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庙位于山西临县南端湫水河入口处的碛口镇卧虎山。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增修钟鼓楼碑记载:庙创建于明代。雍正年间增建乐楼。道光年间重修正殿和东西耳殿。庙宇规模壮阔,昭然入目。
黑龙庙座东北向西南,依山傍水。中轴线上,首先是山门,由三道石拱门洞组成。门前是一座面阔三间的门庭。门庭上又盖一座歇山顶门楼,两层建筑全凭8根大木柱支撑。紧挨门楼又建倒座乐楼(戏台)。前后建筑连为一体。乐楼为欧山顶,琉璃瓦剪边,十分美观大方。乐楼左右是十字歇山顶式的钟鼓楼,规模不大,却小巧玲珑,别具风格。
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硬山顶,内供黑龙大王。左右两耳殿分别供奉河伯、财神,其余仓官、金龙、庙童各得其所。此外东西配殿、看台、廊房共22间。
黑龙庙创建三百余年来,几经修缮,使整体建筑严谨合理,左右对称,奇伟壮观。仰观庙宇叠于石崖之险,雕梁画栋,古朴典雅,无不使人悦目赏心。倚庙廊俯而环视,只见黄河滔滔,批水潺潺,古老的碛口镇尽收眼底。这山、水、镇、庙在黄河巍谷之间相映成趣,故-两省遐迩闻名。乐楼的音响效果更为奇特,不用扩音设备,万人看戏,声音清脆,乃至响彻数里,故有“黄涛共鸣,湫水助唱”之说。所以每逢古会隆节,-两省四乡群众不畏陡峭山路,观光游览者络绎不绝。
庙内现存石碑4通,其中道光癸卯重修黑龙庙碑为永宁州知州王继贤撰书。山门上镶嵌两副石刻对联“物阜民熙小都会,河声岳色大文章”,为郡人崔炳文于道光癸卯仲春撰书。另一副“山河碥带人文聚,风雨祥甘物气和”为永宁州知州王继贤乙巳年撰书。王继贤不仅文彩俊逸,而且书法造诣颇深,名重京师。时高丽国屡派使者求书“健美陵烟”四字,王毅然成书,使者满意而归。清帝为此赏其纹银四千两,人们赞颂“一字值千金”。
1988年和1990年,由省文物局资助和群众集资,对黑龙庙进行过两次修缮,保护较好。
电话:0358-4467001
传真:0358-4466527
地址:山西省吕梁市临县
岚县白龙庙
白龙庙坐落在这如诗如画、松柏掩映的翠岩之中,更赋予它以神秘色彩。自古以来,这里一直被奉为神圣境地,被列为岚阳八景之首,倍受文人墨客之赞赏,曾留下不少赞颂诗篇。位于山西岚县城西22公里与兴县接壤的白龙山腰部。白龙庙始建年代不详,据石碑记载,宋、元、明、清、民国年间,均有修葺,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庙宇格局。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寇烧毁。抗战胜利,当地民众依旧貌重建。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1980年后,群众自发组织进行了维修。1987年,县政府将白龙庙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挂匾树碑以标志,还逐年拨款修葺。该山原名大万山,因建有白龙庙而得名,是吕梁山向北延伸的一条支脉。
石楼县天下黄河第一弯
天下黄河第一弯位于山西省石楼县辛关镇,最佳观景点为马家畔,被誉为“万里黄河上最美丽的弯”。 黄河在晋陕峡谷段,总体流向为由北向南,自辛关黄河大桥以南6公里处,陡然向东,转了一道极为奇特的大弯。若从高处俯视,该弯西窄东宽、尾部圆满,宛如葫芦状,两面基本对称。站在马家畔观看,远窄近宽、远低近高,水流酷似圆圈,山体极象馒头,山上枣林密布,黄绿相间。该弯水面宽阔,水流平稳,水面最窄处170米,最宽处430米,自辛关黄河大桥至第一弯出弯处14千米,海拔落差仅为30米。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东征红军由陕西清涧进入辛关,其间写成著名的《沁园春·雪》。
柳林县玉虚宫
玉虚宫,位于柳林县城一华里外,青龙城宝宁山山腰。该宫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以明代为主(五处)。该宫座南向北,依山势而建,高低层叠,四周翠柏成林。前有四十里抖气河环绕,与古刹香严寺隔河相望,交相晖映;有后明代古城墙围绕,宝宁山为倚背。古人云:山之姿态,得树而娇,山之骨骼,得石而立。该宫四周翠柏繁茂,山静鸟啼环境幽雅,殿宇辉煌。主体建筑“玄天殿”、殿内有木雕神龛,内置明代真武塑像一尊;殿顶琉璃脊兽,殿前团龙照壁皆为明代万历年间,其工艺精湛,剔透玲珑,它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占地四万余平方米。(一九八四年七月柳林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柳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6月1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临县黑龙庙
黑龙庙位于山西临县南端湫水河入口处的碛口镇卧虎山。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增修钟鼓楼碑记载:庙创建于明代。雍正年间增建乐楼。道光年间重修正殿和东西耳殿。庙宇规模壮阔,昭然入目。山门上镶嵌两副石刻对联“物阜民熙小都会,河声岳色大文章”,为郡人崔炳文于道光癸卯仲春撰书。另一副“山河碥带人文聚,风雨祥甘物气和”为永宁州知州王继贤乙巳年撰书。王继贤不仅文彩俊逸,而且书法造诣颇深,名重京师。时高丽国屡派使者求书“健美陵烟”四字,王毅然成书,使者满意而归。清帝为此赏其纹银四千两,人们赞颂“一字值千金”。1988年和1990年,由省文物局资助和群众集资,对黑龙庙进行过两次修缮,保护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