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危山兵马俑

2024-09-11       666 浏览

危山位于章丘区的西部,地处平原与山区的交接处,海拔高度约205米。其南侧可遥见泰沂山系北侧的一些山丘,四周为山前平原,因此,海拔不高的危山成为耸立在四周平原中的“高山”。

2001年圣井街道办事处规划投资1.3亿元在危山恢复建设危山风景区。当年投资4000万元开辟建设圣井广场并恢复了部分道观、庙宇。2002年,对风景区内进行植树绿化时,发现了汉代陪葬坑,对文物的保护意识使在危山发现陶俑的消息很快通过正常渠道反映到文化(文物)部门。山东省文化厅、济南市文化局对这一发现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章丘市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考古队从11月29日至12月30日,对危山汉代陪葬俑坑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

此次发掘,共发现汉代陪葬坑三座,其中一号坑为车马俑坑,二号坑是与墓主人生活有关的俑坑,三号坑除了石棺与木棺内的零星骸骨外,出土了一些陶壶、陶盆等器物。另外还发现了三四十枝箭头和一些不明用途的石丸。

一号陪葬坑呈南北向,其南北长约9.7米,东西宽1.9米,深0.7~0.9米。坑内摆放的车马兵俑自南向北排列。从整体看,应是反映汉代显贵出行的兵、车、马队列的形式。坑内各种遗物达四五百件。由于盖板的倒塌,坑内的车、马、俑破碎严重。坑内遗物包括170多个陶俑、50余匹陶马、4辆陶马车、近百面盾牌。此外还发现有建鼓、卑鼓,璧、磐、珠等与鼓乐和礼制有关的陶质遗物。所有发现的陶质品均有彩绘,色彩艳丽,栩栩如生。

二号坑位于一号坑的西侧。南北长3.3米,东西宽26米。在坑底部发现一辆车、两匹马和7个陶俑,其中5个为女佣。在坑底还发现木质箱子腐烂的痕迹。

关于危山陪葬坑的年代、性质、地位和作用,自其被发现之日起,就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由此也产生了许多不同甚至自相矛盾的说法和推测。

危山发现的陪葬坑是山东地区首次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俑坑,是汉--古的重要发现。有关专家宣布,在全国已出土的兵马俑中,这组兵马俑的规模、结构和意义仅次于秦始皇兵马俑、陕西咸阳杨家洼兵马俑,堪称全国第三大兵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