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遗址生态公园是凤翔继东湖之后的第二大标志性城市公园,位于凤翔县城新区大道北侧,占地面积150亩,总投资2300万元,2008年的5月份开工建设,2009年的10月份竣工开园,历时17个月。墙遗址生态公园的建设是2008年县委、县政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点工程,同时也是一项惠民工程。
城墙遗址生态公园的建设以挖掘凤翔的历史文化、展现凤翔的人文特色为出发点,按照景观、生态、游憩三位一体的新景观设计理念,整个公园端庄秀雅、古朴大气,从材料的选择、广场的铺设等都是以恢复明唐风格为主。公园的设计是一个半径320米的四分之一圆,分为城墙遗址浏览区、滨河景观浏览区、水榭舞台观光区等四个功能分区,包括城墙雄姿、演艺广场、城河倒影等20多处景观小品。
城墙在历史上,凤翔的古城墙长约6.1公里,是唐末岐王李茂贞所筑。后因历史原因,城墙毁坏,留下的部分基本呈一个L型,位于原城墙的西南角,高为10米左右,保持了原城墙外陡内缓的基本特征,这段城墙是县城目前仅保留下来的三处遗址之一,也是整个公园里面的灵魂建筑,十分珍贵。
栖凤湖和栖凤亭顾名思义的意思就是凤凰曾经栖落过的地方,凤翔古为雍州,是华夏九州之一,唐安史之乱时,唐明皇李隆基曾被迫出逃蜀地途经古雍州,当时古雍州的城墙由于年久失修,部分倒塌,于是守城太守命全城百姓筑以新城墙,以防外敌,可是非常奇怪的是这个新城墙一修起来,便会无缘无故的塌掉。在三筑三踏之后,雍城百姓便人心惶惶,如同大难来临。有一天夜里,在天降一场大雪之后,守城的太守沿着倒塌的城墙走来走去,正在思考的时候,忽然,他发现有一只凤凰悄然而至,落在了城墙脚下的一个湖边,在喝饱了泉水之后,踏雪绕城数里,然后振翅而去,太守非常的高兴,认为这是一种吉祥的瑞兆。第二天,他带着百姓沿着凤凰在雪上踏过的印迹,筑以新城墙,结果一牢永固,不再坍塌。所以在唐明皇的儿子唐肃宗继位之后,因为这个“金凤踏雪”的传说故事,便将雍州改为了凤翔,所以在城墙下面修建了栖凤湖和栖凤亭,以向众人昭示凤翔这个城名的来历。
水榭舞台观光区舞台虽然不是很大,但是为附近的居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休闲广场,同时在这里也可以举办文艺演出活动。2010年3月份,县文化旅游局在此举办了秧歌舞大赛。栖凤湖中心装有水幕电影,春夏两季气候比较适宜的时候,会在周末的晚上播放水幕电影,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在公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安置了隐形的音响设备,每当傍晚时分,在此休闲散步的群众非常多。
到达方式:乘西安至凤翔大巴,在县城下车即到
联系电话:0917——7212523
西便门城墙遗址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便门桥区的三角地,是围绕明北京城城墙遗存而设立的公园,为西城区的区属公园。
公园内的明北京城城墙遗存在2013年作为"明北京城城墙遗存--西便门段"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明城墙在建国后被毁,现在残存下来的只有正阳门、正阳门箭楼、德胜门箭楼、东南城角楼、内城的南城垣和西城垣残段。其中东南城角楼、内城的南城垣位于崇文区,也已经被辟为遗址公园,正阳门、德胜门箭楼也都对外开放。
西便门早在1952年就被拆除,是北京城第一个被完全拆除的城门。但阴差阳错的是,紧挨着西便门城楼东侧却有一段195米的城墙保存了下来,成为珍贵的明城墙遗址。1988年对这一段残存的城墙进行了修复,在原来的夯土墙外,包上了一层城墙砖,但保留7处断面遗迹,并复建了一座城楼。
城墙旁还立了一块汉白玉石碑,上面刻着《明北京城墙遗迹维修记》,看落款,发现这篇碑文“来头”不小:“侯仁之撰文,刘炳森书丹”。若干年后,这块碑也将成为珍贵的文物了。
【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
公元1153年,大金国海陵王完颜亮已经习惯了金中都的繁华生活,于是将金国的首都从白山黑水边上迁到了山环水绕的中都,也就是燕京,从此开启了北京作为中原王朝首都的历史。
公元1276年,蒙古忽必烈灭亡南宋,建立了大一统的王朝大元,将首都定在了北联朔漠,南抵黄淮的北京,这里第一次成为大一统王朝的首都。在元朝时,刘秉忠按照《周礼考工记》的记录,大肆营建了北京城,取名大都,这奠定了日后北京城的雏形。
1406年,燕王朱棣问鼎天下,将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开始营建新的北京城,到1420年,北京内城全部修建完成。正统年间,国家财政充足,将原来北京城城墙加固,在夯土外包砖,并修建了9个城门的防御体系,南城墙从东到西依次为: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并在城池四角增设四个高大的角楼作为防御工事。
公元1644年,白山黑水来的满族人越过山海关,建立了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清朝,他们将繁花似锦的北京城再次定为首都,原封不动的继承了明朝留下来的北京城。1911年,清朝覆灭,民国时代,大量的外地人迁居北京城里,导致城市人口暴涨,为了方便出行,对北京城墙进行了小规模的拆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北京再次成为首都,更大规模的人口涌入北京,使得北京整个城市拥挤不堪,北京城墙已经严重影响北京城市的发展,于是政府作出决定,拆除老北京城墙,到1969年底,北京城墙基本拆完,仅保留正阳门城楼和箭楼,德胜门箭楼和崇文门东边一段残破的城墙和角楼。
提起崇文门这段保留下来的城墙,还有一段轶事,崇文门东边为北京火车站,车站在城墙两边建立了很多民房供铁路职工居住,很多房屋直接以城墙为靠墙,而这段城墙的位置又因为在火车站范围里而得以保存,躲过了被拆毁的命运,这也正应了那句古话: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但也是城墙毁坏非常严重。
进入新千年,国家物质生活日益丰富,随之而来的是精神层次的提高,进而也就从新审视了这座拥有三千年历史的北京城,于是就开始着手恢复老北京城的样貌,将这段隐藏于棚户区的明代城墙作为起点,开始修建一座以明城墙为主体的公园,城墙周边的居民积极响应号召,携手共建明城墙遗址公园。
经过几年的建设,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初步建成,一条长1.5公里的城墙矗立起来,很多城墙城砖都是北京市民捐赠,虽然无法恢复到原貌,但是残存的城墙也是一种诉说。
城墙马面
明城墙的东南角楼也得到了修复,成为明城墙遗址公园的一部分,在角楼里边有一个博物馆,展示了北京城内城九个城门和外城七个城门的原貌图片,还以图片,实物和模型的方式展示了北京城城防的旧事,似乎在向参观者诉说了古老北京的厚重历史。
在城墙南边,开辟了绿地,种植了很多槐树、月季、桃树等树木作为点缀,每到春暖花开的时候,花红柳绿、鸟语花香,行人往来,乐在其中。
东南角楼
城楼模型
拆拆建建,对对错错,此一时彼一时,拆有拆的理由,建有建的道理,这600年的城墙,见证了游牧民族的盛衰,见证了中原王朝的兴亡;她用厚重的城墙,抵抗英法联军的炮火,抵抗着八国联军的枪炮,抵抗着日本的蛮横入侵。
今天,她又将以包容的精神迎接着四面八方的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