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巷街一角(记者 高咪 摄)
古城保护复兴③仓巷街
一条老街在故事里复活
编者按:
2019年春节前夕,仓巷街对外开放,参观群众络绎不绝,日均游客4万人次,成为我市“网红”打卡点。如今,仓巷街不仅是一条因古建古风而闻名的“网红”街,而且成为一个思想碰撞和文化交流的场所。仓巷街发生了哪些新变化,请跟着记者的脚步一起去看看。
▲市民在看老电影(记者 高 咪 摄)现场:看电影 听讲座 品美味
老街区植入新业态
记者 高咪
看一部回忆满满的老电影、听一个原汁原味的老城故事、喝一杯唇齿留香的苦咖啡、感受一场热情洋溢的现场音乐会……这些逐渐成为游客来仓巷街的理由。最近一段时间,无论白天还是夜晚,仓巷街上总是人潮涌动。人们在古老与现代交错的街道上,看电影、听讲座、品美味、听民谣,感受这条古街的魅力。
6月12日,甲乙丁书店内传来一阵悠扬的琴声,记者循着声音走进这家充满文艺气息的小店。古朴雅致的木柱、木窗,现代感十足的阳台椅、玻璃杯,让这个百年老院焕发出新的生机。店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不仅可以看书、吃饭,还能弹琴、品茶,经常有年轻人来这里打卡、拍照,把这里的故事分享到社交网络上。”
在不远处的16号院,一场关于老城故事的公益文化讲座正在进行。院内整齐放置了座椅,方便市民或游客入座聆听。而这场讲座的听众不仅有现场观众,还包括线上的网友。记者看到,现场观众席位中央放置了摄像机、手机,同时开通了直播模式,网上时不时有网友进行互动。“没想到,在这里不仅可以看老城街巷,还能听到老安阳人讲老故事,真是受益匪浅。”现场一位年轻女士表示。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记者再次来到这里,体验仓巷街热闹的夜景。还没走进仓巷街,就听到一曲韵味十足的民谣,原来这里有歌手在街边表演。一把吉他、一部手机,只见一名年轻小伙儿正在现场演唱,悠扬的歌声引得路人驻足欣赏。
步入正街,人群来来往往,青砖灰瓦的街巷在明黄色的灯光下活力十足。街边有商家邀请乐队表演节目,也有商家将桌椅摆在路边供游人吃饭休憩,还有三三两两的小商贩摆出玩具、饰品、衣服等商品,弹唱声、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好一个热闹的城市夜晚。
大仓门院内正在放映老电影。一部年代感十足的黑白电影,再加上专业人士的讲解,吸引了市民停留观看。大家或是坐在椅子上,或侧身站立,看得十分专注。在康乐园广场,古色古香的亭子里,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古建筑在灯光的映衬下熠熠生辉,市民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接受了文化的熏陶。
文峰区古城保护整治复兴指挥部仓巷街分部工作人员彭存希告诉记者:“随着仓巷街走红,这里涌现出许多新业态,如今已入驻了20多家文化单位,还有50多个经常在此举办活动的文艺团体,如彰德城事公益文化讲座、撷趣堂文化大讲堂、旗袍秀、风铃新音乐演唱等。多元化的业态丰富了仓巷街的日与夜,让这里绽放出迷人的魅力和色彩,成为老城文化新地标。”
▲市民在仓巷街拍照(记者 高倩 摄)▲仓巷街的夜景美如画(记者 高咪 摄)
感受:美景 乡愁 文化
新地标展现新变化
记者 邓娴
仓巷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实施。6月11日,工人们正在对后仓坑西侧的建筑进行整治、修缮,而后仓坑已完全展现了新面貌:雕栏玉砌、清波荡漾,柳岸风荷、鱼翔浅底,芦苇丛中荷叶点点。
据了解,后仓坑为老城内部坑塘,是古代人工营造的坑塘水面,因临近明清仓廪府库,所以坑塘水面兼具消防功能。如今的后仓坑已疏浚治理,与护城河水系相通,成为古城水系的一部分,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蓄水、排涝作用。
历史上的后仓坑为宋代贤相韩琦治理相州时修建的康乐园水池。现如今,整治后的后仓坑与复建后的康乐园广场相得益彰,成为仓巷街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白天,市民在这里拍照留念。晚上,康乐园广场上的演出为市民点亮了文化夜生活。
康乐园广场每晚的演出是仓巷街呈现给市民文化大餐的缩影。在仓巷街,安阳市博物馆文峰分馆展示的老家具、拓片、文房四宝、瓷器等文物为研究豫北地区民居提供了实物资料;古城印迹展馆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文峰区民俗展馆里展示的木版年画、省级非遗项目秦氏绢艺、苏奇灯笼画等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民俗文化。
古色古韵的建筑和各展馆展出的文物向人们述说着仓巷街厚重的历史文化,而每周3场至5场的文化讲座则让仓巷街“活”了起来。
撷趣堂的堂主刘艳是较早在仓巷街开办公益文化讲堂的。3月28日,撷趣堂文化大讲堂第一讲开讲,老城“活字典”齐瑞申老先生用精彩的语言讲述了老城街道名称来历。虽然受疫情影响参与人数不多,但这次讲座让刘艳看到了传播安阳历史文化的希望。接下来,撷趣堂文化大讲堂每两周就在10号院举办一场精彩讲座,吸引着过往市民驻足聆听安阳的历史。至今,撷趣堂文化大讲堂已举办了7期。
“讲座时间是周六18时至20时,有时周日晚� �也有,下午我们就要提前布置好会场,还要给每位听众测温登记。来帮忙布置会场的都是志愿者,都是为了让仓巷街的文化繁荣起来。”刘艳说,从讲座效果来看,听众越来越多了。
“不仅听众逐渐增多,入驻仓巷街的文化团体也多起来,像安民茶社、朗时光、撷趣堂等,每周都举办内容不同的讲座。”陪同记者采访的文峰区古城保护整治复兴指挥部仓巷街分部工作人员刘卫华介绍,这几天,脱口秀和满天星艺术联盟正在接洽中,也准备入驻仓巷街。
为推动仓巷街文化繁荣提升,入驻仓巷街的文化团体使出浑身解数。6月14日晚在10号院上演的一场消夏文艺演出,同时开通了网上直播,不仅现场观众云集,而且网上粉丝超2万人。
“目前,随着市博物馆文峰分馆、文峰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文化单位的进驻,这里的文化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既展示了安阳地方文化特色,又让仓巷街焕发出新的生机。”刘卫华说,从最初的“受邀来演”到现在的“主动来演”,仓巷街逐步展现着文化繁荣的景象。
▲工人对后仓坑西侧建筑进行修缮(记者 邓娴 摄)
专家有话
文化融合创新 让古街“活”起来
记者 高倩
读书交流会、诗词诵读、老电影赏析、老城文化讲座……如今,仓巷街不仅是一条因古建古风而闻名的“网红”街,而且成为一个思想碰撞和文化交流的场所。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根脉,仓巷街是如何焕发新生机的?6月11日,记者采访了市图书馆副馆长王咏梅。
“如今,大仓门、16号院、11号院等处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交流氛围。文化活动一场接着一场,不仅聚集了全市各类文化团体,还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加入。他们是消费者、参与者,也是文化传播者。我们欣喜地看到,这条古街‘活’起来了。”王咏梅感慨,以前有人说仓巷街像宽窄巷子或南锣鼓巷,其实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后,这里就是仓巷街,大家来到这儿首先想到的就是古都安阳。
仓巷街是如何火起来、“活”起来的?王咏梅总结为文化融合创新。“文化繁荣不能拘泥呆板、故步自封,我们要用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各种思想,汇聚各方力量。”她说,去年,他们依托市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基地,联合众多社会团体或个人,在仓巷街开展了很多文化推广活动。不仅如此,他们还把文化大讲堂中有关古都历史与老城文化的内容搬到了这里,给听众身临其境的感觉,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仓巷街从红火一时到有内涵、有味道,离不开文化的渲染与熏陶。要想让古城老街一直红下去,王咏梅认为还得再下一番功夫。她说,文化的大繁荣需要有政策支持、资源支撑,需要媒体配合宣传,如果能有一个牵头单位来统筹协调全市各方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合力,让文化活动的形式更新颖、内容更丰富,就能在更大范围起到宣传引导作用。
王咏梅表示,仓巷街的文化繁荣还应在增强文化创造力上下功夫,可以借仓巷街这一展示平台, 把本土特色文化与秀美风光结合起来,深入挖掘本土的特色文化,让城市再多一点地方文化味道。
“我们可以将商业与文化相结合,让两者相互促进。比如,仓巷街有很多地方特色小吃,不妨把民俗文化加入进去,让大家在品味美食的同时,感受地方文化魅力,增进游客对安阳的了解。”王咏梅建议,我们本地的高校有很多这方面的专家,他们有不少研究成果。我们应该重视这部分力量,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这条老街更有活力。
来源:安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