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法相岩石刻

2024-11-10       476 浏览

法相岩

时代为宋至清。位于湖南省武冈市城东2公里处,因石刻丰富久负盛名。

法相岩又名宝方山,为大型石灰岩溶洞。清《一统志》载:“宝方山在州东南五里,一名宝胜山,又名法相岩”。据佛经《大乘义章》:“一切世谛,有为有无,皆称法相。”法相岩的名称即由此而来。洞内有栖真、上屏、太保、朝阳、迎阳、芙蓉、隐山、花乳等8个分洞,各洞皆镌有洞名。原8洞相连,今花乳洞已堵,七洞仍相通。洞中钟乳石林立,千姿百态。洞中有宋至清名士题刻70余方,草、楷、隶、篆、行风格各异。其中以宋开禧三年(1207)吴中所书《金刚般若经》偈语40字、隆兴元年(1163)楼鈅楷书“碧玉簪”3字及“洞开”两字尤为珍贵,受到历代书家赞赏。法相岩自宋代以来即辟为游览胜地,历代摩岩石刻,吸引了众多人士前来观赏、临摹或捶拓,具有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1959年1月24日,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118。

信息来源:湖南文物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