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院公园位于北京西三环内,海淀区白石桥附近,北京首都体育馆西侧。紫竹院公园始建于1953年,因园内西北部有明清时期庙宇,“福荫紫竹院”而得名,有蜀南竹海的竹园别致,又有兔耳岭的灵石草甸景观。全园占地47.35公顷,其中水面约占三分之一。南长河、双紫渠穿园而过,形成三湖两岛一堤一河一渠的基本格局。它是一座幽篁百出,翠竿累万,以竹造景,以竹取胜的自然式山水园。2006年7月1日起,紫竹院公园免费参观。
中文名:紫竹院公园
外文名:The Black Bamboopark
地理位置: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5号
开放时间:夏季6:00-21:00,静园时间22:00;冬季6:00-20:00,静园时间21:00
景点级别:AAAA级
门票价格:免费
著名景点:绿毯诗韵、青莲岛、明月岛等
所属国家:中国
所属城市:北京市
建议游玩时长:2小时
适宜游玩季节:6月-11月
官方电话:010-88412894
经过近一年的改造修缮,紫竹院公园筠石苑景区将于10月1日重新对公众开放。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该景区新建两条游览环路,游客可利用外环步道进行健步走,沿途增设多处休息间,为游客提供休憩场所;内环步道则可以欣赏江南园林精致景观。国庆期间,公园将邀请非遗传承人、民俗专家以及民乐演奏艺术团,在筠石苑景区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筠石苑景区位于长河北岸,占地面积7.1公顷,是一处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山水园,包括清凉罨秀、友贤山馆、江南竹韵、斑竹麓、竹深荷静、松筠涧、翠池、绿云轩、筠峡等多处景点。
据紫竹院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上世纪70年代,筠石苑景区为公园花圃和材料堆放场地,为充实公园北部景观,1986年开始建设筠石苑景区,于1992年10月1日对市民游客全面开放。多年来,由于竹林老龄化,基础设施陈旧老化,于去年10月25日关闭修缮。
经过近一年的改造修缮,筠石苑景区将于10月1日正式向市民游客开放,成为今秋休闲纳凉的好去处。据了解,景区内新建两条游览环路,形成了可以满足游客快速健步活动的外环步道、欣赏江南园林景观的内环步道。同时,沿外环步道增设多处休息空间,为游客提供休憩场所。
此外,筠石苑景区内的友贤山馆,将于10月2日正式开放,成为景区内一处集公益展览、艺术活动、科普教育、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文化空间。据悉,紫竹院公园精选中国古代及现代经典文献与图书,在友贤山馆内打造特色书吧,首期重点推出《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和《文津书架》。下一步,书吧将陆续展出更新更多古籍善本、复制古籍、特色典藏等,打造成为高品质阅读空间。同时,友贤山馆北楼一层将开展杨柳青年画历史及非遗传承展,二层开设杨柳青年画珍贵印版展。
10月2日至7日,紫竹院公园将邀请非遗传承人、民俗专家以及民乐演奏艺术团,在友贤山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具体活动预告可关注紫竹院公园微信公众号。
紫竹院公园是北京唯一一家以“竹”命名的公园。
“紫竹”,顾名思义,园子里应该种满了紫色的竹子吧,像极了唯美浪漫的紫色梦幻庄园。
但是据说,最初紫竹院公园里是没有竹子的,这满园的竹子是在建园之后才栽种的。
“紫竹院公园”的由来
大家都知道北京有六座具有皇家背景的公园:香山公园、颐和园、圆明园遗址公园,北京植物园、玉渊潭公园和紫竹院公园。
但是紫竹院公园的皇家背景似乎鲜为人知,大家都说紫竹院公园“以竹取胜”,但很少有人知道:紫竹院公园的得名,是因为公园内有一座明代所建的庙宇——福荫紫竹院,有近600年的历史,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行宫,也是当年慈禧太后乘船去颐和园途中的驿站码头。
下面和小京一起去探究紫竹院公园名字背后的故事吧。
▲紫竹院行宫大门(禅院的西面)
紫竹院行宫位于紫竹院公园西北。明万历五年(1577年),慈圣皇太后在广源闸西侧兴建万寿寺的同时,修建紫竹院为万寿寺的下院。
乾隆年间,在此地仿江南苏州城外水乡修建了“芦花渡”,并且重修了广源闸河港南山坡上的明朝庙宇,赐名“紫竹禅院”,还在禅院西侧修建了一座行宫,即紫竹院行宫。
光绪重修为“福荫紫竹院”,紫竹院公园因此得名。
▲乾隆年间,赐名“紫竹禅院”
紫竹院公园的历史变迁
紫竹院公园始建于1953年,有蜀南竹海的竹园别致,又有兔耳岭的灵石草甸景观。全园占地47.35公顷,其中水面约占三分之一。南长河、双紫渠穿园而过,形成三湖两岛一堤一河一渠的基本格局。
它是一座幽篁百出,翠竿累万,以竹造景,以竹取胜的自然式山水园。
▲紫竹院公园导览图
紫竹院一带,昔日曾有多处优美景观。曾是高梁河的发源地,是燕京的重要水源之一。
金代大定二十七年(1159年)以后,以往上游开挖河道,增辟水源,此地就成了一个蓄水湖。流经园内的南长河,是元代修建的通惠河上游河道,在高梁河上游筑人工河(即今长河),蓄引玉泉山水为湖;广源闸则是通惠河上游的头闸。
▲《元代通惠河二十四闸位置示意图》局部
▲早年的长河水道
明代,为使帝后龙舟不受广源闸所阻直驶西郊,就在南长河的南岸开凿一条河汊子,以利大船往来,紫竹院园址就是当时绕行御舟的河汊子“别港”。
清乾隆年间,仿照苏州城葑门外朝天桥港汊,“芦苇深处”的水乡风光,在这大片河滩上垒砌太湖石,遍种芦苇,取名芦花渡,俗称“小苏州芦花荡”。
乾隆修建芦花荡时,改“别港”龙王庙为“紫竹禅院”作为内务府官员和太监的办事处。
▲广源闸
▲广源闸吐水兽
明代万历五年(1577年),在湖北岸兴建紫竹院庙宇,为万寿寺的下院。清代这一带设有行宫和码头,皇室人员乘船去颐和园经过这里。
清乾隆年间在此仿修具有江南水乡风光的芦花渡,俗名“小苏州芦花荡”,还将南岸明代所修万寿寺下院,更名为“紫竹禅院”。
▲紫竹院水道
▲紫竹院码头
另在寺西侧修行宫,原有匾为“福荫紫竹院”。紫竹院由此得名。光绪年间重修。
1900年遭“八国联军”洗劫,辛亥革命后上述景观基本荒废。1924年6月,清室为了讨好京畿卫戍司令王怀庆,作为私产相赠。后来因政权更替,连年战争,行宫中的寺庙、房屋、陈设都荡然无存。
从1952年起,大规模的建园工程开始动工,使紫竹院面貌一新,初具规模。1958年再次修建,栽种花木,深挖湖塘。80年代,北京市人民政府按照宁静、幽深、朴实、优雅的园林特色重新规划,拨款重修,疏河浚湖,植树造林,设亭架桥,修葺庙宇行宫,至1987年“筠石苑”等景区建成,始成现有格局。
以竹取胜的自然式山水园
▲竹深似海,名副其实的“紫竹林”
▲竹子局部特写
▲竹叶上的雨水
▲竹子开花,引来小鸟驻足
紫竹院公园湖水中的鸭子
此时此刻的紫竹院公园里,千竿新竹,桃红李白,柳影婆娑,十里竹勃勃生机,一片青翠无限风光.。
逢夏,老竹新篁,绿荫可人,舒枝密叶,清风翠微,为海淀的夏添了一抹不一样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