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古代军事险隘桑木关

2024-07-29       730 浏览

绥阳县城东7公里处的桑木关,是古代播州通向正安、连接四川的重要通道。桑木关高数百丈,两边悬崖如天梯笔立,中为千寻鸟道,有一夫挡关,万夫莫开之势。《明史》称之为“军事险隘”,为兵家必争之地。

明万历25年(公元1597)播州宣慰司杨应龙叛乱,明王朝调遣24万大军,命川湖总督李化龙为统帅,分兵两路进军播州。川南路将领马千乘率军由南川经道真入播。其妻秦良玉“另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行至绥阳桑木关,守关播军据险发射“药矢”(毒箭),与官军拼死相抗。秦良玉联合酉阳诸军,分左、中、右三路攻关,经过激烈战斗,终于攻下桑木关,为明朝川南路大军平播立下首功。这场战斗,被载入了《明史》。

清朝咸同年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桑木关又笼罩着战争的烟云。为增强防备,扼止义军攻占县城,咸丰8年,绥阳县令江炳琳在县城古城墙上添筑睥睨(城墙上的小墙)的同时,又在桑木关的关口修筑一道石墙,石墙正中开一道门,门楣为一块三米长的条石,条石上阴刻“绥正锁钥”四个大字。但是,这“锁钥”并未能锁住阶级矛盾演绎的一幕幕战争戏剧。同治二年四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部将李辅成率义军万余人进入绥阳县,攻陷桑木关,抵达旺草,在渡头河与“钦命贵州督办军务大臣”劳崇光率领的清军激战八昼夜,突破擦耳岩诸险隘,使清朝“练勇伤亡过半”,然后经正安入四川。

同治三年,湄潭把总吴元彪反叛清朝,攻陷绥阳县城自立“总镇都督府”。四川布政司刘岳昭奉命统四万官军征讨吴无彪。先锋李嘉福取道川南先期到达旺草,绥阳把总廖镇儒带团练数百人为向导驻扎桑木关,并设粮台。李嘉福于是率先锋、右翼,护后三营进屯桑木关,拉开了攻打绥阳县城的战幕。接着,刘岳昭率大军入绥,在黄土坎至千工堰一带垒土筑堤灌城,迫使吴无彪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解放初,土匪猖蕨,桑木关烽烟再起。1950年1月18日,解放军指导员王保臣带领工作队到桑木关下的桑木乡公所接管伪政权。伪乡长谭西民勾结40多名土匪攻打乡公所,工作队突围时,指导员王保臣和工作队员褚明义牺牲在桑木关下。1950年3月,解放军16军136团机炮连枪榴弹班12名战士,在团后勤处管理员贾玉铭带领下,前住何家坝乡发动群众征粮支援大西南前线。“川黔湘鄂-救-第九纵队司令”雷三匪部支队长王少清得到密报,纠集240名土匪预无埋伏在桑木关内和两面大山上。当解放军行进到离关口30米时,土匪响起了密集的枪声。解放军英勇还击,用枪榴弹压制匪徒的气焰。后来营长郭笃德率领增援部队赶走,向关口发起冲锋,敌人才怆惶逃窜。在这次战斗中,因开始敌众我寡,枪榴弹班战士孔祥科和龚兴修光荣牺牲。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他们的鲜血洒在了桑木关下……

56年过去了,408年过去了,那道“绥正锁钥”的石门,不知人间沧桑巨变,依然在夕阳的余辉里,镇守着这道千古雄关。

桑木关作为军事遗址和古战场的旅游资源,尚鲜为人知。其实,到桑木关参观军事遗址,凭吊古战场,缅怀为绥阳解放事业牺牲的先烈,同时欣赏这里“乔木势参天,青山拖白练”的山水风光,开展观光与探险旅游,倒是十分理想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