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岙遗址位于鄞州区横溪镇横溪村,1982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钱岙遗址于1976年兴建横溪水库时被发现。距宁波市中心约25公里。南依金峨山脉的太白山,北为广阔的鄞南平原,东距横溪街1公里,西距鄞县古城白杜2.5公里。其范围东至导流河红光闸大樟树下,西达导流河友谊闸毛竹山边,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约50米。从挖掘的土层中可以看出有上、中、下三个文化层,土质分隔,互相叠压。出土了大量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类器物。
第一文化层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器物,有陶器、原始瓷和铜器等。陶器为泥质黑(灰)陶和印纹硬陶,器物有豆、罐、纺抡(均为黑灰陶)、瓮罐(印纺硬陶)、碗、盘、杯(原始瓷)以及铜器尊、削、锛等。
第二文化层为西周时期。出土的器物有陶器、原始瓷、石器等。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还有泥质黑(灰)陶和印纹陶。器物以鼎足器为多,瓮、罐类残片留有席纹、方格纹和兽面纹等;原始瓷的器物有碗、豆、盂等;石器有石凿、长条形器等。
第三文化层为商代中晚期。出土的有灰砂红陶、泥质黑(灰)陶等,以炊器、盛器为多。石器有石刀、石镰、石锄、石铲以及矛、锛、瑗、破土器、尖状器等。石质为硅岩、板岩、沉积岩、砂岩等。出土的喇叭圈足豆上有镂孔,当为商代之物。印纹陶、硬陶有拍印的席纹、羽毛纹、杉叶纹等。
遗址中还发现了碳化的稻谷,以及陶片中有谷壳的掺和。在第二文化层中还有成排密集的木桩,木板、榫卯孔等建筑构件,证明在西周时期鄞县先人已有先进的建筑水平。钱岙遗址距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是研究奴隶社会生产、生活情况和鄞州区历史发展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