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北堆古寨

2023-06-16       502 浏览

北堆是个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的地方,这里古木参天,翠竹掩映,流水淙淙,云蒸霞蔚,气候温和湿润,村中的古桥、古井、古祠、古碑、古寨门,流传着许多古老而神秘的传说。

【寨门】沿着古老的石板路进入北堆村,要经过一口古井。这里井水甘冽清甜,周围的风水树参天而立,郁郁葱葱,将古井遮盖得严严实实,是人们夏天避暑的最佳场所。古井对面就是北堆寨门,它们之间仅隔一条小溪,小溪上一座石板桥将二者紧紧相连,所以这里也是人群聚集的活动场所。北堆寨门兴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北堆村遗存年代最久远的建筑。整个建筑为纯木质结构,宽约5米,高约4米,寨门两侧为一人高的石质围墙,整体庄严肃穆。据说这个寨门因为修建的日子非常吉利,所以具有非凡的灵气,可以保佑村寨的平安。说来真奇怪,北堆村历经数次大火,寨门都幸免于难。其中最大的一次火灾发生在1964年,火势猛烈几乎吞没了半个团寨,紧挨寨门左、右、后方的房屋都被付之一炬,而它却依然毫发无伤,安然无恙,真乃神奇之至。

【陆氏家祠】陆氏家祠位于团寨以北的香堂坪,左后侧紧靠五龙桥,建筑占地面积220平方米,是北堆村陆氏祭祖活动的主要场所。现在的家祠是1988年在原址重建的,原来的家祠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共五排四间,为陆家末房(北堆陆氏分三房:上房、二房、末房)修建,到了清道光年间,上房在末房家祠的左边也建了一栋,而后二房又在右边修建了一栋,至此,陆氏家祠整个占地面积近一亩。家祠雕梁画栋,鎏金绘彩,高墙飞檐,雄奇壮观,内壁还有一幅极其珍贵的陆氏迁徙路线图,是陆家最重要的祭祀场所。这座家祠历经数次大火不毁、“破四旧”不拆,直到1982年村里想要建村部而被变卖。最后村部没修成,这座近二百年历史的文化古迹却消亡了。这座经过多少代人修葺呵护的古建筑,只能从老人模糊的记忆和墨客的只言片语中去还原,令人扼腕叹息。

【封神庙】封神庙始建于民国二年(1913),文革“破四旧”时被损毁,1992年重建。封神庙位于天王寨的天堂界,可以眺望万佛山,里面立有风雨神像一尊,祭坛三座。这里海拨高,常年气温低于20℃,六月天需要烤火。据说此庙求雨非常灵验,附近四村八寨的民众每三年要举行一次祭祀风雨神的活动。

封神庙的修建来源于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北堆以前经常闹旱灾,每逢灾情严重之年,田地颗粒无收。为改变恶劣的自然条件,人们想了很多办法,但都收效甚微。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法师,听说他有办法求雨,于是乡亲请他施法。法师在勘探了地形之后,选择了天堂界作为求雨地点,于是他在人们的帮助下搭建了草棚和祭坛,开始求雨。作了法事之后,又焚烧沉香,三天三夜没有动静。

正当大家觉得无望之时,突然,一道霹雳划过晴空万里,紧接着风声大作,不一会儿就乌云密布,压得天空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周围突然寂静得令人毛骨悚然。“倏”的一声,一道闪电划破乌云,坠落于地,旁边的山峰被砸出一个巨坑,顿时炸雷一片,令人震耳欲聋,顷刻间倾盆暴雨从天而降,犹如天河倾覆,无边无际。暴雨越来越大,越下越急,仿佛天就要塌下来一般,人们既喜又惊,老人欢呼狂叫,小孩四处躲雨,一片欢腾景象。

暴雨持续了一天一夜后,突然风收雨住,又是晴空万里。当人们再从家门走出,却惊喜地发现,他们害怕的山洪暴发并没有发生,而是村庄原来干枯的几条小溪,静静地淌着清澈的溪水,欢快地奔向稻田。� �家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奔向天堂界,要感谢那位法师。上到天堂界,人们只看见法师手里握着一只七彩的葫芦静静地盘坐在草庐中央,好像灵魂已升上了天界似的。而被闪电击出的大坑,已经蓄满了雨水,宛如一个天池,波光盈盈,异常美丽。从此这里只要下雨,就会形成一个水潭,天潭界因此得名,久而久之,人们又把它叫做天堂界。

后来人们询问事情的原由时,法师告诉大家,焚烧三天三夜的沉香惊动了天神,天神告诉他,这里干旱是因为气走了一只羊精。村民回想起羊精洞的传说,纷纷点头称是。法师又说,天神听到法师的请求,就赐给他一只七彩葫芦,摇一下就会刮风,摇两下就会下雨。

法师有感于天神的恩赐,不再到处出游,就呆在草庐中-、居住。过了很多年,法师去世,有人说是得道飞升了,人们觉得应该是被上天召回,封了神仙。于是就在草庐里竖起了法师的雕像,摆起了祭坛,开始祭拜他。后人称之为“风雨神”,此庐称为“封神庙”,至民国二年,民众捐资在草庐原址修建了华丽的封神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