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云山世第

2024-07-14       936 浏览

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仁首乡棠港大队牌楼赵家,村民称之为“牌头”,今存古建筑群,其核心部分为一个矩形的大院子,为云山世第。

云山世第是村子的中心,村子里的房屋围绕着这座祠堂而建,形成了“四街八巷”。由于房屋密集,屋檐相靠,过去在街巷里行走,可以“晴天不见灰,雨天不湿鞋”。

在云山世第中,最古老的部分并不是处于中轴线上的祠堂建筑组群,而是处于北侧的一路二进住宅建筑。村民称北侧的一路为“老屋”,都说是先建了老屋才建的祠堂。

根据相关专家调查结果显示,老屋的建造时间的确早于祠堂,由此可知这是一个先建内部住宅、后建外部围墙或围屋的围合式建筑群。

相传,迁徙到这里的赵氏家族有三兄弟,牌楼村是其中一支。其他两支,则分布在附近的云村和箭头村,而牌楼村是最为兴旺的一支。

有村民认为,牌楼赵家村的建造者为赵匡胤的后裔赵徵,云山世第的建造者也是赵徵。但是,村中的老人告诉记者,云山世第的建造者应该为赵瑺(赵徵的后人)。

云山世第围墙内外现存众多房屋的建造时间可以从古代一直排到近代、现代。虽然近代以来村民的改建和改造对这一古建筑群的原貌和完整性造成了很大破坏,但是其核心部位即中部的两路二、三进主要建筑物,至今仍然保存得基本完整。

梁架造型与结构基本上是明代早期的,梁架为微弧月,明栿却没有髹饰。结构上明间里槽为抬梁减柱造,在前金柱的位置上用一根与大梁等径的楣梁,架大梁于其上,于是减去了二根前金柱。大梁后部坐于后金柱顶上,上部以大坐斗与出要头的准十字斗拱承托二梁、三梁。后金柱之间连以额枋,上设普柏枋,后檐柱与金柱间则以穿插枋相连。前檐柱上有额枋与普柏枋,以大坐斗承担一条内弯翘中部,外面托住外檐檩,里面托住下金檩。大楣梁与前檐之间的联系依赖于次间山面的大排穿斗架。圆檩皆用上下双重,本地话中檩称为“桁”,下檩称为“梁”。明间两扇抬梁架保留了一定的宋式大木作风格。

靖安县工作人员表示:“前金檩下的楣梁减柱造和前檐下的内弯翘也使用了早期的大木作法。祠堂的柱础都是木櫍矮覆盆八方座样式,各个柱础之间的形制也往往有微小的差异变化,可能是多次维修更换的结果,其风格造型代表的时代皆不出于明代洪武到永乐年间。”

门厅柱础是此建筑群中年代最早也最重要的构件,与祠堂柱础用花岗岩材料不同,此厅柱础所用石料为豆青石,石质不仅细腻光滑,而且密度大、硬度高,特别耐用。造型为木櫍翘唇扁覆盆八方座,具有典型的早期特征,与此村始建于元代早期的结论完全吻合,有较高的文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