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天台寺

2023-07-30       510 浏览

天台寺又名“地藏寺",“地藏禅寺”,位于九华山的天台峰顶,海拔1306米,为九华山位置最高的寺院.因天台是佛教徒朝拜地藏圣迹必到之处地,所以往往将天台称为九华山主峰,有到九华“不上天台,等于白来”之说。

地藏寺历史悠久,相传唐时金地藏曾在此居住,留有“金仙洞”遗迹。宋朝高僧宗杲笔下的天台寺已是“踏遍天台不作声,清钟一杵万山鸣”了。后寺废毁。明洪武元年(1368年)居士陈履泰捎资,住持僧昭莲重修,但士分简陋,仅是“茅屋几间草色青”。据《九华山志》载,明朝诗僧智仁曾在此寺著《雪华集》;明末清初有工于诗、书、画的默安禅师长期居此,使寺院有“诗寺”之称。嘉靖年间(1522-1566年),寺僧玺玉,巡山护林,几十年如一日,享年110岁,其事迹流传甚广。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僧尘子重建,名曰“活埋庵”。至清朝中叶,天台峰周围48座寺院已形成“八刹”,香火甚旺,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建,1920年住持彻德重修“天台正顶”,始为今日规模。1921年住持僧蘭田重修天台石板路。1936年大国师章嘉呼图克赠匾额一块,今已佚。1939-1949年住持僧义方重整仪轨,大振山门。

1955年青阳县人民政府拔款给佛教界重修天台寺。这座寺院原来是四层木结构走马通楼,长期以来,因受湿润空气和山泉流水影响,底层地板和立柱都又腐烂。为维持原来面貌,九华山管理处从1980年起动工改建。在极其困难的施工条件下,以最原始的搬运手段,把六百多吨建筑用料运驮到天台峰上,将底层的木结构换成混凝土结构,上面三层木结构仍然保存原有风格。这一处理方式,大在延长了原来建筑的寿命。1983年重修佛像,上漆贴金。该寺建筑面积一千五百平方米。现已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从古拜台向上,走完十王峰下一段弧形山路,沿龙头峰下的青龙背旁向前即至天台正顶,到在天台寺前,至寺前回首一看,左有龙头峰,右有龙珠峰,对面十王峰。龙头峰下为青龙背,在门旁骈立如屏,女名“玉屏峰”。龙珠峰,又名“天台冈”,上有一颗巨大滚圆的岩石,名“龙珠口”。传说九华是“活的龙脉”,青龙居此高处,这颗“龙珠”,则是它戏耍的宝物。十王峰迎面而来,谓之“十王朝地藏”。寺前岩壁上,有“非人间”等巨字摩崖石刻,寺门在龙头峰、龙珠峰间的渡仙桥下,由桥底登石阶十余步,即进入寺门。拱形桥上的横梁镌“中天世界”四个大字。全寺由三组民居式殿堂组成。横卧岭凹间,东面以峰脊(青龙背)为屏障,南以玉屏台作为墙身,西面和北面以突兀的巨岩为连接点,在凹陷地上筑高八米的石台基,构成平整的平面;殿宇的底部架空,下置蓄水井,整个建筑借高耸的悬崖峭壁隐蔽,既防风寒,又十分坚固。山门在大殿山墙南面,是一直径3.4米的卷拱下洞。进深4.2米,进寺门,过弥勒像后,一目了然,三进殿堂通连,宽敞、明亮、整齐。大殿(亦为万佛楼)宽10米,深13米,各种木质佛雕像悬满梁间,被香火熏得以铁铸一般。

出弥勒殿角小门,上冈头,可见岩石上有一凹下的巨大脚印,传说为地藏足迹。有路可行至捧月亭。亭建因龙珠峰上,高丈许,呈六角形,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用花岗石琢成,亭内石雕佛像、神台,前设石凿香炉。旁有平台,不大,四周是悬崖绝壁,有铁栏杆环护。前人池州太守李鉴溪曾作有《捧月亭赞》以纪其胜,称在台上能摘星、揽月,是观月出、看云海的佳境。在栏杆下一尺多处的悬崖下有“猕猴石”� ��似猕猴爬山。从寺后小门可到天台最高处——云峡。二块巨大岩石,并峙如门,祗容一人通行,右边岩石上直镌“云峡”二字,左边岩石横刻“三线天”三字。在此处看日出,观云海,无比瑰丽、壮观。“天台晓日”胜景,为“九华十景”之一。

每逢晴日,停立在云峰之上,拂晓前,凝视东方,启明星尚未坠落,曙光初露,眨眼间,一轮红日跳出山顶,天地一片光明,九十九峰清晰可辨,如在眼前。置身其中,确有“一莲峰簇万花红,百里春阳涤晓风。九十莲华一齐笑,天台人立宝光中”的美妙感觉。九华山九子岩九华山祗园寺九华山化城寺旃檀林龙庵长生庵吊桥庵畊礼堂诚仁堂九华山百岁宫九华山天柱峰景区回香阁小天台天池庵华天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