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皇都古侗寨

2024-01-25       1097 浏览

【寨门】寨门,是侗族建筑代表之一,它是侗族勤劳智慧的结晶,显示了侗族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艺。它与鼓楼、花桥、凉亭一样,不用一钉一铁,全是卯榫嵌合,别具建筑风格。侗乡山寨,有寨必有门。它是侗族人民迎来送往,交亲结友的必经通道,也是姑娘小伙谈情说爱,相见离别的窗口。

皇都侗寨现有三座寨门,分别为皇都侗寨寨门、盘寨寨门、新寨寨门。皇都侗寨寨门位于普修桥以北坪坦公路上,盘寨、新寨寨门位于各寨入口处。

【鼓楼】鼓楼,侗语叫它“堂瓦”,是公共场所的意思,是重要活动场所,如团寨议事、排解纠纷,判断是非,集体休息和娱乐,都在这里进行。它是侗寨独特的标志,皇都的鼓楼属于歇山宝塔式,这种结构形式,不仅扩大了底层的空间,还大大增强了鼓楼框架的强度,数百年不朽不斜。皇都侗寨现有两座鼓楼,分别为头寨鼓楼和尾寨鼓楼,位于现戏台两侧。

头寨鼓楼: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经多次维修,1987年复修保留至今。占地60平米,高10米,底层呈正方形,系五重檐,属“歇山宝塔式”,全系杉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鼓楼外部每层封檐板上都绘有各种花卉、鸟虫、人物,线条明快,色彩绚丽。一至五层翼角上,分别塑有龙、凤、鱼、喜鹊等象征吉祥和幸福的泥塑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鼓楼内安放这一面大鼓叫“齐心鼓”,有急事就擂鼓召集众人前往救助,为提高信号的传递,鼓楼的修建少则三五层,多则十几层,侗寨鼓楼一般都有“齐心鼓”,但皇都文化村有两座鼓楼,仅仅这座鼓楼有“齐心鼓”,原因在于皇都侗文化村分为四寨,为了和睦互助,统一政事,便推头寨为盟主,所以“齐心鼓”就放在头寨鼓楼。

尾寨鼓楼:尾寨鼓楼占地70平米,楼高12米,底呈正方形。共七重檐,翼角塑有吉祥物“凤”在上,集中体现了侗族尊重妇女的优良传统。一至四层屋檐为四角,五至七层屋檐为八角,属“攒尖宝塔式”,全系木质结构,柱子、排枋、穿枋、瓜配枋全通过栓连接,不用一钉一铆,多柱型,既内排五根主承柱,其中楼正中一根主承柱登顶,外列十二跟衬柱,分别表示“一年”、“四季”和“十二个月”,寓意“日久天长”。

【普修桥】皇都侗寨的普修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后毁于洪水,清嘉庆八年(1812年)重修,1984年复修,2007年3月村民对桥体进行维修。桥全长57.7米,宽4.2米,是一座集桥、亭、廊为一体的纯木架构廊桥,是百里侗文化长廊景区内具有代表性的一座风雨桥,也是侗族建筑“三宝”之一。全桥共有21廊间,桥廊两侧设置通长直棂窗,四柱三间排架,桥身为重檐长廊,分设三座桥亭,桥两端各设一敲门,桥门为重檐歇山顶。两边桥亭为三重檐,方形平面歇山顶式,中间桥亭有七重密檐,下三层为方形平面,上四层为八角攒尖葫芦顶,桥间设三个神殿,头殿为侗族始祖祠,供奉姜良、姜妹,中间为关圣殿,右设文昌阁。普修桥既是人们过河的桥梁,又是人们躲风避雨、休闲纳凉的场所。1988年,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行文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公布法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1999年被市政府批准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重阳楼】重阳楼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此楼高6米,占地30平方米,共两层,底层呈正方形,顶部为二重檐,四角歇山式,造型为厅堂式,是侗族群众为老年人修建的休息、聊天、娱乐的场所,体现了侗族人民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夕阳无限好,侗寨多寿星”。黄土乡所在地的周边四寨里,七十岁以 上的寿星有三百余人,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漫漫长夜,侗族老人都会结伴到重阳楼,无忧无虑地唱侗歌,侃故事,道家常。重阳楼体现了侗族人民尊老敬老的美德,也是每村每寨的必修之楼。

【凉亭】关于凉亭的形成,有一则美丽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久病不愈的老汉夜得一梦,说近期内的有一仙人要路经此地,要老汉用草鞋去换仙药,孝顺的儿子连夜编织了十余双草鞋到路边等候,一连几天不见过路人,这天他感到很累,在路边睡着了,等他被轰隆隆的雷声惊醒时,草鞋不见了,但又不见什么药,只是头顶多了一个遮雨的草棚,他回到家时,老父的病已不医而愈。第二天,父子俩便到原处建了一个亭子,柱上挂了数双草鞋。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各地有病有灾的人家纷纷仿效,流传至今。现在随着侗乡经济的发展,穿草鞋的人不多了,但凉亭挂草鞋的习俗依然如故。

皇都侗寨的凉亭为一层木结构瓦屋顶,中间设有火塘,是盘寨村民日常生活中休息、聊天的场所。

【石板路】在美丽的侗乡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求神一世,不如修桥一座,铺路一条”。石板路全是青板石铺砌而成,被称为“侗乡的水泥路”。象这样的石板路,在侗乡随处可见,关于这石板路还有一段有趣的事故:这一带侗乡,历来就有“走寨坐夜”的习俗,每当夜幕降临,年青小伙子独来独往或三五结伴,吹着悠悠的侗笛,到寨子里找姑娘对歌找情侣,而这寨子只有一个时进出口,老人们又常喜欢在这里谈天说地。小伙子的进进出出,既干扰了老人们的情趣,又给小伙子们带来许多不方便。于是,善良的老人们一起到十里以外的山冲里采来青石板,为年轻人修了这条石板路。并在寨背开了这小后门,给小伙们进出寨子提供了方便。常来走寨的小伙子非常感动,便决定为老人们修一个漂亮的寨门。从第二天起,凡是走寨的小伙子,人人都带来木料、瓦片,并于六月六日这天请来木匠,下料建寨门。从此,老人们有了一个舒适的休闲场所,小伙子们有了一条方便的进出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