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堡古城
吴堡古城,又叫吴堡石城。位于吴堡县宋家川镇北2.5公里黄河西岸山巅。吴堡古石城是西北地区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千年古县城,它地处黄河高原之东陲,黄河中游之西滨,扼-交通之要冲,头枕黄河,东以黄河为池,西以沟壑为堑,南为通城官道下至河岸,北门外为咽喉要道连接后山,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地,它又坐落在黄河天险之石山上,所以被古人誉为“铜吴堡”。
一、地理位置和环境
吴堡石城位于陕西省吴堡县城东2.5公里处的独立山梁上,城东下临黄河,河东为山西省柳林县军渡镇,系吕梁山脉。南为南坛峁,有大路与现县城相通。西城墙外为大桥沟,沟西为新庄山。地理座标为东经110o30',北纬37o30',海拔高度约793米,北门外为先农坛、校场坪。城内及城北、南遍植枣树、杏树等经济树木。城内土壤为黄色粘土,厚约10—20米,下为基岩。城内现有居民5户约20人;校场坪北为焉底村,住20户80人;大桥沟西为新庄村,约住100户450人。
二、历史沿革
吴堡石城始建于五代时期北汉政权,为吴堡寨,北宋为寨,金正大三年(公元1226年)设吴堡县治于此,元、明、清及民国各代,皆为吴堡县城。这里设寨一千余年,设县城710年。1945年移县治于宋家川镇,古城遂为城关镇的一个行政村(现名古城村)。
三、保存现状
吴堡石城依山而建,平面呈不规则圆形,城周长1125米,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城墙内为黄土夯筑,外为石砌,条石拉筋。城垣残高1.6—11.2米。城垣设东、南、西、北四门,上均建有门楼,今门楼皆毁。原门上所嵌石刻题额现仅存西门、南门二处三块。城垣西墙、北墙各设马面一处,东北、西北角设有角台。城内原有南北大街一条,店铺数十处及历代衙门、娘娘庙、祖师庙等,现皆残破不堪。四十年代侵华日军隔黄河炮击石城,使城内部分古建遭毁,城墙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城内现存数处清代窑洞式民居,保存相对完整。
四、历次维修情况
据史料记载,金(伪齐)阜昌八年(公元1137年),曾对石城进行过维修。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十七年(1538年),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对石城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复,增设了南门瓮城。2001年,对石城西城门及城墙局部进行了加固、维修。2003年,对石城南门及部分城墙进行了加固、维修。
五、保护级别
1982年,吴堡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榆林市吴堡县宋家川镇北黄河西岸山巅
类型:古镇古村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吴堡县,隶属于陕西省榆林市。
吴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5000多年前,这里绽放出灿烂的人类文明之光——龙山文化。金正大三年升吴堡寨为县,始定名吴堡县。
属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吴堡县扼秦晋之交通要冲,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是陕北通往华东、华北的桥头堡。
吴堡自然条件较差,地表出产不足,地下宝藏却很丰富,有质高量大的主焦煤,有一取多用的煤成气。
旧石器时代中期本境已有先民活动。1923年县境内发现有打制的石斧、石刀,近年先后三次文物普查发现很多旧石器时代遗址。
千年石头城,人去城已空。荒草掩石墙,枣树正青青。”诗中描述的石头城就是历史上被称为“铜吴堡”的千年古城——吴堡石城。
吴堡石城坐落在吴堡县城东北2.5公里的秦晋峡谷中一个独立的山梁上。古城内有一条古时遗留下的街道,长约300余米,街道两旁建有房屋30余间。城里的房屋建筑基本上是明清时期建造的,均为窑洞式的结构。
吴堡石城最具特色的是,整个古城全部由石头建成。石头的城墙,石头的城门,石头的庙宇,石头的民居,石头的街道,石碾石磨……整座石城就是一座用石头雕琢而成的博物馆。
漫步石城中,繁华已经远去,没有人声喧嚣,路旁的院子里早已经没有人居住,院门半掩野草疯长,枣树下铺满一地落枣, 石磨上生满了苔藓 ,呈现出一片寂寥的感觉。在这里,时光仿佛变得很慢,还可以让你窥见千年前的模样!
吴堡地处黄土高原,少大块的石头,古人1000年前,用汗水和智慧修建了这座壮观的石头城,非常了不起的工程。古城曾拥有一派繁华与昌盛的景象,也曾经历数次血与火的洗礼。难得的原生态石头城,不虚此行!
朋友们,你来过吴堡石城吗?您想来吴堡石城吗?您对吴堡石城的旅游开发有什么好的建议?
一起评论聊一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