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肇兴侗寨(贵州凯里):
黔桂湘三省交界地区为侗族主要分布区域,黎平县位于贵州东南角,与广西桂林市和湖南怀化接壤。距黎平县城30多公里的肇兴除了具有中心地理条件,加之侗族民俗文化、建筑风格在当地得以集中表现,使其成为侗族的民俗文化中心。在西方的游客心目中,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有两处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特征异常凸显的旅游资源,那就是云南丽江地区和贵州凯里地区的少数民族风情。当发现神奇的肇兴侗族风情可与丽江媲美时,肇兴一定成为广东居民又一首选旅游目的地。黔东南作为中国苗、侗少数民族文化的最大汇集地区,它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和别具特色的民族风情,而作为我国侗族大规模集居中心,非肇兴莫属;其次,国内规模最大的侗寨鼓楼建筑群落坐落于该地,侗族建筑布局巧妙,花桥、鼓楼、溪流、吊脚楼相间,只要置身其中,必驻足长留。黎平县地区以山地为主,肇兴侗寨则处于一狭长谷地,侗族建筑密集,形成罕见的布局风格。当地耕种的梯田多沿山势分布,常为云雾缭绕。到了春天,油菜花开时节,景-人。
侗寨
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中的一处狭长地带,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
肇兴侗寨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称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今天的肇兴侗寨,在历经千年历史长河的荡涤后依旧保留着它特有原始的风貌。
为了领略侗寨的恢宏,必须找到制高点。两侧山上均有,但最佳拍摄点在中学。
中学坐落在不太高的小山头上。在操场边缘,我架起了相机,拍到了侗寨全景,其中的五大鼓楼清晰可辨。听门卫师傅说,这里拍出的全景照包含了百分之九十的民居,这里又比其它拍摄点都好找、好走。怪不得我在门口值班室登记时,看到登记簿上来客一栏填的几乎全部是摄影人。
鼓楼
肇兴以鼓楼群最为著名,其鼓楼群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被誉为“鼓楼之乡”。鼓楼的建筑吸取了汉族古代建筑的精髓,又突破了塔楼的常规,下部呈方形或六边形,瓦檐呈多角形,飞檐重阁,像一座宝塔,非常醒目。鼓楼是侗家人-和娱乐的场所,也是侗寨的标志。鼓楼具有历史悠久、造型美观、结构独特、用途多样等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民族民俗文物价值。肇兴侗寨共建有鼓楼五座、花桥五座、戏台五座。五座鼓楼对应于五团而分别取名,外观、高低、大小风格各异,蔚为大观。
五大鼓楼的平面均为六边形。智寨、信寨、义寨鼓楼都是十一层,仁寨鼓楼七层,礼寨鼓楼十三层。顶部均为八角攒尖顶。顶端置葫芦形塔刹。鼓楼内雕梁画栋,多书有楹联。
那天不是节日,也没有-,鼓楼发挥的功能只是供人休息。只见鼓楼内的长凳上,坐满了飞针走线的女子、侃侃而谈的老妪和下山棋(棋子就地取材、棋盘随手画成)的老汉。智寨鼓楼里两个人下山棋,围观者有五六人。
侗衣
为了了解侗人的民俗和日常生活,我从西到东、从东到西往返许多趟。中间一条横穿肇兴的街道兼公路,是黎平、三江之间的必经之路,也是肇兴的商业大街。而我来往较多的却是与之平行的小河两岸民居旁。这里挂遍了侗布,到处可看到妇女在捶布。
做侗族服装的侗布,是用棉花纺成线后用土织布机手工制成。然后浸染成青色或深紫色,晾干后叠在一起,放在一块光滑的石块上用木槌反复捶打,把棉花里� �的油脂捶击到布的表面,使之增加硬度和亮度。捶的时间越长,表面越亮,侗布也越贵。在一户人家门外,我看那妇女捶布足足看了十分钟。
侗布在侗族老人们手里做成一件一件的侗衣是很费功夫的,尤其是女孩子穿的侗裙。用手工叠成数十个细细的褶,在长时间的挤压下定型后,成为短小的百褶侗裙。一件侗裙,从布料开始,差不多要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制成。因此价格不菲。即使当地人买,也要数百元一套。
太过复杂的工艺和太过消耗时间,使现在的侗家姑娘很少自己做侗衣,甚至很多女孩已经不会这门手艺了。她们平时喜欢穿城里买的休闲服,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把母亲做的侗衣穿在身上。当下,那些既便宜又轻柔的仿侗衣,正在占领年轻人的衣柜。有人担心:这样下去,侗布工艺是否会失传?
侗人
当这里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后,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寨子里人们观念也随之发生着变化。旅游者不仅带走了这里的宁静,也带来了外面的花哨。我离开小河两岸,在街上溜达时,仿佛回到了家乡的集镇。肉摊、菜摊、鱼摊,应有尽有。超市、旅行社也看到好几家。当然,最多的还是旅店和饭店。靠近街面的侗人,都在自己家的一楼开了商铺或饭馆;很多人拥有了自己的家庭旅馆。我下榻的“吴家可归”旅馆,两人标准间虽然面积很小,却也“五脏俱全”,且只有50元一间。对于遍地开花的小旅馆来说,能揽到生意也很开心,因为街上不乏全新的中档宾馆。据说好多原来在外打工的青年,这几年纷纷回家经商发展。
一天多的经历,我已深切感受到侗人对变化的期盼。但如果真有一天,这里的钢筋水泥超过了杉木青瓦,大厦高过了鼓楼,流行歌曲淹没了侗族大歌,侗布不见了踪影,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还会存在吗?人们还会路远迢迢趋之若鹜吗?但愿我这是杞人忧天。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镇
电话:0855-6130720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用时参考
1-2天
交通
(1)从江——肇兴
a、高铁从江站离肇兴侗寨约3公里,乘肇兴公交直达侗寨门票处,票价2元
b、在从江汽车站乘7:50、13:00至肇兴的班车,19元/人,约3小时。也可先从从江乘至洛香的班车,7:00-17:30间平均40分-2小时1班,16元/人,车程约2小时,再从洛香乘三轮车至肇兴,4元/人,约20分钟。洛香步行前往肇兴约半小时。两广地区的游客可直达位于洛香镇的从江火车站后再转往肇兴
(2)黎平——肇兴
黎平汽车站有直达肇兴的客车,每天9班,7:20-16:45,票价21元。间隔约1-1.5小时,自驾车在黎平南站上高速,向南行驶,在从江东站(洛香)下高速,然后左转沿纵一线(洛香岔路口至肇兴主干道)直行至肇兴。行程约45分钟。
门票
老年人50元,1.2米以下的小孩免票;
1.2米-1.4米的小孩半票,学生凭学生证可享受半价。
景区内电瓶车每人10元。
肇兴侗寨最主要的景色可能就是这里古风古色的建筑了,但是在这里除了这些建筑以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景点也是让人流连忘返的。废话不多说,大家一起看游记吧。
到了肇兴侗寨门口,却不像攻略中所说的那样可以开车直接进寨,需要把自驾车停在门口的停车场,有专人负责看管,要买电瓶车票,凭票可以多次进出,对于记性不好的人来说,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这是景区里边门口边上的鼓楼群,就是在这里表演迎门酒的歌舞。
歌舞表演很短,就几分钟的工夫,但不等到时间是不行的,酒是真的,想喝的可以往前走。
景区里还有一些原住民,自己的房子一部分自己住,一部分开发出来搞民俗。到处都是染布的塑料桶,各个阶段的都有,那个气味很刺鼻,臭烘烘的,最后的布都需要挂到竹竿上晾晒,还要不断的敲打,应该是让布柔软的。到处是住宿的地方,可以到里面砍价再住,都是些有特色的木楼,隔音效果很差,还好,我们住宿的地方一个楼层就只有我们一家,很安静的睡了一晚上。
晚上的歌舞表演真的很震撼,场地不大,但效果不差,我们住的地方就在表演场的对面,非常近,只是出来后绕了两圈才找到地方,闺女占了正中间的第一排,从头认真地看到尾,没有找我们要手机,她甚至都忘了拍照,看来她真的是被吸引住了。我们看过很多这样的实景演出,像婺源的梦里老家、泰山的封禅大典等等,都价格不菲,但是这个免费的特色表演真让我们感觉性价比超高,真的没有白来。
没有到堂安梯田去徒步,只在寨子周边欣赏了一下梯田,也同时解决我们一直以来的心中疑虑,原来这些真的是稻田,里面真的有水。自己不亲身看一眼,怎么都是有疑惑的。
肇兴真的很美,贵州的山、水、林、田、路、人都很有特色。美丽的黔东南是我们自驾最远的地方,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往家的方向走了。
从荔波到肇兴侗寨怎么走
现在荔波汽车站己经有直达客运班车到榕江汽车、高铁站啦!不用到三都去转车了,实在太麻烦了,坐荔波直达榕江的车约3个小时左右可以到达榕江高铁站了,再从榕江高铁站到从江高铁站只需23分钟17块铁的高铁票就可以到达美丽原历的肇兴侗寨了。荔波发车时间每天9:10,榕江返回荔波每天中午13:20分发车,全程空调、全程行驶约3小时到达终点站荔波。
肇兴侗寨的文化特色还是比较鲜明的。民族文化和风情也是什么浓厚的,大家来肇兴侗寨游玩时可以体验一番这种不一样的风情,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肇兴侗寨有风情与习俗吧!
侗族吃食
在侗家人的心目中:糯米饭最香,甜米酒最醇,腌酸菜最可口,叶子烟最提神,酒歌最好听,宴席上最欢腾。侗族人民的饮食以大米为主要食物,普遍喜食辣椒和酸味。用油茶待客,是侗族人民的一种好客习惯。侗族成年男子,普遍喜爱饮酒,所饮酒类大都是自家酿制的米酒,度数不高,淡而醇香。
侗族一般习惯于清晨做好一天的饭菜,带上山去食用。侗族人喝的茶专指油茶,它是用茶叶、米花、炒花生、酥黄豆、糯米饭、肉、猪下水、盐、葱花、茶油等混合制成的稠浓汤羹,既能解渴,又可充饥。
侗族服饰
男穿对襟短衣,有的右衽无领,包大头巾,女子上着大襟、无领、无扣衣,俗称为“腕襟衣”,下穿裙或裤。惯束腰带, 包头 帕。用黑、青(蓝)、深紫、白等四色。黑青色多用于春、秋、冬三季,白色多用于夏季,紫色多用于节日。
女裙分季节,多用黑色。讲究色彩配合,通常以一种颜色为主,类比色为副,再用对比性颜色装饰。主次分明,色调明快而恬静,柔和而娴雅。
侗族建筑——鼓楼
鼓楼是侗族的标志,是侗族村寨政治、文化活动中心,一般是一个村寨一个鼓楼。肇兴侗寨有仁、义、礼智、信五大房族,每一个房族建一个鼓楼,所以寨中有五座鼓楼已被列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世界之最。花桥,也叫风雨桥。它既能聚气又能拦挡风水,是侗族人心中的福桥。
整个寨子为陆姓世居侗族,全寨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即“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团。
做侗绣
侗族30-50的女性基本都会刺绣,而且是为了给自己缝制衣服穿。所以我们走街上看到当地人穿着花样繁多、色彩绚丽的衣服,很可能就是她们自己一针一线做出来的(普通的民族服饰店里估计很少手工的)。不过据说侗族年轻女性也不太愿意传承了,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存在。
打糍粑
做糍粑是侗族流传下来的习俗,过年每家每户都会做。把蒸熟的糯米打成泥,再搓圆压扁,很有在老家过节的气氛。
体验蜡染
体验蜡染需要到博物馆,人多的时候要提前预约,博物馆里会有一些展品供参观。整个蜡染工艺比较繁琐,所以大部分体验者只是去体验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