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龙津石塔

2023-06-02       392 浏览

龙津石塔当地的人们又叫它花塔公。它是古代人用于镇水的风水塔。整个塔并不高大,单层方形塔身,下为方形竹节角柱须弥座,上为缵尖塔顶。塔身正面为浮雕半身佛像,两侧镌刻双手合十、仗剑除妖形象以及佛经咒语,背面刻有“嘉定庚辰立石”的字样。

深圳之北的沙井古镇,经济繁荣,是一个古文化大镇。镇中保留的古代建筑计有大住宅、炮台、祠堂、私塾、庙宇、碉楼以及古塔等等,是非常丰富的建筑组群。在那么多的古建筑中,比较重要的是一府石塔。塔虽然不算太大,但是塔上雕刻体现出许多佛教特征。这座塔建于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至今已有八百年历史。

这座龙津石塔,建在镇内偏北的一个巷口。石塔平面方形,高约一点八米,台基四转角刻莲节柱,正面刻出了壶门。塔身亦做方形,正南面刻出较深的龛,再刻佛像半身,从其手势来看,是“捏二伸三”,这种手势,即是妙音天。妙音菩萨来到灵鹫山,当时落雨,出现七宝莲花,同时有百千音乐自鸣,他以十万种伎乐供于佛前,得到玄妙音声,如果从《法华经》的解释,也相差无几。塔身东面,偏上部,仍做龛面,龛中一只手斜握一把长剑,此剑名曰“慧剑”,能斩断一切烦恼,威力甚大。

塔顶做四坡水,檐子平而直,檐下做混檐,即古代建筑的防火檐。塔尖用一个宝珠收尾。这座石塔的造型与雕刻,内容很丰富,正如前所述。基座上和塔身上刻出许多壶门式样,也有的略作变体,它是佛教上经常运用的一种图式样。

从南北朝到明清时代在石塔上、建筑上普遍地运用。另外即是塔檐用“混”檐。这是一种简化手法,也是檐子下端的一种做法,其实它是一种防火檐。在南宋时代短短的一百五十年间,能在沙井建造方形石塔,据当前所知,除宝筐印塔、无缝塔之外,即是在单层塔中,做方形石塔也是一个孤例。

据清嘉庆年间《新安县志》记载:南宋嘉定年间盐大使在沙井村的河上建了一座桥,桥建成之日,河水波涛汹涌,好像蛟龙在奋跃,因此在河边建成了镇水的龙津石塔。塔为粗砂岩凿制而成,塔身的长宽仅有0.44米,高为0.6米。塔身上有浮雕半身佛像,还有已经模糊不清的四十二字-。经专家认定,龙津石塔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文物价值,是深圳和沙井历史悠久的确凿物证。

龙津石塔是深圳市现存最早的地面建筑,对研究深圳地区的佛教发展史及建筑史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1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周边景点 更多>>
七娘山 七娘山
   2431
小梅沙 小梅沙
   2340
仙湖植物园 仙湖植物园
   1738
中英街 中英街
   2564
大芬油画村 大芬油画村
   3430
东门老街 东门老街
   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