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城北靠泰顶山,南临洋河水,是镶嵌在阴山山脉东段山间盆地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199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享有“京西第一府”的美誉。
宣化地区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夏商时,宣化先后归属冀州、幽州,春秋时为燕国北境。由于地处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居沟通南北之要冲,故宣化历来是汉族和东胡等少数民族聚集地。战国时燕国大将秦开率兵击破东胡,拓地千余里,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宣化属上谷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天下分为36郡,宣化仍为上谷郡。明代朱元璋的第十九子朱橞被封宣化,也以封地为名叫做谷王。清道光年间,宣化府在天泰寺街东口建了一座木制单孔布瓦歇山顶的“古上谷郡”牌坊,以昭示宣化历史的源远流长。最早使用“宣化”名称的是金代,后来行政建制和名称又有过多次变化,再次使用是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直隶巡抚郭世隆为改革地方税政,上疏朝廷,废除宣府镇卫、所,设置宣化府,统领三州八县,为表“宣扬朝廷德政,感化黎民百姓”之意,奏请定名“宣化”,遂沿用至今。
据明代编撰的《宣府镇制·制置考》中称,宣化城是唐代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以加强边防为名,招兵买马准备叛乱所建的,当时叫做雄武军城,距今应有1260年。作为重要的军事和交通枢纽,宣化逐渐成为古代塞北地区重要的军事、政治、商贸、文化活动中心。宋、辽、金、元时期,宣化是辽国和蒙古国的王公贵族们经常往来的地方,城内建有大批王族的行宫和别墅。最初的宣化城均为土城,得以大规模展筑是在明朝。1368年,明朝南京建都,即派兵北伐,大将汤和率兵来到宣德府,在城内屯兵屯田,使宣德城成为一座军城。明洪武四年(1371),随着明军事机构的改变,宣府被立为万全都指挥使司治所,这是一个相当于省军区的机构,下辖15个卫和2个州。卫是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师级单位的机构,仅宣府城内就设有宣府前卫和万全左卫、右卫。众多的机构和驻军使得宣府小城拥挤不堪,很多机构只能设在城外。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谷王朱橞受封来到宣府,开始在原城外西北角建王府,为了维持王府的中心位置,洪武二十七年又把宣府城向西、北各扩展一倍成为现在规模的大城。因城池扩大而人口发展缓慢,使得新建宣府大城十分空旷,所以从明初开始修建大量庙宇和官宅,逐渐形成从南门“昌平门”到北门“广灵门”的一条街,城市中心点也转移到现在的钟楼一带,从而形成总长12120米的雄伟壮观的宣化城。
宣化区现存全国文物保护单位3处共6个点:宣化古城(含清远楼、镇朔楼、拱极楼及古城垣)、下八里辽墓群(含Ⅰ区、Ⅱ区)、时恩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5个点:砖雕五龙壁、立化寺塔、第十六中学堂及天主教堂、察哈尔省民主政府旧址;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
在宣化城的主轴线上巍然屹立的三座飞甍巍峨、造型瑰丽的古建瑰宝,分别是清远楼、镇朔楼和拱极楼。清远楼又名钟楼,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重檐多角十字脊歇山顶木结构建筑,是宣化的标志性古建筑之一。二楼悬挂明嘉靖十八年铸八卦铜钟一口,钟高2.5米,口径1.7米,重约万斤,乃宣府镇城之钟,钟声宏亮,方圆40华里之内皆可闻其音,楼北的匾额“声通天籁”四字,确切地形容了钟声的辽远。城台下券洞与当时之古街道相通,石板地面上留下了20多厘米深的古代车辙,再现了宣化当年南� �北往,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镇朔楼(鼓楼)是宣化古城内最高大,最宏伟的古代建筑,始建于明代正统五年(1440),得名于镇守宣府的总兵官所挂“镇朔将军”印,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楼身为重檐九脊歇山式瓦顶的木结构楼阁建筑,雄伟壮观,古朴庄严。镇朔楼上还保存着一块清高宗乾隆皇帝1745年巡视塞北,途经宣化时亲笔手书的“神京屏翰”大木匾,高2.4米,长6.6米,悬挂于楼上北侧,喻意宣化是北京的屏障。
明永乐年间,宣化修建了四座城楼、四座角楼,其中的昌平门楼即现在的拱极楼,俗称的南门楼,系宣化古城防建筑的一部分,外有月城、瓮城和关城,是宣化城门中仅存的唯一有关城的城楼。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将清远楼、镇朔楼、拱极楼(含宣化城墙)合并后称宣化古城。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位于古城宣化的下八里村,这些绘于墓室的顶部和墙壁上的壁画表现的题材达三十多种,有散乐图、出行图、天文图、茶道图等,反映了辽代的科技、经济、宗教、文化、艺术各个方面的历史。壁画墓群一区为辽代晚期的家族墓地,1993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6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一号墓后室的墓顶之上绘有中国传统的记星法二十八宿和西方的记星法黄道十二宫,这幅中西合璧的天文图在我国是首次发现,是研究中国古代天文的重要资料。壁画墓群二区为契丹墓地,2006年归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一区统称为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此外,距今500多年的时恩寺,大殿为单檐九檩庑殿顶建筑,庑殿顶又叫四阿顶,多为我国早期建筑所采用,文物价值较高,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宣化区精心打造“京西第一府”历史文化旅游品牌,确定并正在开发大辽文化城景区、城垣遗址景区、明清古文化街景区、宗教文化景区、庞家堡自然生态游景区、葡萄采摘生态休闲游景区、军事革命传统教育景区等七大精品旅游景区。2008年,经河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宣化文化古城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浓厚的文化底蕴培育出独特的民俗风情。王河湾挎鼓,鼓声如行云流水,经典鼓点“凤凰0头”极具民间艺术特色。宣化剪纸,突破了“剪”和“纸”的局限,体现了将民间剪纸与中国写意画结合起来的新的剪纸艺术形式。白蜂糕、糖拉拉、油布袋等数十种传统民间小吃,留存着古城宣化这一方水土孕育出的独特味道。
“触摸名村古镇 寻觅美丽河北”系列网络公益活动第五期走进张家口市宣化古城
“触摸名村古镇寻觅美丽河北”系列网络公益活动,由河北省委宣传部和河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共同主办,旨在深入推进“美丽河北”主题宣传活动,挖掘河北名村古镇的特色文化和民俗风貌,同时搭建一个网络公益帮扶平台,吸引全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共同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脱贫,唱响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网上最强音。
本次活动历时一年时间,依托爱心河北公益联盟这个平台,通过线上发布和线下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组织省内外部分媒体、网站,以及致力于网络公益的网络名人和爱心人士,分期走进我省12处荣获国家级或省级称号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每月拍摄制作推出一两期公益微视频,通过互联网将它们传播出去。前不久,爱心河北公益联盟摄制组走进了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宣化。
清远楼。(窦泽中 拍摄)
宣化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辖区东南,自古是长城上的军事重镇,自秦设上谷郡到清置宣化府,千百年间,历朝历代都重视对宣化地区的管辖和开发,频繁的政权更迭和不绝的民族战火也使宣化饱经岁月的浴火淬炼,变成一座坚毅、厚重的文化名城,因其是出京以西第一座城池屏障,故有“京西第一府”之称。
宣化历史久远厚重,文化多元交融,是中华民族南北文化交融汇聚的中心地带,陆续发现了闻名中外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红山文化的遗址,尤其是发掘了被誉为“地下艺术长廊”的辽代墓群,更是独一无二、震惊全国,墓室壁画以及出土的文物填补了很多辽代考古的空白,极大地丰富了辽代考古史和文化艺术宝库。
宣化古城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的主轴线上巍然屹立着清远楼、镇朔楼和拱极楼三座气势宏伟、造型瑰丽的楼宇,三楼由北至南一字排开,呈现一定乾坤的态势。
清远楼。
清远楼位于古城正中,建在高8米的十字券洞上,上实下空,采用重檐多角十字脊歇山顶式建筑结构,素有“第二黄鹤楼”之称。整座清远楼东南西北四个层檐下分别悬挂着“耸峙严疆”、“清远楼”、“震靖边氛”、“声通天籁”四副巨大匾额,相对应着安定、昌平、大新、广灵四个宽阔城门,步行穿过券洞,风蚀的四壁仿佛回荡千百年来的沙场点兵的铮铮誓言,而脚下两道深深的车辙,也印刻了宣化古城的曾经车马不绝的高度繁荣和物换星移的历史变迁。
清远楼另一个神奇之最就是楼上悬有一口高2.5米,口径1.7米,重约万余斤的明代铜钟。钟声清脆宏亮,可远传40余华里。史料记载,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宣化时,英勇的义和团战士曾在清远楼鸣钟聚义,痛击联军。古老的京西清远楼在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入侵的历史上挥洒下了浓墨重彩的不屈篇章。
镇朔楼。
镇朔楼修建于明代早期,为重檐九脊歇山顶式设计,是宣化古城内最高大、最宏伟的古代建筑,以镇守宣化府的总兵官挂“镇朔将军”印而得名,因楼内有一面大鼓,击鼓报时,传达政令,警示敌情,因此镇朔楼又被称作鼓楼。
和清远楼相比,镇朔楼更像一位戎马一生目光深邃的忠烈将军,北侧的楼檐下巍巍高悬着清高宗乾隆皇帝亲笔手书的“神京屏翰”大匾,喻意宣化是防守京畿的第一屏障,匾额图案精美,刻工细致,与苍劲有力的四个大字浑然一体,可以说是对宣化古城战略地位的最高肯定和嘉奖,楼上巨幅碑文石刻详细记述了宣化古城和镇朔楼的辉煌历史,安静地向世人展示这一片土地上无数次沙场征战、御辱于外的肃穆史诗。
拱极楼是宣化南城门楼,有拱卫京师、戍卫边境之意,与清远楼和镇朔楼不同,拱极楼肩负着重要的军事防御功能,与宣化古城墙相连接,共同担负城防功能。历史上的拱极楼除了设有瓮城、月城、沟堑、吊桥之外,还建有关城,是宣化城门中唯一带有关城的城楼,是规制最高,防御能力最强的一个城楼。宣化古城原先的七座城门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变迁也只有南面的拱极楼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宣化漏斗架式葡萄种植。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旷达悲壮、征战不休的边塞雄关宣化其实还有一个“葡萄城”的美誉。
在宣化,葡萄栽培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至今在古城里,还有一株近600岁的古葡萄藤。宣化葡萄种植采用一种独有的漏斗架,架身向上倾斜30°~35°,内方外圆呈放射状,数不清的漏斗架星罗棋布聚在一起就像岭南圆形土楼建筑,蔚为壮观。宣化的葡萄品质优良、种类众多,其中牛奶葡萄最为有名,有“刀切‘牛奶’不流汁”之说,清朝作为皇宫贡品,并在1909年巴拿马国际农产物博览会上,获得了荣誉奖。
2013年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批准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成为全球第一个城市农业文化遗产。优质的葡萄产区催生了高端葡萄酒产业链的发展,滴滴甘露与宣化城北考古发掘出的千年葡萄酒相得溢彩、相映成辉。
“半城葡萄半城钢”,金戈铁马的京西宣化还是一座钢铁之城。
宣钢公司始终以绿色发展为己任,坚持”主业做强、链条做优、非钢做特”的发展战略,将宣钢建设成了资源节约型、产品附加值高、具有抗御市场风险能力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多种钢铁产品被评为“河北省名牌产品”,并获得国家奖章和质量证书远销海外。
辽墓壁画(刘晔 拍摄)
雄关锁钥,金戈铁马,文化名城,美丽宣化。
烽火的边关和遥远的历史总会给人以无尽的憧憬和向往,古城的悠久历史和文化遗址都已化作神秘的银铃经久回响。新的宣化正借着时代契机,站在全新的起点上迎接八方宾客共同续写古城不朽的华彩乐章。
行摄攻略
1.吃在宣化。宣化在吃的方面也是很讲究的。到宣化的客人首先要尝一尝朝阳楼、清远楼饭庄的涮羊肉,铜锅炭火,秘制小料,吃得那个地道;宣化宾馆的红烧肉,以鲜亮红润、肥而不腻成为必选之品;明瑞食府的莜面系列也是丰富多彩,莜面窝窝、莜面鱼、莜面锅饼、莜面饺子等等。宣化钟楼啤酒也是河北著名商标,啤酒厂附近的澜泽府直接供应鲜啤酒,喝现出锅的啤酒,感觉就是不一样。最后就是牛奶葡萄。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小时候曾在宣化生活过几年,1988年参加宣化葡萄节时,写下了 “尝遍宣化葡萄鲜,嫩香似乳滴翠甘。凉秋塞外悲角远,梦尽风霜八十年”的诗句。吃宣化牛奶葡萄一定要到葡萄架下才保证是正宗的,正所谓“宣化葡萄不下架”。
2.住在宣化。
各类星级酒店遍布,快捷酒店也很方面。
3.游在宣化。
一日游推荐路线:上午,宣化博物馆——天主教堂——大新门古城墙——万柳公园——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下午,拱极楼——乘特1路沿途商业区镇朔楼——时恩寺——清远楼——清镇南大寺——观后村古葡萄园
二日游土建路线:第一天上午,拱极楼——宣化博物馆——天主教堂——镇朔楼——时恩寺——清远楼。下午,清真南大寺——古葡萄园——砖雕五龙壁。第二天上午,碾儿沟生态公园。下午,大新门古城墙——万柳公园——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
4.交通情况。
G95(张涿高速公路)——G7(京新高速公路)下花园(半坡街)出口——半坡街进口上G6高速公路——宣化北出口
②北京G6高速公路——宣化北出口
③北京G6高速公路——宣大高速公路宣化出口
④110国道、112国道都可以到宣化
(作者:王艳丽 苏磊 | 编辑: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