件(组),国家一级文物721件(组),二级文物2637件(组),三级文物48241件(组),汇集了甘肃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大量文化珍宝,尤以新石器时代之冠的甘肃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萃宝、古生物化石等珍贵文物独具特色。特别是东汉铜奔马、魏晋墓“驿使图”画像砖,已分别被定为国家旅游标志和邮电事业的标志。目前,向社会推出的展览有《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甘肃彩陶》、《甘肃古生物化石》、《庄严妙相——甘肃佛教艺术展》、《红色甘肃——走向1949》五个固定陈列,反映甘肃厚重的历史地理文化。
自建馆以来,甘肃省博物馆先后举办了各类展览近300个,吸引了大批国内外观众前来参观。馆藏文物多次在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克罗地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为宣传甘肃做出了贡献。同时,发挥自身人才和设施的优势,开展文物保护与研究,其中三项文物保护课题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在古生物与古人类、原始彩陶、长城文化与中西交通、简牍学、佛教石窟艺术、西夏文字与历史、古代书法艺术等科研学术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7年甘肃省博物馆对外开放的《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甘肃彩陶》、《甘肃古生物化石》三大基本陈列荣获“第七届(2005~200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2011年《庄严妙相——甘肃佛教艺术展》再度荣获“第九届(2009~201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2013年《红色甘肃——走向一九四九》荣获“第十届(2011-201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评选”优秀奖。此外,甘肃省博物馆发挥区位优势,在2010年牵头成立了“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联合“丝绸之路”沿线各博物馆在2010年推出了“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展,并于2013年推出“海上丝绸之路”联展,先后举办了“丝绸之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纸之路’——第四届东亚纸张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甘肃省第二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在国内外博物馆界引起了巨大反响。2012年甘肃省博物馆与日本国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结为国际友好馆,进一步促进双方在馆际文化、馆藏文物保护、人员互动等方面的交流,推动两省、市及两国文化事业发展。
随着不断发展壮大,甘肃省博物馆还先后被评选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科� ��教育基地,获得“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集体”的荣誉。凭借孜孜不倦的努力,2012年甘肃省博物馆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行列,作为一座现代化的综合博物馆,必将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为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3号
类型:博物馆
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
电话:0931-2339133
官方网站:/uploads/techan/pic/aberror.html
去甘肃省博物馆一个是因为国家宝藏的国宝,再一个原因的应该是旅游的标志也是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的马踏飞燕啦!甘肃博物馆的藏品是真的不错,甘肃作为河西走廊的节点是真的留下了不少精美的文物。
交通:
1、18、31、50、53、58、77、106、129、136、137路在七里河桥站下车即到。此外,也可乘坐到达火车西站的其他公交车,下车后向七里河桥方向步行10分钟即到
门票:持身份证免费领票参观
开放时间:
周一闭馆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开放(16:00停止入馆)
博物馆此行最重要的当然是镇馆之宝的飞马踏燕(铜飞马)。
高34.5厘米,长45厘米,造型巧妙地利用了力学支点,铸造了风驰电掣的千里马形象。
要知道“飞马踏燕” 就是我们国家旅游的标志
省博物馆周二到周日对外开放,上午九点共1200张票,下午应该是六点关门吧,共800张票。
不用预约直接到大门左手边用身份证去换票,然后安检进馆。
提前看了不少的攻略都说逛完应该需要两小时,因为赶飞机,所以我把时间压缩到了一个小时内。
还有一个佛教的场馆,一张照片也没有拍,再里面看到麦积山石窟的缩小佛像的时候,真是想去现场啊!
甘肃省博物馆,在《国家宝藏》第二季的时候,带着三件国宝——驿使图画像砖、铜奔马(马踏飞燕)、人头型器口彩陶瓶亮相~
官方介绍:
甘肃省博物馆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5万余件。
宋以后各时期的瓷器、木雕、丝织品、绘画等文物。尤其以馆藏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萃宝最为突出,堪称精品的历史文物有3000余件,国宝级文物16件(组),国家一级文物720余件(组)。
马踏飞燕在旅游的课本上是见到不少,当你在现场见到立体事物的时候,感觉立体看到小小的马儿还是有点“蠢萌”的。
甘肃省博物馆是一处文化沉淀极深的特色博物馆,内部收藏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和标本,还有一系列的艺术珍品,大家可以进入参观一下,很多值得学习和推敲的历史可以从文物中了解到,绝对值得前往参观一番。
甘肃省博物馆位于兰州市,在外地游客来兰州的旅行榜单上,甘肃省博物馆是被重点标注的,是兰州行必须要打卡的地方。
甘肃省博物馆就是这样,虽地处偏僻的大西北,其性格沉稳内敛低调,但其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低,这一切都源于它丰厚的底蕴。
每一个来过甘肃省博物馆的游客,无不为它惊呼,这里的藏品实在太丰富、珍品太多了,甘肃省博物馆主要有《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甘肃彩陶》、《甘肃古生物化石》、《甘肃佛教艺术展》几个展厅,长期向游客开放。
《甘肃彩陶》是甘肃省博物馆很有特色的一个展厅,彩陶是几千年前先民们的文明产物,是史前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甘肃彩陶则是国内彩陶文化最绚丽多彩的一部分,可以说代表着我国彩陶文化的最高成就。
漫步在《甘肃彩陶》展厅,眼前被各种大小、造型、纹饰不一的彩陶看的是眼花缭乱,为先民们在极其简陋落后的条件下表现出的高超制陶技艺折服。
在众多彩陶中,有一件彩陶特别引人注目讨人喜欢,它就是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其造型逼真,瓶身花纹精美,有着极高的艺术水平。
《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厅是甘肃省博物馆最受游客欢迎的展厅,也是驻足时间最长的展厅。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甘肃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古丝绸之路经过的重要地段,历史文化厚重,遗迹很多,相应地出土文物也较多,《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厅算是把甘肃丝绸之路段出土的珍贵文物囊括其中。
在《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厅,最受欢迎的展品非中国旅游标志——东汉铜奔马(马踏飞燕)莫属,很多游客来甘肃省博物馆也是冲着东汉铜奔马而来。这件国宝级文物,出土于甘肃武威市雷台汉墓,其构思想象力丰富,天马行空,是古人智慧集大成者,也从侧面反应出汉代高超的青铜技艺。
东汉铜奔马在国家旅游标志评选中,从众多国宝级文物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旅游标志,也是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需要说的是,我们看到的东汉铜奔马是复制品,原品很难一见。
喜欢佛教文化的朋友,《甘肃佛教艺术》展厅绝对不容错过。甘肃是佛教从西域传入内地的第一站,是国内最早接受佛教熏陶的地方之一,甘肃省内的佛教遗存极其丰富,国内四大佛教石窟甘肃占其二就是最好的说明。
《甘肃佛教艺术》展厅,有复原的佛教洞窟,也有把整座石窟完全搬过来的,其规格很高,观赏性很强,非常值得参观。
甘肃省博物馆还有一个重要展厅,就是《甘肃古生物化石》展厅。远古时期的甘肃,不似现在这般干旱,而是另一番景象,气候湿润森林茂密,恐龙、大象等动物都在甘肃的土地上生活过。
然而沧海桑田物换星移,气候变化自然灾害,让许多动物都做了古,成了大地的养分。甘肃境内出土了不少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古生物化石,其中最出名的是“黄河象”化石,小学语文课本上曾有一篇专门介绍“黄河象”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重温一遍这篇课文。
遗憾的是,我们在甘肃省博物馆看到的“黄河象”化石也是复制品,真身在北京自然博物馆里。
博物馆是看得见的历史,甘肃省博物馆就是甘肃历史的再现,喜欢旅游爱好历史的朋友,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甘肃省博物馆,凭着“马踏飞燕”的名头甘肃省博物馆也要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