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北京八大处的第四处寺院,原名隐寂寺。创建于宋辽时代,距今九百余年。该寺独处丛林深处,层层殿宇依山势递升,错落有致,山门南向。
大悲寺的首层建筑是山门殿,硬山正脊灰筒瓦顶。檐下饰有丹青彩画,殿脊正中装饰“百鸟朝凤”砖雕图案。正檐下嵌有一方汉白玉寺额,上面镌着“敕建大悲寺”五个大字,字体健劲,是康熙大帝御笔。寺额下是汉白玉券门,自下而上对称浮雕白象、雄狮、腾龙、翔羊;门楣正中雕饰着三尊神像,正中一尊人面鸟喙,是佛经中大鹏金翅鸟的应化形象。券门两旁是石雕花窗,饰有蘷龙和忍冬草花纹,优美而庄重。两侧正脊门楼造型也很精致。
山门殿内居中是“大肚弥勒佛”坐像,眉眼如月、笑口常开,洋溢着一团喜气。四大天王分列左右,个个身披甲胄、手握法器、怒目圆睁、威风凛凛。这五尊神像都是近年的新作。
过山门北上,可见阶旁两池翠竹,黄皮绿叶,婆娑有声,十分可人。传为明代所植,原产于江南。
二重殿宇是大雄宝殿,殿脊正中饰“二龙戏珠”砖雕图案,两龙鳞爪分明,呈飘然欲飞之势,实为超绝之作。脊端的鸱吻和檐头的脊兽也不失脱俗之处。殿内居中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胁侍为阿难、迦叶两大弟子。“十八罗汉”分列于两厢。
大雄宝殿中的十八罗汉均端坐于云石之上,悉心谛听释迦牟尼讲经说法,或若有所思,或舞器作法,个个活灵活现,堪称旷世之作。这里的十八罗汉雕像之所以不同凡响,是因为其作者是我国元代最为著名的雕塑家刘元。据《中国人名大辞典》记述:“刘元,字康元,拜尼泊尔雕塑家阿尼哥学塑印度佛像,造诣称绝。当时京都名刹所塑佛像均出自他手。神韵逼真、天下称颂。他亲手所塑三皇雕像精湛绝伦,深得皇帝赞赏,两度御赐宫女为妻。并擢升官职为昭文馆大学士,由此可见刘元当时所取得的成就和地位。更为奇异的是,这十八尊罗汉像的胎体是用檀香木粉掺和细砂精制而成,七百余年后的今天,仍飘散着沁人心脾的檀香。
大雄宝殿后面是大悲殿。此殿建于明嘉靖廿九年,面阔五间,檐下悬“悲源海”额匾。抱柱联为:“不动道场东方成丘墟;琉璃世界西向现弥陀。”,额联题字皆是当代书家的手笔。
殿中供奉一尊观音大士的彩雕坐像。表情悲天悯人,如同慈母。
最后一层殿宇是药师佛殿,这座殿堂是近两年刚刚恢复的,结构布局和油漆彩画仍采取清代官式做法。殿貌富丽而庄严。殿内供奉着药师佛、日光遍照菩萨和月光遍照菩萨。十二尊药叉神分列两边。这十五尊神像内胎皆为香樟木,外表以足金贴饰,给人以庄严华贵之感。
景点位置
中国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大处路3号八大处公园内
大悲寺被誉为是中国最纯正的寺庙和佛教圣地,因为这里是真正苦行僧待的地方,大家都清修此地,获得功德上的圆满,感受世间最纯净的灵魂净垢之地,下面给大家分享最新的关于大悲寺的消息。
佛教并不是我国本土宗教,但佛教对于中国人以及中国文化影响深远,我们中国人始终坚信因果轮回等相关理论,而因果轮回等相关理论来源于佛教。
由此可见,佛教对于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思想的影响深远。佛教的具体载体就是寺庙了,不同寺庙有着不同的文化。中国有一个非常佛系的寺院,他们不收门票,也禁止捐款。
大悲寺的建造
这个最佛系的寺庙叫做大悲寺,位于海城市毛祁镇。大悲寺四周都是山,并且周围还有水库,这里环境非常的优美,大家在心情浮躁的时候,前往大悲寺看看周围的山水,内心的浮躁和烦恼会消除不少。
大家都知道,一般的寺庙会在门前或者大殿前放功德箱。而功德箱里装的就是香火钱,这些香火钱来维持寺庙的开支。
但大悲寺和这些寺庙不一样,大悲寺的殿前放一个牌子,牌子上面写着禁止放钱。为何大悲寺如此与众不同呢?其实这和大悲寺的历史背景有关。
大悲寺是海城文物保护单位,到底大悲寺是何时建立的,人们已经不知道了。但根据留下的历史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到,在道光、同治期间,人们曾经多次修缮大悲寺,后来因为战乱,人去楼空。
有一个老人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仍然坚守在大悲寺中。在上世纪末,鞍山市宗教处把大悲寺原来的石碑和木材等东西迁到曹家堡,重新建造了如今我们所看见的大悲寺。
大悲寺的主持妙祥法师,年轻的时候还曾经参军入伍,因为一些原因遁入佛门。他每天都按照佛教中所要求的经商,进行各项准备。在那之后,他从山西步行走到盖县,山西到盖县之间有三千多里的距离。
后来妙祥法师在一个小小的村落里,用泥土和石棉瓦盖了简易房,在这里闭关修行。在这期间,有很多了解妙祥法师的人也前来瞻仰妙祥法师,他们希望跟着妙祥法师一起修行。
后来,妙祥法师和他的弟子,受当地政府的邀请前往大悲寺,妙祥法师也就成为了新建成的大悲寺的住持。
最清贫寺庙
为什么大悲寺不要香火钱呢?其实这和佛教中的五戒有着很大的关系。大悲寺中的僧人们都坚持五戒,而五戒就包括不碰金钱。并且在大悲寺中,他们不在殿门口放功德箱,任何的商业活动也都没有做。
我们常常看到那些所谓的寺庙的旅游景点的门票非常高,或者你去烧个香,价格也是非常高的,这些寺庙其实商业化的寺庙。但在大悲寺,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商业化的气息,大悲寺就是非常简单,非常淳朴,但是有着浓重的宗教氛围的寺庙。
在大悲寺内,只要是你想上香,想诚心的拜佛,就会有专人去指引你,告诉你应该做什么。如果你想点香或者点蜡烛的话,一旁就放着香和蜡烛,你拿起来点就好,这些都是不收任何费用的。大家可能会好奇,既然大悲寺不收香火钱,也不收游客任何其他的费用,那么他们是怎么生存的呢?
其实大悲寺的僧人们只是拒绝人们的在钱财上的捐赠,如果一些人捐给他们的他们粮食的话,他们是会接受的,而他们接受粮食的数量和种类,也有非常详细的规定,数量太过庞大,或者太过名贵的粮食,他们是不会接受的。
自给自足
并且大悲寺的僧人讲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们坐落在群山之中,僧人们边在后院开辟良田,在这里种植一些瓜果蔬菜。
而大悲寺的僧人每天仅只睡四个小时,他们在凌晨2点便开始起床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给自足,虽然不能做到完全的自给自足,但每天的工作在一定意义上也算是一种修行。
大悲寺的僧人们在衣食住行上也是尽量的简朴,他们只有两套百衲衣。如果衣服上有破损的地方就缝补丁,很多僧人穿的都是补丁摞补丁的衣服。
大悲寺的僧人们在饮食上也和其他的佛教僧人不同,他们每天只吃一顿饭,只在中午的时候吃,按照佛教的说法,中午的时候阳气最盛,是三世诸佛如来的食时,所以他们便在中午的时候吃。
不同人有着不同的选择,关于大悲寺僧人们所做的行为,我们不应该予以非议,应该尊重他们所做的行为,并且赞叹他们能够为之坚持不懈的毅力。
辽宁海城大悲寺是一处真正的修行者的天地,这个寺庙不搞旅游业,不设置功德箱,没有门票,诸多苦行僧在这里修行,希望可以窥探天界,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辽宁海城大悲寺的现状。
我国唯一禁止旅游的寺庙,从不设功德箱,而且寺庙里的僧人们一天只吃一顿饭,这座寺庙就是位于辽宁省海城大悲寺。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我国是一座佛教大国,从古至今,无论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很多都是佛教的虔诚者,所以我国的寺庙也非常多。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旅游业发展建设也越来越好,以至于很多寺庙变得商业化,开始变了味道,不仅需要买门票才能进入,还要在功德箱里进行捐款,但是这座大悲寺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现象。
这座大悲寺位于辽宁省海城市毛祁镇的一处山坳中,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大悲寺四面都是蜿蜒环绕的大山,环境非常清幽,是修行念佛之地。
而且在寺庙前有一个放生水库,在佛教中,放生是第一有利的福报,有古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可见救命的功德之大。
寺庙的建筑虽算不上气势恢宏,但是应有的殿堂一个也不少,山门、天王殿、七佛殿、大悲殿、药师殿、藏经楼……寺庙建筑的整体风格是灰色调,用青砖灰瓦搭起整座寺庙,没有丝毫华丽可言,看起来沉稳庄重,却又落落大方,不绚丽不浮夸,这寺庙是为修行而建,而修行是在这寺庙里。
要说这座寺庙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这里不接受游客,而且从来就不接受任何善捐,是一座完全供僧人们修行的寺庙建筑。
那么相信你就有疑问了,那么这些僧人们的日常饮食和寺庙管理费用来自于何处呢?
事实上,每年八月十五之后,寺庙里的僧众都会集体外出,行二时头陀,沿途都是手拿着钵乞食,睡觉的话就在野外宿营。
每一次外出都会历时十五天左右,行走大概三百公里,这样的行为自1995年开始,距今已经有二十几年的历史,每年都是如此。
最近几年,寺庙里的僧众已经走过了辽宁省的大部分地区,甚至还延伸到了省外,比如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
这座大悲寺里有一百多个僧众,他们谨遵佛陀遗嘱,以戒为师。每一天的日常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寺庙的戒律。比如僧侣们不能储备金钱,更不能擅自使用金钱,寺庙不接受金钱捐赠,也不设置功德箱,其实这样做是为了杜绝僧人们摸钱隐患。
寺庙里还有一项要求,那就是僧众每天只能吃一顿饭,午后不能吃东西,包括茶水、饮料、水果等,“过午不食”这四个字得到了很好的诠释。除此之外,还有行脚、乞食,不接客僧礼,一切供养归常住,三衣钵不离身,不化缘,不求人,依教奉行等要求,这是在大悲寺修行必须遵守的,更是终身遵守的修行准则。无论是在寺内还是寺外,无论是年轻还是年长,都必须遵守。
这座寺庙在所有寺庙中不起眼,但是也有着与众不同的一面,既不接受旅游,也不设置功德箱,僧众更是一天只吃一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