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潭角古村

2024-07-23       970 浏览

潭角村:潮风长在临水烁金

蓝城区磐东街道潭角村,古时被称为“潮临”,后来改称“潭角”。这里三面环水,村内水系纵横交错,古村格局保存完好,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古迹繁多。据介绍,潭角许氏开基祖许光公宋时由福建来到揭阳,发现潭角是理想的定居之地,于是举家落籍。后来子孙繁衍生息,分创四处古寨场,分别为新围、沟美、南厝、北厝,古称“四寨一村”,目前全村现有人口5300多人都为“许”姓族人聚居。村内保存有祖祠5座,公厅32座,“小书斋”13座,“四点金”、“下虎山”、“三厅通”、“三壁联”等传统民间建筑共26座。

古语说:“金生丽水,玉出昆岗”。潭角许氏先祖崇尚近水生财的理念,择地而居,精心营造村寨,因而古村建筑有着独特的地理特色。首先是择地考究。村落大多按照溪港水流动态,遵循五行风水原理确定方向,形成布局。其次是造型典雅。围绕地理形态,建设象形围寨,其中南厝和北厝是“双石榴地”,于是将这里建成两个相连的圆形围寨,由许氏两个房头分别营建居住,开南、北两个寨门,俗称“石榴嘴”,取其“同气连枝”的美好意义;而新围、沟尾属“蛇地”,村寨沿着一条形似灵蛇蜿蜒盘旋的溪流营建。再次是结构严谨。所有传统民间建筑都采用硬山顶土木结构。最后是装饰古朴典雅。祖祠、公厅的石雕、木雕、灰塑、嵌瓷都精雕细琢,巧夺天工,充分体现了潮汕古建筑的艺术风格。

“古溪祠堂潮临宫,城隍水棉北滘榕”(“榕”音读“神”),是揭阳民间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其中“潮临宫”指的就是位于潭角村西北部的潮临古庙。该庙从潭角创村便开始营建,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古庙前临榕江北河,古时每当涨潮的时候,潮水刚好漫上庙前阳埕,但从来不会漫过宫门,成了一大独特的自然奇观,古村因此得名“潮临村”,而“潮临古庙”更被民间称为揭阳四大名胜之一。第二次国民革命军东征军第二次来揭阳的时候,为了堵住敌军,周恩来、贺龙、叶挺派部队占领潭角渡口,为了不扰民,当时约有一个连的兵力住在庙里,周恩来等领导还到过庙里看望军士、做作战部署,留下革命的史迹。

潭角村村内还珍藏着的一件宝物——一组由12块屏板组成的祝寿屏,屏中间为黑色漆底,上写祝寿文,全文1000多字都是楷书金字,自右而左书写,木屏上下为金漆木雕图案,屏风左右各有屏柱,柱头各雕一只狮子。祝寿屏为清光绪十年(1884年)制成,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依然光可鉴人,十分难得。

心月园是潭角村最具代表性的园林建筑,潭角许氏始祖心月公创建。心月公是宋宝庆年间进士,任过湖广教谕,营建心月园是为家人提供理想的读书场所。心月园最为与众不同的是园内建有一座墓茔,并立有两块墓碑,其中一块是纪念心月公,另一块是纪念一位名叫金飚的将军。据介绍,金飚将军和心月公是同榜进士,两人由于志趣相投成了好友,后来金飚将军弃文从武,成了镇南将军。元兵入侵,宋帝南逃来到潮汕,金将军为保护皇帝而战死沙场,以身殉国。心月公得知消息后十分伤心,于是让家人把金将军的尸体收敛到心月园厚葬。新中国成立后,心月园和古墓一同被毁坏。1993年许氏族人组织重修心月园并重建古墓,主要是让子孙后代铭记先贤的功绩和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