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在四川宜宾市浩荡长江的南岸,因镇境有一天然大石柱俗名"李庄"而得名。李庄是一个人口仅有1.2万人的偏僻的小镇,错落有致的木0、青石板铺就的狭窄的小巷、高大的木门槛和沉重的木门、一座座造型精美保存完好的古宅古庙,使它在全国早已声名遐迩,更使其成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所以,在我国又有“东有周庄,西有李庄”之说。
由于它位于长江的起点处,所以有
“万里长江第一镇”之称,而在江边每日有班轮和汽垫船各二班上下;一级水泥公路里程25公里,每日有近百班大、中客车往返,交通十分方便、快捷。
李庄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即为古僰人聚居地,属古僰国、僰侯国地。南朝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置南广县,治设今李庄。清咸丰时李庄为南溪县最大的场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庄为南溪县第三区公所治所,1983年9月,随李庄区划归宜宾市领属。
李庄镇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荟萃。原号称有"九宫十八庙"的古建筑群,现较完好地保存的有明代的慧光寺、东岳庙、旋螺殿,清代的禹王宫、文昌宫、南华宫、天上宫、张家祠等10余处。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明、清时期川南庙宇、殿堂建筑的特点。古建筑群中的木雕石刻做工精细,图像生动,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镇内的羊街、席子巷等,风格古朴,反映了明、清时代川南乡镇的民风民俗。
该镇还是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之一。1939年,国立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央营造学社、中国大地测量所、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等知名度很高的高等学府、研究机构等陆续从北京、南京、上海等地辗转内迁李庄镇,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才先后迁回原处。这对李庄的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庄镇从梁代大同六年(公元540年)设六同郡起,至今已有1460的建置史。又于隋、唐、宋代中作过戎州(今宜宾市)州治、南广、南溪县县治共计400多年,1992年四川省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李庄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由庙宇、宫观、殿堂组成的“九宫十八庙”和省文物保护单位旋螺殿、中国营造学社旧址,有保存完好的古街古巷和众多的古民居四合院等。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将旋螺殿、奎星阁、九龙石碑、百鹤窗誉为李庄“四绝”。
镇内规模较大的清代建筑有:
旋螺殿、禹王宫、东狱庙、南华宫、天上宫、祖师殿、文昌宫、慧光寺、张家祠堂、罗家祠堂、四姓大院民居、肖家院民居等。
旋螺殿:古镇李庄南面2.5公里处,有一硕大石包,形似蜗牛,人称“石牛山”,横亘于三条正冲稻田之间。“石牛”腹下,是一深潭,叫“龙潭”。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八月,在“石牛山”上建造了一座闻名遐迩的宫殿,因供奉的是文昌帝君,称“文昌宫”。主殿为亭阁式的木结构建筑,平面呈八方形,每边宽与进深均为8米,高12.5米。殿内结构精巧,运用力学神妙,八面均用斗拱重叠由右侧转至顶,呈旋螺状,故名“旋螺殿”。此庙虽经400年风雨地震,仍屹立如初。
禹王宫:现名慧光寺,建于清道光11年(1831年),坐南朝北,由一主一次两个四合院构成。主院有山门、戏楼、正殿、后殿、魁星阁及厢房等建筑,其山门、戏楼均为重檐歇山式顶,檐下饰如意斗拱,整个建筑气势恢宏。大山门上面原赞颂大禹治水的匾额和两边的石刻对联,撰、书均出自前清翰林-——李庄人张松睛之手。寺内的戏台,是四川保存最完整的古戏台之一,戏台台基上有单钩栏古代戏剧故事浮 雕。1942年5月国立同济大学35周年校庆就在这里召开,同济大学和江安国立剧专在这里联合上演曹禺的名作《雷雨》和《日出》。禹王宫是李庄现存最大的清代建筑,这里的九龙石碑远近闻名。
祖师殿:又名真武宫,清道光十三年(1833)由民间帮会组织天灯会集资兴建,占地4349平米,为前后四合院式建筑,后殿独立于后院中。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因创办南溪县李庄镇中心国民学校而拆去大山门和戏楼,改建成现状。
介绍
李庄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位于宜宾市郊19公里处的长江南岸李庄坝,古为渔村,汉代曾设驿站,由于濒临长江,故为明、清水运商贸之地。
李庄古镇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荟萃,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明、清时期川南民居、庙宇、殿堂等建筑的特点。镇上酒肆茶楼,商店林立,繁华热闹。现仍保存明、清古镇的格局和风貌,石板街道,两旁多位清代建筑,风火山墙高耸,雕花门窗,古色古香。院落间有幽深的小巷。临江码头,有石板阶梯层层叠叠而上,通往大街,具有浓厚的川南地方民族特色。古建筑群中的木雕石刻做工精细,栩栩如生,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李庄还是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之一。1939年,国立同济大学、金陵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十多家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迁驻李庄,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如李济、林徽因、梁思成等云集李庄达六年之久,梁思成在此完成了《中国建筑史》这部扛鼎之作。
交通
宜宾南岸客运站乘坐任何一辆发往李庄的公交车即到。
旋螺殿栗峰山庄李庄祖师殿(中共南溪县委早期活动地和同济大学医学院旧址)李庄东岳庙(南溪农民暴动攻打李庄指挥部旧址)李庄张家祠李庄禹王宫(慧光寺)李庄奎星阁麦天官府李庄王爷庙李庄观音堂李庄桓侯宫李庄南华宫李庄玉佛寺
长江边上的小镇——宜宾李庄古镇
李庄镇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李庄镇有1470多年的建镇史,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由庙宇、宫观、殿堂组成的“九宫十八庙”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旋螺殿、中国营造学社旧址(梁、林旧居),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岳庙、张家祠、慧光寺,有保存完好的古街古巷和众多的古民居四合院等。
航拍:万里长江第一镇——李庄,位于宜宾市城区东郊长江下游南岸。
航拍:宜宾的李庄古镇,可能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比不上乔家大院的名,也没有周庄的气,但它确实是一个历史与文化的名镇,它是同济大学的第二故里,是文化抗战的大后方,因此,它在我国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其中梁思成的名著《中国建筑史》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航拍:宜李庄隶属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位于宜宾市东郊19公里处的长江南岸。
航拍:李庄古镇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的美誉,长江发源于沱沱河,自宜宾始叫长江,因此李庄被称为长江第一古镇。
航拍:长江入海口处江苏的周庄,与李庄首尾遥望,不禁想起宋代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航拍:李庄距今已有1460年历史了,是长江边上的千年古镇。
李庄是一个文化和历史遗迹沉淀的古老的小镇,是一个诉说着抗战风云和沧桑的古老的小镇。
作为中国抗战大后方的四大文化中心重庆、成都、昆明、李庄之一的李庄,坚持文化抗战的李庄,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
李庄美食:一花、二白、三黄。“一花”是指各种不同味道的花生;“二黄”是指黄辣丁、黄耙;“三白”是指白糕、白酒和白肉。
住在李庄,吃着李庄的白肉,就着白糕喝着李庄的白酒,享受四川的悠闲生活,感到无比的惬意……
白肉:李庄白肉,全名为"李庄刀口蒜泥白肉",是四川宜宾历史文化名镇李庄的传统美食。
选用皮薄肉嫩、肥瘦比例恰当的"长白山"或"约克"或"巴克夏"猪肉,加以多种酱料制成,有清香爽口,肥而不腻,咀嚼化渣等特点。
错落有致的木阁楼、青石板铺就的狭窄的小巷、高大的木门槛和沉重的木门。
长江之滨,具有文化底蕴的古镇,参观历史建筑,还有好吃的燃面、桔红、白肉、黄粑。
沿着江边走,老远就能闻到老糟坊里的浓浓酒香,依然是传统的手工技艺,这味道曾醉倒过多少民国文人雅士…
江边小镇——宜宾李庄古镇。
一座座造型精美保存完好的古宅古庙,使它在全国早已声名遐迩,更使其成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所以,在我国又有“东有周庄,西有李庄”之说。
由庙宇、宫观、殿堂组成的“九宫十八庙”、省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营造学社旧址。
具有抗战文化特色的古镇,仍然保持了一些原始的风貌。
这个古镇还是不错的,基本保留了原始风貌,不是那种打造的,也没有完全商业化。
这里还有古码头的一些痕迹。
古镇风格,原汁原味。比起很多地方仿古建筑,实在得多。
一座位于四川省宜宾市长江边上的古镇,诉说着抗战风云和沧桑的古老小镇。
庄古镇很干净,古迹也很多,人少,难得幽静得很。
古镇依长江繁衍生息,街道为石板铺成,两旁多为清代建筑,雕花门窗,风火山墙等等颇有川南特色。
建筑和布局保存得很完好 ,很有古镇的味道。
保存完好的古街古巷、众多的古民居四合院以及被誉为李庄“四绝”的旋螺殿、奎星阁、九龙石碑、百鹤窗,形成了李庄独特的古民居文化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抗战期间,国立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等10余家高等学府、科研机构迁驻李庄。
包括世界级大师梁思成、林微因、傅斯年、李济、童作宾、梁思永、童第周等大批学子云集李庄,形成了李庄独特的抗战内迁文化。
李庄的街道很古朴,有历史文化的沉淀,走在小巷里能感受到它的沧桑。
李庄是二战时期中国的精神文化堡垒,林徽因梁思成等大家都在此讲学授课,古镇,古香古色的,在古镇有一种回到了民国的感觉
李庄游人不多,但建筑古镇风格,原汁原味。比起很多地方仿古建筑,实在得多。
航拍:这是一个文化和历史遗迹沉淀的古老的小镇,这是一个诉说着抗战风云和沧桑的古老的小镇,这是一个能折射汉族传统文化、涵养着汉族民族精神的古老的小镇。
航拍:李庄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位于宜宾市郊19公里处的长江南岸李庄坝,古为渔村,汉代曾设驿站,由于濒临长江,故为明清水运商贸之地。
航拍:李庄是个古风古韵浓郁的小镇,如果说长江是一条大飘带,李庄就是镶嵌在这条飘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闪烁着自身独特的文化光芒。
各位读者朋友大家好,这里是和Iris一起探索美景吧,Iris和大家一样喜欢旅行、喜欢美食、喜欢摄影,但Iris更喜欢给大家分享美景,因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李庄古镇,诉说着抗战风云,折射出传统的中国文化。李庄古镇,保留着历史遗体,传承着古老的民族精神。那么,为什么李庄古镇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古镇呢?
李庄古镇李庄古镇在中国南方,古镇实在太多了,用“星罗棋布”来形容,一点儿也不夸赞。如果说江南古镇是“小桥流水人家”的集大成者,那么川西的古镇则是多了几分文化的传承,比如江油出了李白,眉州出了苏东坡,沙湾出了郭沫若。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那些出过名人的地方早已城市化,小镇的格局、风貌和古韵,也已荡然无存。这些“废墟”了的古镇,将千年的纯朴与悠闲,碎成了一地的瓦砾、凄凄的衰草和那盘旋不绝的点点寒鸦。还好,川西还有李庄古镇,让迷恋古风古韵的人,不至于太过寂寥。
李庄古镇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古镇”,成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为紧邻长江的缘故,汉代曾在此设驿站,唐代作为戎州州治,宋代是南溪县治,知道明清两朝称为水运商贸重镇。但是,李庄真正的成名是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当年的时代精英们相聚李庄古镇,为华夏历史文化的传承奠定了根基。历史距离并不遥远,走在小镇里的石板路上,每一处磨损似乎都见证着往事如烟、岁月悠然。
李庄古镇作为历史文化古镇,李庄古镇至今完整保存着18条明清街巷。街道两旁至今任多为清代建筑,风火山墙高耸,雕花门窗,古色古香。临江码头,有石板阶梯层层叠叠而上,通往大街,具有浓厚的川南地方民族特色。古建筑群中的木雕石刻做工精细,栩栩如生,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古镇里有体现明清建筑特点的庙宇、殿堂、楼台、古戏楼、古街道、古民居等。这些文物遗迹与李庄的抗战文化,赋予了李庄这座千年古镇别样的内涵。夕阳归鸿,杨柳飘绿,古桥流水,小巷通幽,沿着青石街道,叩开久远的门扉,看古老的时光化成低矮的老树、揉成纤瘦的筋骨,在梦里蔓延流淌。
李庄古镇李庄古镇李庄古镇,是每个人心中寻觅的古镇,它将时光附着在树上、在桥上、在石阶上,引进素心朝天的残梦里。从此轻掩窗扉,淡了回忆,深了心事。看到着,各位读者们是否也想感受着长江的第一古镇呢?欢迎去过李庄古镇的读者在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