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锦州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是多年来的一个愿望,虽然行程很紧,还是抽出了一点时间前去拜访。一个多小时的参观,让我们对发生在七十多年前的这场决定未来的战役有了更直观深刻的了解。这是一场决定历史走向的重要战役,也决定了党和国家的命运与人民的生活。展馆通过精心的策划布置,详实的实物和资料展示,把参观者带进了那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之中。
走进大门,首先看到的是这一组雕塑。主题雕塑《决战决胜》,采用仿铜高浮雕,以人民解放军突破城垣的瞬间为创作背景,表现出人民解放军无坚不摧、勇往直前、胜利进军的雄伟气势。前言卧碑以东北地形为创作契机,叠现在冲破倒塌的残垣之上,暗寓辽沈战役的胜利和东北全境的解放。整个雕塑将历史的瞬间凝聚成永恒,居高临下,大气磅礴,极具视觉冲击力。
纪念馆内为四个部分: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和全景画馆,首先参观的是战史馆,主要介绍的是东北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里面陈列着战争时期我军部队曾经使用过的枪炮以及生活用品等。
东北是一片广袤富庶的土地,资源丰富,工业发达,交通便利,因而也成为各种势力觊觎的目标。几十年来,沙俄、苏联、日本、军阀、国民党先后登场,都把这里作为重要的战略根据地,你争我夺,战乱不断。锦州是东北与关内联系的咽喉,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制定的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举行辽沈战役的战略决策等一系列方针,是取得辽沈战役胜利的决定性因素。1948年9月7日,中央军委指示东北野战军,要确立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集中主力攻克锦州,把敌人封闭在东北境内加以各个歼灭。东北野战军贯彻执行中央军委的作战方针,针对蒋介石“死守待援”的战略企图,采取“攻锦打援”的战略部署,集中主力25万大军围攻锦州。
辽沈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整个战役经历了攻克锦州,解放长春;辽西会战,歼灭廖耀湘兵团;解放沈阳、营口三个阶段,历时52天,共歼灭敌人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为加速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
参观战史馆之后,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来到支前馆。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辽沈战役和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各级党政机构,积极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全力支援解放战争。东北广大人民在“一切为了前线”的伟大号召下,积极动员起来,努力发展生产,踊跃参军参战,奋勇支援前线。东北解放战争中,东北地区共参军160万人,出动民工313万人,担架20万副,交纳粮食450万吨。百万青年参军上战场,男女老少送公粮、缝军衣、做军鞋、照顾伤病员。百万民工冒着枪林弹雨,架桥铺路,运送物资,抢运伤员,军队打到哪里就支援到哪里。在广阔的东北战场上,呈现了军民团结战斗的壮丽图景,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
辽沈战役纪念馆是为了纪念辽沈战役而修建的一座专题性的纪念馆。该馆最早成立于1959年1月。其前身是辽宁省地志博物馆筹备处锦州办事处、锦州历史文物陈列馆,设在锦州老城区古塔脚下的大广济寺古建筑内,即现在的锦州市博物馆院内。1963年10月,第一个基本陈列完成并开放。“文革”初期被迫闭馆,“九一三”事件后被撤销。1978年恢复,修改陈列后重新开放。
1985年4月中央批复修建新馆。新馆坐落于锦州市中心锦州火车站东侧云飞街铁路桥的北面,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北端,新馆于1988年10月31日举行隆重的落成典礼并对外开放。开馆14年后,2002年底闭馆开始改陈改造,2004年11月2日改陈改造工程胜利竣工并重新开馆。馆名是由叶剑英同志于1978年10月题写的。
长期以来,辽沈战役纪念馆作为锦州市乃至全国对外接待的“红色名片”和“城市客厅”,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特别是新馆开放以来,辽沈战役纪念馆相继被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国家级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辽宁五十佳景。辽沈战役纪念馆是历史的丰碑,是人民的怀念。馆藏丰富的文物和史料,成为辽沈战役研究和展示中心。革命纪念性建筑与现代园林融为一体,成为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军事文化旅游的胜地。
“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东北军民 紧密团结,并肩战斗,取得了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创造了可歌可泣的雄伟业绩。历经战争的长期考验和锻炼,人民解放军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严格的纪律和坚强的战斗力。他们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不屈不挠,英勇奋战,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充分体现了高度的革命热忱和崇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辽沈战役和东北解放战争中,5万余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长眠在白山黑水,用鲜血和生命抒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他们的英名和功绩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勇前进。
英烈馆以版面序列间隔,分割出两个孤形空间,通透深邃,寓示着英雄精神的升华。在效果上突出崇高静穆。内容上分领导人题词;英模风范,彪炳千秋;英烈风采,永垂青史和缅怀先烈,继承遗志四个部分,着重表现了卢锡勤等 91 位全国战斗英雄和朱瑞等 50 位烈士事迹,体现了后人对英烈们的无限敬仰和深切悼念之情。
全景画是博物馆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它将绘画、塑行、声光电等多种表现形式融为一体,产生一种“如临其境”的视听效果,真实、形象地再现历史的某一场面。现在,世界上约有48幅全景画,大型的更是屈指可数。中国第一幅全景画------《攻克锦州》全景画是我国美术史上前所未有的艺术巨作,已跻身于世界大型全景画的行列。
《攻克锦州》全景画,画面高16.1米,周长122.24米,总面积1968平方米,重量达4吨。巨幅的环形画面,将观众包围在看台上。这是全景画不同于一般绘画形式的一个特点。看台距离画面13米,这个距离使观众无法辨别地面塑型中的形象和画布上的形象之间的差别,并产生广阔的视野,从而使全景画获得最好的视觉效果。所有的绘画都有边缘,是一幅幅独立存在的,使观众清醒地意识到这是一幅画。而《攻克锦州》全景画的巨大环形画面首尾相接,边缘被多种方法巧妙地遮住,和地面塑型结合在一起,使观众觉得面对的不是一幅画,而是一个有广阔空间的真实的景观。这是全景画重要的艺术手段,也是全景画独特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攻克锦州全景画,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段,再现了1948年10月14-15日辽沈战役的关键性战役--攻克锦州的31小时激战。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英烈们令人回肠荡气的壮举,使观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为了使画面更加丰富,攻克锦州全景画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人民支前、塔山阻击战等内容组织在画面中,使攻克锦州全景画表现了高度的艺术真实性。攻克锦州全景画馆还采用了现代立体音响技术,把解说和表现战争的声响合成,当观众欣赏全景画时,能同时听到和画面形象相一致的方位传来的解说声、爆炸声、喊杀声、马达轰鸣声,使全景画表现的战斗气氛更为浓烈。
艺术家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高度写实的油画技巧,把宏大战争场面,组织在一个环形画面中。这个多视点的构图安排得十分妥帖,山川、河流、建筑、战斗描绘得历历在目。艺术家运用绘画的透视法则创造了开阔的空间,还巧妙地运用丰富多变而统一的色彩,创造了一个符合季节、时间和战场气氛的巨大的空间环境,准确地表现了锦州地区深秋季节下午2点的色调气氛,以及特定时间内阳光照射下处于不同方位中的地面、房屋、山坡和天空的色彩变化。同时,艺术家运用色彩的远近透视,将空间层次推远,从而使画面产生了动人的空间感。处于不同位置上各种物体的尺度变化,以及地面塑型上的物体尺度都安排得十分合理,使观众强烈地感受到这个开阔的空间形象。《攻克锦州》全景画的从近处到极远处,从顺光到逆光部位的绘画手法,都极其清晰有力,特别是离观众较近的人物形象,采取了粗狂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明暗对比,创造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画的北面,表现的是我军北突击集团第2、第3纵队及第6纵队17师、炮纵主力是封锁敌军机场,攻打合成燃料厂,攻克配水池、亮甲山、突破北面城垣等战斗场面,突出描绘了爆破英雄梁士英雄梁士英舍身炸碉堡 ,赵兴元率战士浴血奋战,捣毁敌人“第二凡尔登”,尖刀排长李世贵率先登上城垣,黄德福在炮火、浓 烟中,高举红旗屹立如山,董来扶驾驶“功臣号”坦克向敌人阵地冲锋的英雄形象和壮烈情景。众多的支前群众冒着枪林弹雨抬担架、救护伤员。
画的南面,表现的是南、东突击集团第7、第9、第8纵队在炮纵一部配合下,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突击,攻占敌军罕王殿山、老爷岭和紫荆山等据点,尖刀连、突击连抢占突破口,迅速突破小凌河等处城垣。前赴后继,“四竖红旗”的勇士们的形象,各纵队冲进城区,向纵深勇猛穿插,攻击敌人防守据点,与敌人展开逐街逐巷争夺,攻占敌第6兵团司令部、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歼灭老城残敌的场面,在画中都得以充分体现。全景画再现了经过31小时激战,全歼10万锦州守敌,攻克了战略重地锦州,取得了辽沈战役关键性胜利的战斗过程。
参观即将结束,我们来到辽沈战役纪念塔脚下。塔顶是一座持枪振臂呐喊的青铜铸就的战士全身塑像,高6米,重18吨。塔身正面镶嵌着朱德题写的“辽沈战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2个鎏金大字。纪念塔的东西两侧林立着一块块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英名录碑上刻录着五万多位在辽沈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战士们的名字,许许多多模糊的身影浮现在眼前。昔日的烽火硝烟已经远去,我们静静地感觉时光的流逝,心中感慨万千。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流血牺牲成就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是这无数的烈士铸造了新中国的基石,历史不能忘记,每一个年轻的生命都书写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壮烈故事,永远值得后人铭记。