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 绍 天台山位于汉中市区以北18公里,是国家2A级景区。这里自然风光绚丽,名胜古迹众多,有“天台十八景”的称谓,历来是汉中的旅游胜地。经区内有-山庄、天台索道、客运专线等旅游设施,可满足游客的需求。 哑姑山又名金斗山、宝峰山。传说瑶池荷花仙子下凡到留坝马道飞仙沟变为哑女,受观音点化,采药炼丹,普救山民。后来上金斗山隐身归天,后世人修庙纪念,改金斗山为哑姑山。哑姑山奇峰独立群山之中,从南天门到观音顶,依山势地形建有大小殿院几十间,神像数百尊。 交 通 乘13路公交车可到。
陕西汉中市
“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她就是这样的女子,岁月待她特别温柔。人到中年,依然形貌姣姣,特别是身上有一股清澈之气,给人清风拂面的感觉,能让人内心祥和,忘却世俗纷扰。也正是这股清澈之气,使得她不急不徐,优游于岁月之中,无尤无争,兀自风华!她是我们天台乡贤、优雅的笔墨玩家姜翠霞。
她说自己不是书画家,只是一个笔墨玩家,从真草篆隶,玩到人物、山水、花鸟,不给自己设限,只随意兴所致,做一只在艺术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她笑自己浅薄,如蜻蜓点水,但每每交出作品,总能让人眼前一亮,其实这背后不知有多少漫漫长夜,与笔墨消磨,读书、写字、画画……
她是天台西门里油漆匠家的女儿,从小就看着爸爸给人家写招牌大字,于是也学着在报纸上开始练毛笔字,长年累月,在爸爸的指教下,打下了书法基础。后来机缘凑巧,她认识了当代名家葛德瑞先生,成为他的关门弟子。在名师指点下,技艺突进。
多年来她潜心于书画研习,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渐渐有了一些声望。她说:“艺术是一座高山,我正在向上爬,山腰都没到,山顶的人俯视你,山脚的人仰望你,总要不卑不亢才能稳步向前。每一步前进,都会让我欣喜!”话语间有三分自信,有七分淡泊。
她也是爱美的小女子,喜欢穿着旗袍漫步于云林之间。她是赤城山下,始丰溪畔长大的女子,山与水早已融入她的灵魂,她热爱山山水水,热爱每一个晨昏,而她自己也不知不觉,成了风景中的风景。
姜翠霞与家人在一起
乡贤简介
姜翠霞,女,1975年出生于浙江天台,从小学习书画,师承书画名家葛德瑞先生,现为杭州市拱墅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杭州运河书画社副社长,葛德瑞书画艺术馆常务理事,杭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钱塘书画研究社社员,民革浙江省直&杭州书画服务团成员,文化部艺术中心书画考级委员会杭州考区委员。
▲天台山风光 林锋 摄
LISTEN
听
TIAN TAI SHAN
天台山
天台山是我的家乡。几十年来,我曾到过不少名山大川,领略过祖国秀美的河山;我也曾漂泊于异地,品味过他乡的风土人情,但无论身在何方,家乡的情感总也挥之不去。我千百次地问自己,这是为什么?原来家乡的山水早已融入我的躯体,不思量,自难忘,长思量,不相忘……
▲曾宪锋 摄
家乡的地名、山名,一个个是那样神奇而又鲜活。元末朱元璋率百万起义大军,挥师南下,来到天台山,遥望东南,筑土为炉,祈告上天,终于夺得万里江山,从此便有了“香炉山”。一长宽十余丈的飞来巨石,翼然临于山间小溪之上,且终年滴水不绝,“滴水岩”因此而得名。半山坡上长几千余丈、宽十余丈的一块黑青顽石,斜卧于坡,虽沧海桑田,却几千年岿然不动,“溜石板”便成神奇之地名。
▲院内小景 王桂生 摄
DREAM
梦
CHUAN SHUO
传说
▲天台寺之冬 梁家合 摄
传说法海和尚在杭州造雷峰塔镇压了白蛇娘娘,世人皆咒他多管闲事,无奈之余,云游到天台山,北望中原,龙腾虎跃,遥看西南,云蒸霞蔚,深感大自然其生存法则,乃弃手中金钵,乘风向西天而去,故钵山头被家乡人民戏称为“老钵顶”。老子著成《道德经》,出涵谷关,隐于天台山中,见一山突兀,形似一台,有感于天生地,地生万物,便命此山为“天台山”。太上老君炼丹闲暇,驾祥云到此,折服于天台山的钟灵秀气,回天搬来八卦炉,想借人间灵气,早成仙丹,炼丹之山便为“老君山”。
▲曾宪锋 摄
天台山脚下一条小河,九曲回肠,流到老君山下,河水竟突然不见,人们都说河水至此上天,汇入银河,“对天河”由此得名。家乡的每一个地名就是一段不老的传奇,每一座山峰就是一个神奇的故事。
LEAVE
离
RELUCTANT TO GO
离情别绪
从香蜜湖乘船,经烟宝地折而向西,群山环抱绿水护绕中,便见一山,形如天鹅之颈。山上苍松翠柏,负势竞上,争高直指,恰似颈上羽毛。明代万历年间,贤哲先圣,纷纷建筑书院,讲经问学。耿定向择此山开办书院,广纳英才,传承朱程理学,一时名震中原。从此,天台山文化便汇入中华民族文化的长河之中。“留月岩”、“扶琴台”、“坐忘台”、“告天”、“作霖池”如果我们用老庄的哲学思想把它串连起来,岂不正是一部天书?
▲台山小景 钟敏 摄
家乡的每座山都是民族文化的诠释,家乡的每道山梁都是历史的褶皱,家乡的每条河流都流淌着先贤的智慧。或杜鹃怒放的明媚之日,或层林尽染的金秋时节,漫步林间,处处可见断垣残壁,可见或大或小,或深或浅的山岩石洞。遥想当年,革命先烈凭借着这道道古城、浅浅石洞,为人类的自由解放浴血奋战。
▲张春 摄
记得有一首著名的歌谣“山林哟岩洞哟是我房,野菜哟葛根哟是我粮”,歌中唱的不正是当年艰苦卓绝的生活写照吗?断垣残壁,山岩石洞为先烈们提供了最原始的庇护,也孕育了一批又一批英雄人物。凭吊追思,红安200多位将军不正是从这里走上征程,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家乡的每道残垣就是一段光荣的历史,每一个岩洞就是英雄的摇篮,每一个山洼就是一片明亮的希望。
▲天台山的一年四季 胡先进 摄
▲禅山晨韵 陈明 摄
如今,家乡的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意对天台山进行合理开发,一条宽敞的柏油马路依山就势,蜿蜒而上,直达天台山脚下。有人说,这一条公路如同一把金光闪闪的钥匙,打开了天台山的大门,把天台山秀丽的风光展现在人们面前。我想,这不仅仅是开发者的初衷……
▲山门驴友 钟庆顺 摄
tip:天台山风景区,位于红安县与河南交界处。售票处在半山腰,湖北年卡刷卡进入景区,然后继续开车上山,山顶有停车位,不收费。
END
文 = 宋承德
设计 = 豌 豆
审稿 = 曹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