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排卡苗寨

2024-06-23       474 浏览

排卡苗寨

排卡寨门前,清清的丹江河水蜿蜒而过,几十幢褐色的吊脚楼依偎在斜斜的山坡上。小小的村寨总有一种乐器的声音此起彼伏,那是制作芦笙的师父们正在为芦笙调音试音,年复一年。正因为这样,排卡苗寨更象苗疆一个巨大的音乐盒,一曲曲悠扬的芦笙在师父们屋内飘散开来,无论早晚雨晴……

苗族男人的音乐玩具

排卡距离雷山县城仅有3公里,全村有105户400多人。排卡在苗语里意为生产芦笙的小山村,其中“排”是指偏坡上的村寨,“卡”意为芦笙。

越过10多米长的排卡桥,就开始爬上缓坡进入寨子。村民们正在为窄窄进村小路修建排水沟,将道路硬化。“每家每户都要投一个劳力,否则,按每个工50元交纳。”村民们默默而顺从地遵守着大家共同制定的村规,这是几百年来形成的规矩。

支书莫里学说,苗族后生从小就接受芦笙的音乐声中长大,可以说,苗族孩子从童年开始,就与这个古老的乐器一起成长。长短不一的芦笙,就象苗族男人的玩具,伴随他们一生。在雷山县,排卡是专业制作这一乐器的村子,至今已有五代人的历史。他们制作的芦笙不但在雷山县家喻户晓,在全省也是赫赫有名。

现在,寨子大约有十余户人从事芦笙制作,每户人家每天大约可以生产5只芦笙。“如果是制造一只专业的,20多管的演奏芦笙,则需要一周甚至更多的时间”。

芦笙是一种簧管乐器,

音色明亮浑厚,

可用于独奏、重奏和合奏。每当年节吉日、婚嫁之时,

或盖房起屋、贵客临门,

甚至年轻人谈情说爱,

苗族人民都要吹起芦笙,

载歌载舞。故自古就有“苗族不离笙”之说。

也许正因为如此,当地人对芦笙极为爱护,但谁也不知道是何人发明了这种乐器,何人将这个技艺带到了排卡?口耳相传的历史中,有两个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莫里学说,在很久以前,排卡的年轻人在农闲时无所事事,因而滋生了打架的坏毛病,苗族祖先得知此种情况后,发明了芦笙。从此,大家闲暇时,围成圆圈载歌载舞,彼此增加了友谊,芦笙给大家带来了心灵的愉悦。

和这个故事相比,另一个传说则充满浪漫色彩。58岁的莫厌学说,在很久很久前,一位苗族少女非常美丽,她的美貌被深山里的一只老鹰所吸引。一天,这只巨大的老鹰将这个美丽的苗族少女劫持到了森林深处。苗族先民们,动用了上百个鬼师占卜寻找都未能找到这个少女的踪迹。一天,一个外村的苗族少年经过一片树林时,听到了这个苗族姑娘的呼救声,勇敢的少年,用手中的弩将-的老鹰射死后,救出了美丽的苗族姑娘,并将其送回了家中。

这位苗族姑娘得救后,心里十分思念这位英俊的苗族少年,她将心事告诉村里人,大家为了帮助她寻找心上人,发明了芦笙,并吹奏着芦笙四处打听这位少年的消息,故事的结尾十分美好。有情人终成眷属,大家吹着芦笙在歌坪上,一起歌舞。

讲故事的老人莫厌学是当地的名人,凭借着制作芦笙的手艺,他是中国芦笙制作技艺的非特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这可是了不起的殊荣。

莫氏芦笙掌门人

在排卡寨,制作芦笙的人有两类,一种是专做旅游商品类,另一种是制做专业演奏类的艺人,莫厌学属后者。他的家,就在进村的道路旁。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为贵州省民族文化宫赶制33只形制各一的芦笙、芒筒。他指着订单说,按要求两天后就要交货,但现在看来已经不太可能。县里有关于民族文化传承的会议都需要他的参与,全国各地的记者慕名采访也耽误了不少时 间。

2006年,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经国家文化部确定,贵州省雷山县的莫厌学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在排卡寨,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位开朗健谈的老人,因为是制作芦笙的好手,所以坐着飞机出外很多次远门呢。

从上山砍竹开始,一直到乐器发出悦耳的音乐,需要40多道工序,最繁重的过程是将竹子剥磨光洁,最核心的就是制作簧片。莫厌学对簧片的原材料挑选十分苛刻,他四处收集铜锣后,将铜锣打碎重新熔炼,最后才成型打磨。

“好的簧片,轻弹一下,在1秒钟内可以反复颤动50次,如果低于这个次数就不算是合格。”

老人每天在窗台下,用最古老的方式打磨簧片、削制竹管,他面前一根支撑用的木棍已经被磨得光亮照人,他一生用过四根这样的棍子,细细一算已将近30年。

莫厌学说,在100多年前的排卡,莫氏的苗族先辈将制作芦笙的技艺带到了这里,但却恪守着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习俗。他是家族时里这门技艺的-传人,不希望也不张这种陈规。

“贵阳龙洞堡机场开通那年,一下子订了7000只芦笙。我们全寨人统一学习,统一制作,最后大家从过程中尝到了甜头,当然愿意参加近来。在具体的细节上,我丝毫没有保留,但任何技艺都需要两样东西,一是天赋,二是后天的努力,缺一不可。”

每天,排卡村的人总会经过老人的小屋外,里面传出芦笙的声音时,大家明白,这个寨子里技艺超群的“莫掌门”又开始了一天的劳动。

54莫里学是莫厌学的弟弟,他的妻子、儿子、儿媳一家四口除了劳活,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制作芦笙上。名气虽不如哥哥响亮,芦笙但却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成为当地的小康之家。他说在当地,大部分有规模的工坊都是莫姓,都是从四代前的祖辈传下这门手艺,这个家庭也曾经向外姓传授过技艺,但大都未成气候。

“大师”的发明

来到莫畏强的家中,47岁的苗族汉子也正在打磨簧片,言语之间,他不停表示屋内有一位“高人”正在创作。疑惑之余,推门一看,屋内竟是一个年轻后生,这是莫应光的“老满”(小儿子)。

21岁的莫铭是贵州大学艺术学院07年音乐表演班的大学生,他的专业芦笙表演。正值暑假,莫铭正在家里赶制自己的“发明”。莫铭说,父亲做的芦笙虽好,但吹奏起来,总觉得音域不够。为此,他整个暑假都是制作一只26管的专业演奏芦笙。班上也有吹芦笙的同学,他觉得自己自豪的就是,自己有制作芦笙的优势。

莫铭说,父辈们的制作的芦笙虽好,但是外观千篇一律,都是暗黄色的本色。与汉笙相比,缺乏时尚,没有变化。为此,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想象,在竹质的竹管和共鸣管外,套加上一层不锈钢管。“这样,即保留了芦笙的原有音调,在外形上也有很现代,最起码是别具一格”。

现在,莫铭的作品已经问世,完全可以想象,这个年轻的苗族后生,手持酷似钢质的芦笙,吹奏专业的乐曲时,在排卡古寨的歌舞坪上会赢得多少羡慕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