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盂县:九斿燕子崖 太行独一处

2023-10-01    1706 浏览

(来源:阳泉市旅发委)

“沟深寂寞竟藏娇,情切栈道抱岭腰。云鬓细数丽人醉,雾朦盘点倩影摇。”在 盂县北下庄乡崔家庄村西北1公里的悬沟崖自然村,有一处绝佳的风景区,与晋冀门户十八盘相望,到村口下车步行5分钟就到达了。 燕子崖群峰耸立,大气磅礴,是为雄; 山石洞穴造型各异、传说众多,是为奇; 壁立千仞、栈道悬空,是为险; 咫尺分冷暖,左右隔阴阳,是为怪。

2v4o8y14h17w01668968.jpg

为什么叫“燕子崖”?当地人讲,因悬崖很高,燕子从崖下往上飞,风就会把燕子吹回来,燕子很难飞过去,故称“燕子崖”。燕子崖的“燕”,盂县学者崔达道解释说,指的就是“小燕”,而不是“大雁”。燕子道,是指半山腰上那条路径。有人说,这里过去常有“胡燕”,聚集于悬崖间的燕子道上而得名。有人说,此处山势形如燕子飞翔一般,而得名燕子崖。还有人说,过去人们来往于半空悬崖石栈道,传书知事,故而起名“燕子崖”。另有一种说法更加贴切:半空悬崖的石栈道,犹如一道梯田的“堰子”,横亘在崖壁上故名“堰子崖”,久而久之便传称为“燕子崖”了。

燕子崖中有人行窄石道,中间处有近2米的断崖,用一横石达通,燕子崖石栈道平均宽度不足一米,人行走上面向下看是万丈深壑,向上望崖壁通天,实是惊颤眩晕。燕子崖集“三雄”,即燕子崖、峰潭尖、小老虎圪洞。“四怪”,即藏宝洞、水背坡、阴阳泉、水窖堰。“五险”,即燕子道、神仙座、小神仙座、牛心寨、阎王鼻子。“十八奇”,即崔家寨、二郎脚印、一线天、寨怀窑、莲花盆洼、灯竖只、顺水窑、柏桥沟、包公遗铡、天门、天柱、石瓮、卢洼、一堵墙、双口窑、佛爷占、樊老窑、二十四盘炕等,移步换景,风光迤逦,确实是集景观于一身的大美之地。

有人说,这里是“雁子崖”而不是“燕子崖”。查阅典籍后发现: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重修盂县志》第二册第五卷“物产”中有“野燕”“胡燕”的记载,没有“雁”或“大雁”的蛛丝马迹。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平定州志》(含盂县、寿阳、乐平)“物产”中有“燕雀”的记载,无“雁”或“大雁”的记载。1995年12月出版的《盂县志》第128页,有“大雁”的记载,还有“家燕”“火燕”“雨燕”的记载。1992年12月出版的《平定县志》第63页,有“燕子”“火燕”的记载,却没有“大雁”的记载。

22qdfa9qs437i7rs856a.jpg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唐太宗说“不识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说的是“大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是李清照的《一剪梅》中,称“大雁”为“雁字”的佐证。

大雁群居水边,往往千百成群。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们称之为“雁字”,因为行列整齐,又称之为“雁阵”。大雁的飞行路线是笔直的。它们的行动很有规律,有时边飞边鸣,不停地发出“伊啊、伊啊……”的叫声。迁徙大多在黄昏或夜晚进行,旅行的途中还要选择湖泊、滩涂湿地等较大的水域休息,寻觅鱼、虾和水草等食物。每一次迁徙都要经过大约1至2个月的时间,途中历尽千辛万苦。但它们春天北去,秋天南往,从不失信。古代有很多诗句赞美它们,如:陆游的“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幽居》);韦应物的“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南中咏雁》)等。仁、义、礼、智、信是人们常说的大雁五常。即大雁有仁心,雁阵当中,总有老弱病残,壮年大雁,绝不会弃之不顾,养其老送其终。大雁不仅有仁,更有情义,雌雁雄雁相配,向来是从一而终。

“离洋舍岛伴春归,织柳衔泥剪雨飞。不傍豪门亲百姓,呢喃蜜语俩依偎”说的是“燕子”。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农家的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人们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富,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燕子有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的说法。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

燕子还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概念。

燕子有时还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以含蓄手法,写燕子依旧,但屋主易人,表现昔日豪门贵族不可避免的没落命运。表面是感慨,实为辛辣讽刺。另外,还有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负载可谓沉重矣。除此之外,燕子还有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的寓意。

从上面的“燕子”和“大雁”内涵的比较中,我觉得“燕子崖”比“雁子崖”更为贴切。“燕子”常到“寻常百姓家”,盂县东乡没有明显的“滩头、湿地”等“雁字”栖息地,只有大雁的过往,况且清代乾隆年间的典籍中,没有大雁在此栖息的记载,显得十分稀罕。但是,这里确实是太行山少有的风光,值得一游。

来源:阳泉晚报 黄顺荣

更多与盂县:九斿燕子崖 太行独一处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