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大美大同 | 云岗石窟 l 华严寺

2023-10-08    1335 浏览

d5ht84aafyf8y37km9my.jpg

w9t7l0z468f6l8k6x66o.jpg

jrw479csp94o9j0qj929.jpg

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冈石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是中国最大规模的石窟群,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460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现存的云岗石窟群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内的佛龛,象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镶嵌在云冈半腰。

687l911x0gh91ie4esnv.jpg

云冈石窟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市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北魏时称武州山石窟寺或代京灵岩寺。石窟倚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大小窟龛254个,主要洞窟45座,造像51000余尊。

3y932209286o124j5vi4.jpg

gc2dt4782x4h77nlx7j1.jpg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19knit127vt525xqc32g.jpg

1qf1g0s5tgp59le1i121.jpg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

72gmzhb92863ka015qj1.jpg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68s652f5l38t13xbg27u.jpg

7kq5q11g7892ds3e4b62.jpg

zn1su9gf9b5k24y8013s.jpg

第五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已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两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现存建筑为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bh051061p1sxpghiptei.jpg

k40h0ygip98004038vkw.jpg

i763qx1w64v3y6r183qf.jpg

第十一窟,窟中共有直达窟顶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正面,菩萨像保存完好。窟周壁上佛龛上满刻造像和小佛。

to4r434eimfrg7xou8f6.jpg

大同云冈石窟陈列馆

u1eg83r131m8o03zx9zx.jpg

项目位于大同市云冈石窟景区内西侧,建设用地东北面为北魏石窟,东侧为绿化带,南侧为十里河。总建筑面积9939.46平方米,包含一个陈列馆、一个多功能的演艺中心。

u0omnhl6ao1wp1x27kq6.jpg

北面陈列馆靠近云冈石窟,中间大厅部分为40米大跨度空间,两侧向外延伸20米,从而形成宽4米,水平长度为60米的单元拱形交错屋面。陈列馆为单层大跨度空间,地下6米,地面南以上最高点标高5.8米,采用直立锁边自防水钛锌板屋面,主色调为砂灰色,墙面材料为当地砂岩。

t8d8123g9ox4542e7f2h.jpg

南面演艺中心为一方形古城堡式的建筑。地下一层,层高3.6米,地上一层檐口标高7.0米,以当地收购的古砖作为立面材料。

ie43c0h5d578m6a74hfp.jpg

hnhgh74f03g38hrmmbi1.jpg

09x5sjt2807t3s6ty641.jpg

33hi9a49le8b92z92l0w.jpg

华严寺位于大同市大西街,因佛教华严宗而得名,寺内有辽代的薄伽教藏殿和金代的大雄宝殿以及诸多彩塑,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严寺历史上曾分为上、下寺两处独立的寺院,现已并为一处。

368mum7259vik26e81j4.jpg

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取“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的大乘教义而命名。寺院坐西向东,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6600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云中古刹华严寺,是历史之珍品,是文物之精华,更是中华文化之结晶,它将继续以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流传百世。

ci1072v65bo64h1138pb.jpg

ghsn77p2am1g9zi29m4r.jpg

大同华严寺内的建筑、塑像、壁藏、壁画、平綦、藻井等,以历史之悠久,规模之浩大,技艺之高超,堪称辽金艺术博物馆。主殿大雄宝殿始建于辽清宁八年(公元1062年),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面阔五间,殿内依墙排列重楼式小木作藏经阁38间及“天宫楼阁”五间,巧夺天工,玲珑之致,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誉为“海内孤品”。

wlz4t74gf2scgw7ru574.jpg

大同华严寺内的建筑、塑像、壁藏、壁画、平綦、藻井等,以历史之悠久,规模之浩大,技艺之高超,堪称辽金艺术博物馆。主殿大雄宝殿始建于辽清宁八年(公元1062年),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面阔五间,殿内依墙排列重楼式小木作藏经阁38间及“天宫楼阁”五间,巧夺天工,玲珑之致,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誉为“海内孤品”。

23nan0d2v6e9004bm3c2.jpg

go7373vc29d122e92731.jpg

大同华严寺始建于辽,现存薄迦教藏殿为辽重熙七年(1038年)遗构。大雄宝殿为金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辽原件重构。大雄宝殿面东坐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十椽。

e94480q8bi6jeh4363u0.jpg

abgeb16ejk2ii4p9v122.jpg

殿内四壁满绘壁画,内容全部是佛教题材,包括:佛本行经变、佛说法图、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药师如来、十八罗汉、禅宗传嗣等。壁画依据其内容可分为20个相对独立的画幅,各幅大小不等。较大的为佛本行经变、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和禅宗法衣传嗣图,画面上各类造像1802身。

t2l74v888cv9d2d43zr5.jpg

h853e33h05y45hht9e23.jpg

殿内东壁北端画佛本生经变,亦称释迦牟尼传记。画面表现自释迦牟尼降生、出家、成佛到入灭的全部事迹,用连环画的形式绘成,上下分7至8层,每层10至12幅,共84幅,幅与幅之间灵活运用山石、云雾、河流、树木等自然景物,相隔相连。

n7g5isld2640kgu1z0z9.jpg

8e5i7i26wru85r0jmx9w.jpg

东壁北次间,画准提佛母像。东壁南次间,画西方净土经变。东壁南端画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立像,共18面,置千手,每手置一眼,共计千手千眼。东壁南尽间画十六宝观。

1ol42c88u405500a1vxe.jpg

9tnj78pq15jw38s65nl4.jpg

南北两壁和西壁南端一铺画七地九会说法图。据《华严经》记载:释迦世尊曾于七地(七处)演经说法,其中人间3处,天上4处,加上两次重会普光明殿,共计九会。即第一寂灭道场(菩提道场)会、第二普光法堂会、第三忉利天宫会、第四夜摩天宫会、第五都率天宫会、第六他化天宫会、第七重会普光法堂、第八三重会普光法堂、第九逝多园林会(亦称重阁讲堂会)。此壁描绘释迦佛于上述七地九会演经说法的场面。

g8ubg5v8whp09y89lg57.jpg

70v4917gjp74o1xdiws8.jpg

西壁通宽9间,除南端一间已连在上述说法图外,其余8间被界为6大幅,北端两间绘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亦谓五十三知识。西壁南尽间绘十八罗汉朝拜观世音菩萨图。西壁北梢间的画题为初转法轮(亦称梵轮)。

uakf37a08s43190eru2f.jpg

西壁南梢间画药师浮屠一铺。西壁两次间画禅宗法衣传嗣图,以连环画形式绘成,其间不以墨线界格,而以云雾、树石隔连,与明清体例有所不同。西壁当心间画说法图。

28l52spkrvz3rxuhia84.jpg

大同城墙

古城墙为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在北魏平城的故城墙旧土城上增筑而成,全国颇有名气。大同城墙的总周长为7270.7米,形制为东西略长的矩形城池。

u12b2ul306nx6x8h4423.jpg

墙体“三合土”夯填,墙表包砖,高约14米,比古城墙高2米,最宽处16.6米,比最宽处还宽6.6米。城墙上有62座门搂、角楼、望楼。城门楼四座,其中南门城楼最雄壮,为三层重楼,面宽61米,进深23.35米。城墙四角雄峙着四座角楼,尤以西北角楼最杰,呈八角形,称为乾楼。54座望楼中以洪字楼为望楼之最,为其他古城墙中少有。同时还建有96座窝铺。

tt26447l543y87fy59a3.jpg

在距墙约40米处,修有护城河,宽10米,深5米。四门外有,建筑面积约为17600平方米。瓮城外又筑有,将瓮城圈在其中,辟有城门。这样,出入大同城须经三道。各门上还建“”或二层“匾楼”。

大同城墙虽高大坚固,建筑精美,但历经战争;历史自然和人为的原因,遭到了极大的毁损,现存城墙极少保存较好,大部分只剩下残垣断壁了,其现状为:

enbtu95mas1947vmeda6.jpg

1、城门、瓮城及月城全无。

2、角楼、城楼、望楼、箭楼、匾楼、窝铺、、吊桥及闸楼均无半点遗存,护城河的壕堑里盖满了房屋。

3、城墙的包砖、望孔、已基本全无。

4、保存较好的城墙段有四处:即城墙的四角,现有东南角连续段有961.3米,西南角有560米,西北角有473米,东北角有667。6米,这也是全市保存最好的地段。高一般在8米至12米之间,上宽 2.5米至8米之间。

5、原城墙每边有10个,现存北侧有较完整的6个马面,东侧有7个,南侧有2个较完整,2个残缺;西侧仅有1个,其余均无。

4dp6zcy968e4i4i9lus4.jpg

6、现存主城残损墙段1341.8米,较好的 2661.9米,已毁3267米,保存较好的占原主城墙总长度的36.6%,现存主城城墙占原城墙总长度的

55%,总之还保存有的一半以上。

7、现存北小城城墙2286米,已毁1222米;南小城毁损较为严重,现存城墙仅为900米。

新建之东城墙(在遗址上新建)长1800米、高12米。东门瓮城和月城,上建一座门楼、一座箭楼、一座。瓮城墙体长700米,高12米,加上城楼,整高28.5米。2009年12月完工。

glq6635s8ywd76efgr1p.jpg

以瓮城为中心,向南北两边望去,城墙各有6处突出部分,俗称城墙。每个垛子上面各建有一座木楼,称望楼。据了解,城墙本身结构而言,增加垛子就加大了墙身的刚度,而从军事设防角度来看,它还增加了监视策应、侧射和夹击登城敌人的诸多防御能力。有了城墙垛子,也增加了城墙的造型美和节奏感,使城墙造型更加雄伟壮丽。大同城墙垛子突出城墙面多为13—15米,宽一般为17—25米不等,垛子间距96—115米。

e2rcy4lvs18y78n6u71n.jpg

转到东城墙的南北两端,也就是古城墙的东南隅和东北隅两个转角处,还设有城角垛子。城角垛子较城墙正身垛子略大,上边分别建有一座角楼,角楼较望楼略为高大。

ukpsflp1l826l389592c.jpg

另外,在距两个城角垛子之外,又各建一座12.5×12.5米的“控军台”。控军台四面包砌砖体,与城墙同高,上架木桥连通,这可是大同城墙设防的特殊造型。

大同名吃

地方名吃有大同刀削面、羊杂、油炸糕、大同铜火锅、凤临阁烧麦、莜面、广灵豆腐干、浑源凉粉、阳高杏脯等;

i2axxi7m8907ro1m3fy6.jpg

凤临阁是大同名气最大,历史最悠久的老店,明代就已经名扬天下,凤临阁百花烧麦是大同凤临阁名吃。庚子年八月三十日慈禧太后偕光绪西逃路经大同,派太监李莲英到凤临阁点菜,厨师精心制作了小笼“百花烧麦”,透明晶亮的薄皮中,包着鸡、鸭、鱼、牛、羊、猪等9种肉馅,烧麦上端制成牡丹、芍药、秋菊等9种花形,馅内浇以相应的花形果汁,鲜而不腻,慈禧食后将自己专用的一套银制餐具赏给厨师。从此,凤临阁的百花烧麦名扬华夏,历久不衰。

b7t4q3nzun57y69i47t9.jpg

e1pml3632pcr81ffm5x6.jpg

b3qh4l32iim3l7rukppi.jpg

凤趴窝、虾肉百花烧麦 、养生葫芦丝、浑源凉粉、刀削面、糖醋丸子。

听涛书画院

书画名家 传统文化 天籁之音

鉴藏天下 养生美食 品茶玩壶

扫描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更多与大美大同 | 云岗石窟 l 华严寺相关的信息...

周边景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