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明
遗址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梁水镇土闸村中,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设施。土桥闸始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拆修。
经调查与试掘,确定了月河的位置与深度。对下游的减水闸进行了确定,并调查清代穿运涵洞一座。出有瓷器、陶器、铜器、铁器、玉石器近万件、石碑两方。闸由闸口、迎水、燕翅、分水、燕尾、裹头、东西闸墩及南北侧底部保护石墙和木桩组成。在闸北运河东侧确定减水闸一个。其北400米有一清代穿运涵洞,用青砖垒砌直墙,顶部用石块券顶,发现“中华民国二十六年马颊河北支穿运涵洞”石碑一方。该次发掘,发现了丰富的文化遗物。在北方地区,数量巨大、窑口不一、底款繁多的瓷器标本的发现,为明清时期陶瓷的研究提供了一批丰富多彩的实物标本。出土铁器数百件,有生活用具、船上用具、造船或加固船板器具、闸相关设施附件等。聊城土桥闸的发掘,是京杭大运河山东段船闸的首次发掘,也是大运河上完整揭露的第一座船闸,对于研究大运河的水工设施,运河沿岸的物质文化习俗,认识大运河在我国古代交流与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一批新的重要资料。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