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曾经作为旧徽州一府六县组成部分,由于长期受到徽文化的影响,保留有相当多的徽派建筑和风俗文化,但是让它开始走进大众视野。婺源,在徽文化的地理上,已经是古徽州的边缘地带;在徽文化的典籍中,她又是一方重镇。有人说,婺源是“封闭的山,开放的水”。在万山丛蔽中,除了徽饶古道等有限的陆路通道外,河流成为了这里最为活跃的商业经脉。 汪口村,因水而生的水运商埠,使之成为商品的中转站和集散地,明清更是繁荣一时。
汪口,婺源县江湾镇一个千年古村落,位于婺源东部,古时又称"永川"。据《永川俞氏宗谱载》,歙县篁墩俞昌迁婺源的第九代孙,宋代朝议大夫(正三品)俞杲于宋大观三年(1110),由附近陈平坞(已废),迁到今汪口村后的郑婆坞(现俞林标宅前),再由郑婆坞逐渐向河边扩展。因这前碧水汪,故名"汪口"。始迁者为期后裔如水绵长,又名"永川"。 汪口村,是一个以俞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具有徽派建筑特色、留有古徽州文化传统的古村落。
汪口村三面临水,江湾水、段莘水在此交汇, 明净如练的河水由于村对岸葱郁的向山的阻拦而呈"U"形弯曲,形成村前一条"腰带水"的三面环水的半岛。由于四周群山环抱。 汪口山多耕地少,婺源旧志曾载:“婺居徽饶间,山多田少,西南稍旷衍,东北多依山麓,垦以为田,层累而上,至十余级不盈一亩。”所以,江自南向北,向山--段莘水--官路正街商市--村庄民居依次形成了汪口"山--水--市--居"的村落整体形态。
汪口作为古徽州婺东重要水道,历史上水路交通十分便捷。南宋兴起的“草鞋码头”是婺源东部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遥记当年沿河边有18个溪埠与18 条街巷相对应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足以见证这一水运古商埠曾经给汪口带来的数百年兴盛繁华。
汪口徽派古建筑星罗棋布, 建筑型制非常丰富,村落空间的布局近似网形,以一条官路正街做“纲”,十八条直通溪埠码头的主巷道连着错落有致、纵横发展的小巷,将民居织成一个个“目”。村中东西向的主街道——官路正街,全长670米,青石板铺地,商铺夹道。兴盛时遍布全村的商号有120余家,官路正街现存的古商铺建筑还有66幢,经营范围十分广泛。
汪口古村落建筑保存下来的有俞氏宗祠、一经堂、懋德堂、大夫第、述德堂、慎知堂、生训堂、守训堂、积善堂、养源书院、存舆斋书院等计265幢,建筑占地面积达27000多平方米。
其中,最不容错过的莫过于东关大桥附近的俞氏宗祠。宗祠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候补县丞俞应纶为祀始迁祖俞杲,带头捐银并集族人助资,创建俞氏宗祠“仁本堂”。道光四年(1824),茶商俞澄辉捐银一千两重建。建筑内部木质构建精美华丽,其精湛的雕刻技艺,被古建专家誉为艺术宝库。
汪口村为徽州府城陆路经婺源至江西饶州的必经之地,又系婺源县城连通东北乡水路,货运到乐平、鄱阳、九江等处之码头。明清时期,这里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景象繁华。虽经千载沧桑,但留下的历史遗迹诸多。
"徽商"为汪口古村落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也使这个古村落成为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徽商"留下的遗迹,汪口村依托水路交通有利条件发育成为一个因水兴商,以街为市的"商埠名村",在为数不多的皖南徽州商业交通型古村落中,具有独特的典型意义。
自古以来, 汪口人在这里耕读并举,儒商结合,繁衍生息。名人和著述徽商“亦儒亦商”的风习,朱子故里崇尚教育的传 统浸濡、影响了村人。 汪口村素来重视教育,自宋至民国,建有“存舆斋书院”、“四宜轩”、“心远书屋”、“岩筑山房”、“养源书屋”、“国民小学”等许多教育馆舍与机构,使汪口村成大器者比比皆是。自宋清代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其中:有进士5人,举人2人,大夫7人,七品官以上之文武官员36人,学士10人,著作33卷。故有“书乡”之称。
参考文献:方志江西、江西历史名村文化档案等,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