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苦峪城,锁阳城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在甘肃省瓜州县城东南约70公里的戈壁滩上,是丝绸之路上一个非常古老的城。因城周围长满味美甘甜的锁阳而得名锁阳城。锁阳城最早建于将近2000年前的汉代,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座城越来越破败,现存的城堡是唐初重新修建的。锁阳城由东西两城组成。西城约16.5万平方米,城外烽遂、箭台和瞭望塔连绵数里,是一座有1400多年历史的军事城堡。
锁阳城遗址,在安西县桥子乡南坝村南10华里处,为隋唐建筑,古称苦峪城。始建于汉,兴于唐,其他各代都不同程度地重修和利用过。其形制保存了典型的唐代古城风格。城东北方向有一座大型寺院系元代建筑,大塔高14.5米,千座小塔整齐地排列于一条线上。锁阳城在汉代是敦煌郡冥安县治所,西晋为晋昌县,隋为常乐县,唐为瓜州郡。后历经战乱,明王室闭关后遭废弃。锁阳城分内外两城,外城总面积80万平方米,内城总面积28万平方米,城墙高约6米,宽5米。西北角墩高18米,上有敌台、擂台等古代军事设施。锁阳城具有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军事防御系统和古代农田水利灌溉系统。
1987年当地文物考古工作者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锁阳城按结构可分为内外两城,外城面积80万平方米;内城面积28万平方米;城内留有大量土台、房屋及其它建筑物遗迹。
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锁阳城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瓜州县锁阳城镇东南戈壁荒漠中有一座赫赫有名的古城——锁阳城,海拔1358米,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昌马冲积扇西缘。遗址南靠祁连山余脉长山子,东西两侧分别有疏勒河和榆林河。锁阳城遗址遗存区面积15788.60公顷(236829亩),主要遗存包括锁阳城城址、农业灌溉渠系遗迹、锁阳城墓群和塔尔寺遗址。考古调查和勘探初步推测城址年代约为公元7~13世纪,为唐代瓜州城故址。遗址居于阡陌纵横、绿荫绕野的古绿洲中心,是丝绸之路上雄踞酒泉(肃州)与敦煌(沙州)之间,西通伊吾、北庭,南通青海的一座军事重镇。
近日,记者就读者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采访了瓜州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宁瑞栋。
欢迎关注
"陇原史话"微信公众号
ID:gscnlysh
记者:初唐名将薛仁贵在锁阳城留下很多传说,真实的历史是怎么样的?
宁瑞栋:锁阳城与一部清代人编撰的演义小说《薛丁山征西传》有关。这是一部讲述初唐名将薛仁贵和儿子薛丁山征战西凉哈密国的传奇故事。薛丁山娶寒江关哈迷国守将樊洪之女樊梨花为妻,在樊梨花相助下,最终征西成功。薛仁贵被自己的儿子薛丁山误杀在白虎关,就是瓜州的白墩子,有人说白墩子公路边上有一个小山包就是薛仁贵的坟。清代还有人在这里修了一座小庙,供奉着薛仁贵的神像。对于这个故事,在瓜州很多老人都能绘声绘色地讲上一段,他们还会指出征西故事中一些著名关隘的地点,比如,肃北的石包城是当年樊梨花驻守的寒江关,桥子马圈村曾是樊梨花养马的马圈,踏实大墓则被说成是樊梨花的点将台等等。
虽然是传说,但从中也能找到一些历史的影子。《旧唐书》《新唐书》中记载:薛仁贵(公元614年-683年),绛州龙门(今山西新绛县)人,少贫贱,以种田为业。有一年,他打算修祖坟,却苦于囊中羞涩,在妻子柳氏的劝说下应募从军,因他骁勇善战,每次上阵特意穿着显眼的白色战袍,手持方天画戟,腰挎双弓,高呼而驰,所向无敌。唐太宗召见后赞叹不已,赐给他许多财物和良马,并授游击将军(从五品下),后又改授右领军中郎将(正四品下)。他多次率军东战高丽,西征突厥、吐蕃,曾在天山(就是今天的祁连山)迎战突厥九姓十余万敌人,薛仁贵三箭射杀三员敌将,一下子镇住了敌人。军中歌颂他“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班师回朝,官拜本卫大将军(正三品),封平阳郡公。薛仁贵有两个儿子,但没有一个叫薛丁山的。长子薛讷,在战场杀敌,屡立奇功,官至左羽林大将军,复封平阳郡公;二儿子薛楚玉也曾官至范阳节度使,都和他们的父亲一样出类拔萃。因此,薛丁山只是演义里的名字,而锁阳城虽因薛仁贵出名,但薛仁贵并未真正到锁阳城任过职。
记者:有研究发现锁阳城才是空城计的发生地,这个说法可信吗?
宁瑞栋:锁阳城这个名称的来历,民间老人们还有个说法,说早先锁阳城并不叫锁阳城,而是叫苦峪城,传说当年薛仁贵西征吐蕃,一路上势不可挡。踞守在苦峪城中的哈密国统军元帅苏宝同,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知道薛仁贵的厉害,不肯轻易和唐军交战。这天,他探得唐军离苦峪城不远了,便命令部下全部撤往城外掩藏起来,留给薛仁贵一座空城。唐军到了城下,探明是一座空城,误认为敌人害了怕,已经溃逃了,于是大军进入城内安营扎寨。苏宝同见唐军中计进入城中,一声号令,将苦峪城团团围困起来,断绝了唐军粮草供应;同时,用羊毛捆着砂石堵断了黑水河,迫使河水改道。他想,只要断了粮草和水源,不用交战,就能把唐军困死在城中。城中的唐军断了水源,粮食也很快用完,十分危险。他们一面掘井取水,一面勒紧裤带,坚守城池。老将程咬金连夜突出重围,奔赴长安搬救兵。
一天,一个士兵实在饿得慌,在地上拔了一根像棒槌一样的红色植物嚼了起来。不想那东西又脆又甜,既充饥,又解渴。大家高兴极了,纷纷都去采食。苦峪城中到处都生长这样的东西,奇怪的是这东西随挖随长,取之不尽。唐军靠它充饥、解渴,渡过难关,终于等到大队援兵到来,内外夹攻,打败了苏宝同。
这种像棒槌的红色植物就是锁阳,锁阳解救了唐军,人们便把苦峪城改名为锁阳城。
锁阳城内城开有两道城门,北门和西门,在两城门外各有一个瓮城,取“瓮中捉鳖”的意思。城门是古代城池防守的重点,《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设空城计智退司马懿的故事,那只是小说家的虚构,而锁阳城西城门却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空城计的发生地。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吐蕃以数万之众攻陷瓜州,河陇节度使中埋伏被杀。吐蕃兵烧杀抢掠,然后毁城而去。唐玄宗派建康(在今高台县)军使张守为瓜州刺史守卫瓜州城,张守到瓜州后,率领将士和百姓重新修筑被吐蕃毁坏的城墙,刚刚动工,吐蕃军又来袭击,城中的人惊慌失色,虽然勉强拿起武器要去应战,但谁也不往前走。张守见状说:“敌众我寡,又刚刚遭遇过破坏,硬拼肯定拼不过,只有用计谋应对。”于是他在城墙上大摆酒宴,与他的部下开怀畅饮,吐蕃兵以为城内有埋伏,不敢攻城,继而退去。张守纵兵追击25公里,吐蕃兵大败而逃,张守又率领百姓修复了被吐蕃人毁坏的水渠,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张守名声大震,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嘉奖,下诏以瓜州为都督府,任张守为瓜州都督兼墨离军使。所以说,三十六计中的空城计发生在锁阳城。
记者:作为世界级文化遗产,锁阳城遗址的特别之处在哪里?申遗之路具体是怎样的?
宁瑞栋:锁阳城遗址是古代丝绸之路上连接中原与西域的交通枢纽,展现了长距离交通条件下人类对荒漠戈壁自然环境的依托、利用和改造,是人类开展长距离交通和交流的典型保障性城址,与丝路沿线的商贸活动密切关联。同时,锁阳城还是古代沙漠化演替、沧桑变化的典型标本,是多种古文化遗存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文化旅游胜地,其文化面貌的多样性和复杂丰富的内涵为国内罕见,这里汇集了古城址、古寺院、古战场、古墓葬、古河道、古垦区等多种古文化遗存,具有重要的史地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对于研究我国西部历史、文化、军事、农业、佛教、城市建筑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世界遗产委员会为了保持丝绸之路作为文化线路的连续性和文化价值的完整性,同时为了尊重丝绸之路在东西方文化史上的独特作用,2004年夏天对丝绸之路沿线进行了专程考察,决定协调沿线缔约国整体申报世界遗产,确定由中国牵头,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五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12年2月28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丝绸之路申遗工作会议,公布了首批备选点名单,甘肃省共有7处遗产点(炳灵寺、麦积山、大佛寺、果园墓群、锁阳城、悬泉置遗址、玉门关)入选。2012年6月,国家文物局再次组织专家组,按照申遗工作要求和各备选点当地政府对待申遗工作的积极性和态度,最终研究确定了丝绸之路中国段首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备选遗产点22处,最终甘肃省确定了5处遗产申报点,分别为炳灵寺、麦积山、锁阳城、悬泉置遗址、玉门关。2013年2月1日,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交了申报文本,锁阳城遗址被正式确定为中亚三国共同申报“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点。
2013年10月19日,锁阳城遗址申遗终于迎来了“大考”——由国家文物局、甘肃省文物局的申遗专家陪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工作国际专家组狄丽玲女士的考察评估。狄丽玲女士说:“非常令人震撼!我很喜欢!我不想离开瓜州!”锁阳城博物馆、管理用房建设,人行步道构建,沿线护栏、保护围栏架设,气象监测,风蚀监测,稳定性监测,日常巡查,视频监控等工作都得到了国际专家的充分肯定。
2014年6月23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起始地段:长安—天山走廊的路网”世界遗产名录申请报告,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瓜州县锁阳城遗址作为代表性遗迹榜上有名。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47项,位居世界第二。
记者了解到,今年8月9日至12日,锁阳城遗址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瓜州召开。此次研讨会吸引了中科院遥感地球所、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兰州大学、西安美术学院、中央美院、敦煌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和高校的10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共同探讨锁阳城遗址与瓜州历史文化、玄奘与西游文化、瓜州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和对策,旨在交流、弘扬丝绸之路文化。
记者 陈燕 殷小乔
通讯员 魏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