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口村覃氏民居和宗祠位于西乡塘区石埠街道老口村那告坡,时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2010年,老口村覃氏民居和宗祠被公布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老口村覃氏民居和宗祠,老口村覃氏民居和宗祠简介,老口村覃氏民居和宗祠-南宁市西乡塘区老口村覃氏民居和宗祠旅游指南
汪口景区
婺源,这些年似乎一直跟油菜花绑定在一起。每年的春天,大批的观光客奔向婺源,看那些一年一次的田园花开花落,抑或是以白墙灰瓦作为背景色的油菜花,在微风中的摇曳与悸动。
对于这些油菜花的短暂关注,反而超过了它背后徽派建筑沉淀多年的厚重的历史。
俞氏宗祠进了大门,就被满满的精致木雕所震撼
▶汪口村俞氏宗祠,一尘不染,蛛网不结,无燕筑巢
俞氏宗祠,一座规模并不很大的家族宗祠,位于婺源汪口村。这一版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由在京为官的族人俞应纶回乡省亲时带头捐资兴建。
俞氏宗祠有三绝:无须拂拭,却一尘不染;雕梁画栋,却蛛网不结;面水背山,却无群燕筑巢。皆是因为整体建筑均为古樟材质,燕虫自避,百邪不侵。
该宗祠中轴线为歇山式,坐西北朝东南,平面呈长方形,宽15.6米,纵深42.6米,周遭高10米的砖墙。占地面积665平方米,是一座以细腻的木雕闻名于世的祠堂。
宗祠为三进院落,由山门、享堂和寝堂三部分组成;布局严谨,结构精巧,工艺精湛。凡斗拱、脊吻、檐橼、梁枋、省替、驼峰等木构件均精琢细雕;采用深雕、浅雕、透雕、圆雕等多种雕刻技法。各种图案形态逼真、细腻繁复、寓意深刻、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国内古建筑专家誉为“古建筑艺术宝库”。
▶俞姓追溯到黄帝的大臣,及春秋战国俞伯牙
山门门首为在民间却很少木结构五凤门楼;门楼上题写着“生聚教训”四字匾额,取之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的故事:勾践被吴王夫差俘虏后,每日卧薪尝胆,并定下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计划,用十年的时间使人口多起来,并教育训导人民提高素质,强大国力。借这四个字在这儿,代表俞姓族人希望自己的子孙兴旺、繁荣富强的一种美好愿望。
俞姓的起源追溯到黄帝时期的一位大臣,上溯4000年
正门上方的木雕别名“福如东海”:中间是一对凤凰,面向着太阳,称“双凤朝阳”;往上一层是一群大象,称“万象更新”,再往上一层是浪花朵朵,称“风平浪静”,浪花之上是倒挂的蝙蝠,寓意着“福到门前”。
俞氏宗祠享堂两侧的对联是“万石家风当为孝悌、百年事业乃在诗书”,反映了以孝为本耕读人家的精神,享堂从上至下分别悬挂着乡贤、父子柱史、仁本堂的匾额。
最下面一扇落地屏风,上面镌刻着一则圣旨,封俞应纶两州刺史兼征讨大都督。
▶宗祠的雕刻,前后20年才完工
支撑长廊的吊柱,原本两边各雕刻一石狮子,狮子的头部顶住花托,支撑起长廊与屋檐的重量。很可惜,这狮子的头部在文革时被破坏了,砍下的狮子头有50斤重,被当作柴火给烧掉了。
宗祠的后面部分称为寝堂,有两层结构,以往高高坐在上面的是宗族中的族长或辈分很高、声望很高的老者。楼上部分供奉宗族列祖列宗的牌位,楼下有两副画像,是这一支汪口俞氏的先人俞杲夫妇二人的画像,台几上的三个牌位是俞杲自己和他的爷爷与父亲三代人。
据说,当时俞氏族人在建此宗祠时,附近的江湾村也建造了一座宗祠,规模比较大,占地十亩。于是俞氏族人发誓:不与江湾比大小,只在细处下工夫。所以整个宗祠内部的雕刻前后花了20年才完工,由此我们以想象出它的精细。
中国的姓氏文化,是炎黄子孙世代传承、永续的非常重要的纽带。尤其海外华人,更是将姓氏宗亲文化作为血脉相连的桥梁。
当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之后,这种血脉同宗的大学堂,将成为下一代启蒙的最佳课堂。
文章编辑| 婺小源 图文来源 | @好摄的老贺
如果要说到盐城城市发展的历史佐证,那盐宗祠便是一个很好的见证。而且水街盐宗祠可是国内唯一个“同拜五宗”的。它是由三座大殿组合而成的,今天就带大家来一一领略一下他的魅力
首先映入眼帘中间主殿供奉产盐之宗夙沙氏、经盐之宗胶鬲、管盐之宗管仲
管盐之宗管仲、产盐之宗夙沙氏、经盐之宗胶鬲
东殿供奉的是盐盘大圣
东殿盐圣殿
东殿盐圣殿
盐盘大圣
西殿供奉的是盐婆娘娘
西殿盐婆殿
盐婆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