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鹰城四方洞让你知道这里自古是宜居之地

2023-08-11    669 浏览
92js4kv1wf9im4p4gk2r.jpg

“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这是一幅今人通过想象来描写古代仙人生活的对联。在营子区内真有这样的多处古洞。

距今200万年前,地球上就有了人类。史前人类漫长的生涯是制造和使用石器。据考古发现,在承德营子区域内,距今约5万年至3万年,就有了原始人群的存在与成长。以鹰城营子镇的与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同时代的四方洞等地石器遗物的发现为佐证,不仅证明承德原始人群同祖国境内各地人类起源相同,而且证明这里的人类还很进步。

n7ah3i8423036ocfxx8d.jpg

在鹰手营子矿区鹰手营子镇留存至今的四方洞遗址,是河北省境内发现的第一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也是燕山山脉深处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足迹。四方洞又名大方洞,洞口朝西,高约12米,宽约13米,高出河面30米,洞内十分宽敞,有两个分别支洞穴,南分支洞穴较短,东北方向分支洞穴呈斜坡向上状,可以防水,能居住百人,距离柳河岸边50米,左右两侧极其古洞的前方、后方有人类活动遗迹场所。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柳河,因为古人类喜欢逐水草而居。流经营子区境内的柳河,主要源头是营子区母县的六里坪,柳河贯穿营子全境,也几乎贯穿母县全境,最后汇入滦河。这里的母县是指兴隆,因为在1956年,它原本是归兴隆县管辖的地界,1958年撤销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重回兴隆县,到1965年,又被单独设立为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所以,这条柳河在兴隆境内与营子境内,原本是不能被分开的。柳河的最大特点,是河面宽阔,水色平稳,两岸青山高耸,陡峭如削,千姿百态,有的挺拔俊秀,有的顾盼生辉,有的雄壮傲然,威风八面,这些群山倒映在水中,宛若天然画屏。

dq6jw91dh08s4bj9i0r3.jpg

在从四方洞出土的1538件动物遗骨中分析,当时四方洞人主要捕猎的动物有中华鼢鼠、仓鼠、野兔、牛、犀牛等动物,其中不少碎骨上有动物撕咬痕迹和人工切割痕迹。在石核、石片、石器等1098件石制品中,不少石制品可见加工痕迹和使用痕迹。在洞中还出土了炭屑和小块灰烬遗迹,说明四方洞人曾经使用火和管理火,会围坐在一起烤吃猎获的猎物,有了能够支配自然的能力。可见居住在四方洞的古人类在进行生产生活过程中,营子原始人群已经从古类人猿分化出来,在四方洞里既可栖身,又可狩猎、采集� �而且得水源之利而能避害,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活条件。白天,人群出没在森林草丛之中,追捕野兽,采集野果;晚上,回到洞内燃气熊熊篝火,围坐在一起烤吃猎获得猎物。

四方洞遗址在被使用时期内,既是肢解猎物、加工食物和进餐休息的场所,又是制造、修理工具的基地。同时,这里又是人们生产生活遗弃物的堆积的。居在水边,又会使用火,这说明四方洞的古人类已经会利用水火于股掌之间。这些景象,告诉了我们营子区自古就是宜居之地,证实了古人类穴居山洞的真实存在,展示了古人类生存洞中与大自然相斗,争取生存的精神。

鹰手营子矿区普查人员在四方洞遗址周围、柳河两岸还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4处,其中包括2处洞穴遗址。在营子跳沟村东、柳河东岸的东山上,还发现有跳沟东山南洞遗址,在洞口残存的堆积中发现有一件石英石片、一件硅制岩的工具,钙结风化严重,根据石制品及地层特征分析,这处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用品。

除此之外,在营子还发现了跳沟东山北洞遗址、老爷庙土坷垃山遗址、石片沟南遗址。跳沟东山北洞遗址与跳沟东洞口南洞遗址位于同一座山体,两洞相距20米左右,北洞洞口低于南洞5米左右。在洞内残存堆积及洞口试掘的挖坑内发现有少量石制品及动物化石。老爷庙土坷垃山遗址,位于老爷庙北沟西约500米处的土坷垃山上,西距柳河约500米,在洞穴的残存堆中发现大量动物化石和打制石器,化石破碎严重,可辨种属马、鹿、牛、犀牛等。从遗址的遗物分析,该遗址可能为古人类取食、屠宰动物的场所。石片沟南遗址,位于石片沟村南约200米的台地上,东距柳河200米,在台地发现打制石器,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用品。

可见,自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新发现的这些古人类遗址和古生物遗骨,大致与以前发现的四方洞遗址人群生产生活相近,都是在四方洞遗址周围地域繁衍生息。这说明在人类文明社会以前的史前时代,营子区一带的经济社会、物质生产是相当发达的,营子区这片人群生存与生长之地也是地球上的人类和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四方洞见证了,脱离了动物界的人类是群居在一起,沿着河边、森林边流动,采集植物,捕捉鱼类,猎取野兽,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共同生活。

更多与鹰城四方洞让你知道这里自古是宜居之地相关的信息...

周边景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